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昆明19歲男生入外賣行業8個月後因騎車危險辭職,對此大家怎麼看?

用戶99798594180


“拼命送單”的刻板印象讓很多市民朋友很討厭甚至懼怕外賣小哥,橫衝直撞、違反交通規則的情況比比皆是,然而,他們也是有一把心酸淚的。

小楊19歲,進入外賣行業有8個月,根據他的表述,他們送外賣的時間是和餐館做菜時間共用的,若是餐館時間用的長,他們只能從路上將時間找補回來,每天至少要送20單,多的時候要送50單,每單的提成不過5塊錢,晚上或者雨天能有些補貼,但若是遇到投訴,那麼一次要被扣500元,掙得都是辛苦錢。所以他們不想也不敢延遲送餐。

在小楊不到一年的送餐工作中共出過2次交通的事故,“太急了,沒辦法。”事後也只有感嘆這麼一句,幸好兩次都不嚴重。

外賣行業的興起讓很多人享受到了“足不出戶,享天下美食”的服務,甚至一名法國留學生拍視頻要求將外賣服務帶到法國,可見人們對此項服務的滿意程度。那麼在此問一句,作為消費者是否清楚,地址不明、奇葩要求、不接電話、催單、差評、投訴等行為對外賣小哥會造成什麼影響?又會有什麼連鎖反應?

絕大多數消費者對於外賣小哥的辛苦還是有所理解和包容的,但不是所有人都有無限度的理解和包容。同樣,作為外賣小哥對消費者急著還有下一項議程的情況也不甚瞭解,有些消費者點了餐,因為晚送到而沒時間吃。這是供需關係中的一對矛盾,顯然現在的行業制度還不能很好的解決。

在此,我們認為外賣公司的制度值得斟酌,若一味追求效率,將工作全部時間量化,並引導消費者給外賣小哥施加壓力,那麼我們懷疑這個行業能否持續健康的發展、成長下去。


時報傳媒


不能因為多掙錢,不顧後果,闖紅燈,一手騎車一手看手機,遇見突發事情,一個手掌握不了平衡的!不錯車撞人永遠都有責任,但是萬一把人撞死了!駕駛員綠燈行駛,無意撞死,最多保險賠償!


孤身杭州你懂嗎


可能有的外賣小哥會覺得不快一點就會被投訴,其實闖紅燈,違規駕駛,對自己對他人都是很不負責任的表現,沒有必要為了萬把塊錢拿命去拼。

相信很多開車的朋友都有這樣的感悟,自己開汽車後才知道原來自己騎電動車不守交通規則是那麼的危險,那麼的令人討厭。

想要提高配送效率,不妨從這幾方面著手。

第一,合理規劃路線,可以一次送完堅決不分兩次送。

第二,承接第一點,對是否會堵車爛熟於胸,合理規避擁堵路段。

對於提高配送效率,大家還有什麼高招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