08.16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1924年6月,乔治·马洛里(George Mallory)和搭档安德鲁·欧文(Andrew Irving)稳健地向山巅走去,当时他们距离珠峰顶峰约244米。

那是他们留给世人的最后一瞥,也是那个年代人类最可能登上世界之巅的一次尝试。不久云雾笼住珠峰,两位挑战者随之消失。

马洛里是否成功登顶,一直是登山界的一个谜案。直到75年后,他的遗体被发现,人们才得以向谜底迈进一步……”

1999年,为了解开“马欧之谜”,一支探险队前往珠峰搜寻。登山家康拉德·安克(Conrad Anker)正是探险队的一员,一个晴朗的日子,他无意间走出了搜索范围。

我很好奇,停下来,转身回来,那里有块白色的东西。不是雪,毫无光泽,能吸收光线,像大理石。(信息来源:《最狂野的梦》)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最狂野的梦》电影海报。

他发现了一具年代久远的遗骸,这位登山者伏在地上,身上的衣物已被风吹得破碎不堪。队员们很快集合,他小心地翻开一层层衣服,有人突然喊了一句:

天啊,是乔治·马洛里。

趴在地上的,正是被誉为“二十世纪最成功的登山者之一”的乔治·马洛里。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发现马洛里的遗体。图片来源:《最狂野的梦》

遗体衬衫上绣着一串红色的名字——G.Mallory,在队员们的声声惊呼中,时隔七十五年,马洛里重新出现在人们的视野中。

人类初次挑战第三极

1924年6月8日,马洛里和搭档欧文最后一次被观察到。当时他们在距离珠峰顶峰约244米的地方进行攀登,然而云雾马上遮蔽了山峰,两位挑战者也随之失踪。

那时正值探险黄金年代,人类相继到达北极和南极,珠穆朗玛峰成了人类的终极挑战。登顶珠峰,是许多人心中最狂野的梦,而马洛里曾三次试图将梦带到现实。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乔治·马洛里(1886年6月18日~1924年6月8日)。图片来源:dailymail.co.uk

走出地图——1921年,马洛里加入第一支英国珠峰探险队,主要目的是到地图尚属空白的珠峰北部和东部地区考察,找出攀登路线。

经过八个星期的跋涉,探险队在6月19日到达定日,马洛里第一次看到了魂牵梦萦的珠峰。

就像梦中最狂野的造物:珠穆朗玛!像一个粗犷的巨人,一个巨大的白色尖牙,一块披着雪衣的巨石。在登山家看来,再也没有比之更壮丽的景色了。(信息来源:《最狂野的梦》)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没有地图,没有人知道地形,马洛里在未知中摸索着,试图一点点触摸梦境。探险队研究了数月,始终一无所获。

直到八月下旬,他们终于找到了一条绵延几英里的巨大冰川,这条冰川蜿蜒于几座山峰间,最终通向珠峰脚下。经过数次考察,马洛里确定了经绒布冰川、北坳沿山脊登顶的路线。

然而,随着每年夏季季风而来的大雪,很快让攀登变为泡影,他们只好打道回府。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攀登线路。图片来源:hesomagazine.com

7个人被吞没——确立了登顶路线,第二次探险马上就组织起来。1922年,马洛里再一次来到珠峰,这一次他们志在登顶。

5月22日,马洛里和三位同伴攀上始于北坳的上山坡面,这是人类有史以来首次真正踏上珠峰。

第一次攻顶时,大家在7620米建立了第五营地,但是疲劳和伤病迫使他们从8130米处撤了下来。紧接着第二队携带氧气在7770米建立了新的第五营,可是氧气装置又出了问题,队伍只好从8360米处折回。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英国队1922年第一次攻顶队伍。图片来源:《珠峰幽魂》

