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金州勇士G3五大觀察——折戟沉沙新奧爾良

(本文來自於《聖何塞水星報》專欄作家兼勇士隨隊記者Anthony Slater)

新奧爾良——美國當地時間週五,金州勇士客場100-119不敵新奧爾良鵜鶘,系列賽大比分被追成2-1。以下為金州勇士本場比賽的五大觀察。

金州勇士G3五大觀察——折戟沉沙新奧爾良

一、首先,勇士大佬們得背鍋

本場,史蒂夫·科爾突然變陣,將此前DNP的賈馬爾·麥基拿上首發陣容。這是為上一場鵜鶘內線在禁區裡的呼風喚雨而做出的調整。但是,增加高度並沒有產生什麼效果,賈馬爾在場的9分鐘裡,勇士淨負對手10分。這是主帥科爾的失誤。

雖然(麥基首發)是一個敗筆,但是這並不是勇士輸掉G3的主要原因。對於大多數結果,無論輸贏,你首先會把目光聚焦在首發四人的身上——四個高使用率,高影響力的先發。他們沒有一個打的不好,但是今晚,四人都至少犯了一個致命的錯誤。

我們先從史蒂芬·庫裡開始說起。三天前,他王者歸來。但是今晚,他那精準的投射消失了。他今晚19投6中,三分球9投3中。在為比賽定下基調的第一節,他擋拆後得到了兩個三分機會——兩個類似他在週二晚上閉著眼都扔進了的三分機會——然後都沒有投進。

有時候(拉開分差)對勇士來說是很簡單的一件事。當庫裡在半場的任何地方都能源源不斷地射進三分的時候,他們的得分就會如瀑布般爆發式地增加。但當他投不進的時候——不僅僅是週五這個晚上——庫裡頭上懸掛著的達摩克利斯之劍隨時會給勇士帶來大量無效的進攻回合。

“你受傷回來的第二場比賽總是最艱難的。”科爾說道,“你回來的第一場,你充滿能量,你注滿了腎上腺素。但是隨之而來的第二場比賽就會變得很難。我認為他在場上的移動沒那麼敏捷了,所以沒有投中那些籃。但不僅僅是這樣,他的能量和他的左腿看上去沒那麼有活力了。”

“有些著急了。”庫裡說道,“只是投丟了一些球,我不會一直去想它的。”

勇士隊的低效不僅僅來自於庫裡。克萊·湯普森試圖去彌補前一場20投4中的糟糕手感,他打了一節的好球。儘管身背三次犯規,但是克萊在第二節10投6中,單節轟下了20分。這是勇士半場把分差縮小到6分的主要原因。

但是,克萊在其他三節掙扎的表現是勇士隊進攻滯澀的要因。在他首節三投全失一分未得,讓鵜鶘快速建立起11分的領先。下半場他9投僅3中,一個三分沒進。他在場的16分鐘裡,勇士淨負鵜鶘22分。

整場比賽,庫裡和湯普森合計41投15中,命中率不足37%。他們倆是勇士隊進攻的晴雨表,當他們表現低效的時候,勇士隊不可能好。G3庫裡和湯普森同時在場的時候,勇士的進攻效率是94.8,要知道在本賽季包括季後賽,庫裡出戰了53場,只有5場比賽勇士的進攻效率低於100。

但是,劣質的防守同樣和低效的進攻一樣,導致了比賽的失利。凱文·杜蘭特(本場比賽進攻端18投8中)在防守端也忘了帶上在此前季後賽裡表現出來的防守熱情。

根據NBA.com的數據統計:杜蘭特出戰了35分鐘,僅僅防下了對手2球;德拉蒙德·格林防下了全隊最高的11球;庫裡和湯普森都各自防下了4球;即使是僅僅出戰8分鐘的大衛·韋斯特,都防下了3球。

在四位全明星中,格林的數據統計看上去可能是最讓人習以為常的:11分12個籃板9次助攻。但是同時出現了一個刺眼的數據:7次失誤。勇士全場比賽總共不過出現了12次失誤,其中超過一半來自於格林。格林在常規賽表現得漫不經心,但是在季後賽開始之後強勢迴歸。然而今晚又回到了四月初的狀態。

格林的失誤來自於:一次突破上籃無端的脫手,幾次高風險,低迴報的傳球。

每當勇士贏球的時候,外界的讚揚全部集中在他們的四位全明星身上。這就是NBA,一個由頂級球員左右的聯盟,這點比其他任何運動都要來的明顯。但是,輸球也是一樣的。這個週五的夜晚,每一位全明星打得都有問題。

但是他們並沒有為此擔心到吃不下飯。

“我們有世界上最好的三名得分手。”格林賽後說道,“當我們反彈的時候,他們只能被迫接招,我十分期待週日(G4)的比賽。”

二、有關於賈馬爾·麥基

我們早已被告知,史蒂芬·庫裡將在G3回到首發陣容。勇士的四個先發位置早就被四位全明星預定,但是問題是,誰是第五名先發?