到了最后,马洛里发起了第三次攻顶,可是这次他连北坳都没能上去。他带领队员们到达第一营地,次日就下了整晚的雪,能否继续前行都成了问题。

但是,第二天早上天气变好,马洛里决定继续上行。队员们走过深深的积雪,每向上一步,就必须停下来喘好几口气。

晴空朗朗,他心中的希望重新被点燃。忽然,大家被一声巨响吓住了。

一种不祥、尖锐、暴力的声音如雷贯耳,然而那声音听起来又有点软趴趴的,像是没有封装的火药爆炸的声音。(信息来源:《珠峰史诗》,荣赫鹏/著,黄梅峰/译)

转瞬之间,脚下的雪面破裂开来。巨大的雪团轰隆隆冲了下来,队员们来不及做任何反应,一下子就被大雪埋住。

最终,一场雪崩埋葬了七名背夫。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谜样的结局——马洛里的第二次珠峰攀登宣告结束。

七名勇敢的队员遇难了,都是我的错,事已至此,我无力挽回。(信息来源:《最狂野的梦》)

雪崩事件后,马洛里回到欧洲,无心再回珠峰。他找到了新的工作,尽可能地陪在妻子露丝和孩子身边。

1924年,有人计划了一次新的征程,面对珠峰的召唤,马洛里的心再一次起了波澜。

我很难受,快要窒息。选择远走而离开露丝,将是一个恶劣的决定。但是眼看着别人征服巅峰,而我却不在,又是何其残忍。(信息来源:《最狂野的梦》)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马洛里和妻子露丝。图片来源:《最狂野的梦》

此时马洛里已经38岁,错过这次远征,他可能永远没有再试一次的机会。在家的安稳和山的激情之间,他暂时选择了千里之外的第三极。

6月的清晨,马洛里和22岁的搭档欧文走出帐篷。他们背着原始而笨重的氧气装置,从第六营地出发,向着地球最高点迈进。

之后的故事,我们只能从其他队员的回忆中寻找。地理学家欧戴尔带着补给前往第六营地,大雾开始慢慢向珠峰侵袭。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1924年,马洛里和欧文攻顶前的最后留影。图片来源:《珠峰史诗》

12点50分,周围的雾气突然散开了,整个山脊和顶峰一下子露出来了。两个小黑点马上吸引了我的视线,当时他们正在石壁下的一小片雪坡上。一个黑点动了。另一个也开始明显移动并赶上了那个在雪坡上的。

先前的那一个于是慢慢攀上了岩壁,很快就上了顶;接着第二个也上去了。然后云又来了,激动人心的景象被掩盖了……(信息来源:《珠峰幽魂》,乔琛·汉姆莱/著,王岩/译)

这是马洛里留给世人最后的背影,历史的云雾漫了上来,直到75年后才又一次散开。

重现75年前的攀登

发现马洛里的遗体后,康拉德又把手伸进死者的夹克衫口袋,摸出一个袋子。他小心翼翼地打开,生怕遗物毁在自己手里。如果能找到他要的东西,谜底终将揭开。

一把写秃的铅笔、一条写在信封上的笔记、一张百货商场的账单、一块指针脱落的手表、一封写给妻子的信……袋子里的随身物品都保存完好,唯独缺少了妻子露丝的照片。

在攀登珠峰之前,马洛里曾许诺会将妻子的照片留在世界之巅。这是否意味着,早在1924年,马洛里就已经登上珠峰了呢?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攀登队伍。图片来源:douban.com

穿着呢子外套登珠峰——为了寻找答案,康拉德决定进行一次实验。他模仿遗体上的衣服和靴子进行重新制作,尝试穿着一身复制品,跟随马洛里的脚步攀登珠峰。康拉德选择了英国攀登者里奥·霍丁(Leo Houlding)作为搭档,和欧文类似,这位年轻人并没有丰富的高海拔攀登的经验。

穿着平头钉鞋和华达呢夹克,康拉德和里奥仅仅由细棉绳绑在一起,向着顶峰进发了。7层衣服勉强能够应付珠峰的天气,但是,靴子却远远不能保护双脚。康拉德难以想象马洛里如何行走在8000米之上:

穿着那些鞋子,如果一直在走就没事,但一旦停下来了,就有着生命危险。

康拉德和里奥的脚都被冻僵了,为了生命安全,他们最后不得不换上现代的登山装备。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穿着一身复制品,跟随马洛里的脚步攀登珠峰。图片来源:douban.com

徒手爬过第二台阶——一路追随着马洛里的足迹,他们终于来到第二台阶下。

从第六营到珠峰峰顶只有约610米的路程,但包含数道难关:

首先是“黄色地带”,一大片破碎不堪的石灰岩区域,脚下极容易打滑;

接着是“第一台阶”,这是一段难度更大的高达约30米的陡峭岩石坡,简直是从危险破碎的山脊山拔地而起;

然后是一段危险、暴露的山脊路线。(信息来源:《珠峰幽魂》,乔琛·汉姆莱/著,王岩/译)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陡峭的第二台阶。图片来源:《最狂野的梦》

“第二台阶”是登顶前最大的难关,它高达30米,极为陡峭,人称“战舰的前舷”,比第一台阶的难度更大上许多。如果马洛里能够攀过第二台阶,就相当于胜券在握,他只需再爬过一段平缓的雪坡,就能站上世界之巅。

康拉德请夏尔巴向导撤掉了固定绳索和悬梯,第二台阶恢复成了1924年的样子。第一次攀登时,康拉德一脚踩空,幸好他一把抓住了绳子,否则连同里奥都可能被带下边缘摔下山崖。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攀登第二台阶。图片来源:《最狂野的梦》

花了很长时间调整后,康拉德又试了一次,他手脚并用,终于登上了第二台阶。紧随其后,里奥也顺利到达,他不禁感慨:

我想到了马洛里,我们登上了第二台阶,显示了他们登上了第二台阶的可能性。之前我还认为第二台阶对于那时的登山者而言,是个无法企及的目标,现在我改变了想法,他们绝对可以做到。(信息来源:《最狂野的梦》)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成功翻过第二台阶。图片来源:《最狂野的梦》

因为山在那里

对于马洛里来说,第二台阶并不是难以克服的障碍。电影结尾用特效镜头还原了当年的场景。马洛里翻过第二台阶,看到顶峰正在前方安静伫立,

如果我们距离峰顶只有183米左右,我们就会继续前进,就算有去无回又何妨。(信息来源:《最狂野的梦》)

站在世界的最高点,他将妻子的照片放在冰雪之上。露丝恬静的面容留在世界之巅,凝望着人类从未见过的壮阔云海。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露丝的照片。图片来源:《最狂野的梦》

历史的云雾暂时散开,又重新笼罩。虽然康拉德证明了马洛里登顶的可能性,但他们是否爬上山巅仍是未解之谜。这个谜总有一天会解开,而谜底是否真的那么重要呢?

1923年,最后一次远征珠峰前,《纽约时报》的记者曾问马洛里,为什么攀登珠峰?马洛里只是简单回答一句:

因为山在那里。

挑战珠峰第一人 他用一生书写最狂野的梦

《纽约时报》的报道。图片来源:《最狂野的梦》

珠峰诚然征服了他的肉身,但依旧无法阻挡马洛里成为不朽的传奇。

登上珠峰,是他义无反顾的决心;那不是他生命中的偶然事件,而是他的整个人生。(信息来源:《珠峰史诗》,荣赫鹏/著,黄梅峰/译)

正如英国皇家地理学会珠峰委员会首届主席荣赫鹏的评价一般:

他们的精神不会死亡,从今以后,凡攀登喜马拉雅众高山的人,都将想到马洛里和欧文。(信息来源:《珠峰史诗》,荣赫鹏/著,黄梅峰/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