似乎有兩種合乎邏輯的選擇。A:要麼讓安德烈·伊戈達拉在場上,繼續打小個陣容。目的就是在場上和鵜鶘跑速度,打轉換,對飆進攻。B:要麼讓陣容看起來更傳統一些——為防止格林早早陷入犯規麻煩——讓盧尼出任中鋒。盧尼在前兩場比賽證明了自己是勇士現階段防守安東尼·戴維斯最好的中鋒。

金州勇士G3五大觀察——折戟沉沙新奧爾良

科爾選擇了C:讓賈馬爾·麥基先發。麥基在前兩場比賽已經充分證明了自己防不了個子小,速度快的鵜鶘後位。麥基打了9分鐘,在麥基上場的前6分鐘,他的正負值是-2,而且戴維斯在他面前沒有得分。似乎勇士的落後是其他四位全明星的責任,和麥基無關。

第三節的情況完全變了。麥基看上去沒有睡醒,慢慢悠悠地從更衣室走出來。他上場僅僅三分鐘,就吃到了勇士隊4次犯規中的2次,讓勇士隊立刻陷入了bonus(犯規立即罰球)的不利局面。戴維斯不再手軟,連連得分。見勢不妙,科爾立刻拿下了麥基,但是惡果已經產生,三分鐘-8的正負值,全場9分鐘-10。這次對首發的試驗,完完全全是一個敗筆。

“我想要利用我們的深度。”科爾賽後說道,“我們在一天半的時間裡有兩場比賽(G4將在週日下午開打),所以我們想為主力爭取一些時間,就像我們讓尼克(楊)首發一樣。這背後蘊藏著一些數學原理。”

這是一個擁有極大成功歷史的陣容。上賽季,四位全明星加上賈馬爾·麥基總共出戰126分鐘,能夠比對手多得96分,淨效率是+32.1。而本賽季,這樣的陣容仍然是成功的,在99分鐘裡,他們比對手多得46分,淨效率是+21.3。

“當庫裡在場上的時候,我們想要充分發揮他的外線威脅。”科爾說道,“所以我們想打得傳統一些,他可以早早命中一些投籃。我知道這樣的陣容不會持續太久,但是我們想很快地建立起一些優勢。”

他們沒有。而且這是很危險的,特別是當鵜鶘把自己所有小個子的後位都擺到了場上,甚至連大個米羅蒂奇都飄到了外線,他們完完全全地為他們的超級中鋒拉開了空間。讓賈馬爾·麥基徹底暴露在安東尼·戴維斯面前,給予戴維斯足夠的空間自由發揮。如果麥基仍然出現在至關重要的G4中,那會令我感到震驚。

“我期待(打小個)。”格林說,“我們取得過極大的成功,我百分百期待我們打小個。”

三、伊安·克拉克的備忘錄

本場比賽,勇士的替補席拿到了20分,但是你可以無視其中的10分,因為那是最後四分鐘的垃圾時間裡得到的。從開球到主帥科爾舉白旗的全部時間裡,他們僅得到10分。

而在場地另一邊,鵜鶘隊的伊安·克拉克替補出場22分鐘就砍下了18分。在關鍵的第三節,他引爆了了鵜鶘隊的進攻。同時,他也時刻在提醒勇士在休賽季犯下的一個錯誤。

去年季後賽,克拉克還在為勇士隊打球。在有限的上場時間,他的表現一直很不錯。他在對陣開拓者的比賽前兩場砍下了25分。在西部決賽對陣馬刺的G2和G4,他分別砍下了10分和12分。在總決賽G2,他投進兩記三分,在全部出場的17場比賽中,一共扔進了13個三分。

但是勇士在休賽期讓他走了。沒有人怪他們,因為他們看上去升級了自己的替補席,多種途徑加強了自己的鋒線。他們招來了三分射手卡斯比,一年級新秀麥考看上去潛力無窮,尼克·楊則被期望能達到他生涯的一半水準。

但是猜猜看之後發生了什麼:卡斯比被裁了,代替的他奎因·庫克掉出了季後賽輪換,麥考的表現令人失望,而且賽季基本報銷了。楊——最貴的,也是最令人失望的替補——被證明在季後賽裡一點用都沒有。

尼克·楊在對陣馬刺的系列賽中幾乎沒怎麼出場。在第二輪前兩場的偽先發也表現得無比低效,在G3垃圾時間出場了4分鐘,三分球出手兩次,一個都沒進。

勇士隊替補表現掙扎的同時,鵜鶘隊在他們從自由市場最後一刻簽下的克拉克身上卻受益無窮。在季後賽對陣波特蘭的首場比賽,他就砍下10分,本場更是爆砍18分。勇士當初選擇為尼克·楊支付奢侈稅而不是克拉克,但是他們所期待的替補火力,卻沒能從楊的身上得到。

四、德拉蒙德vs隆多

金州勇士G3五大觀察——折戟沉沙新奧爾良

在G1的上半場,一次響哨之後,格林和隆多的身體倚靠在一起,嘴裡喋喋不休地相互交流著一些垃圾話。這兩個充滿幹勁的競爭者在系列賽開始不久就為人們提供了一道開胃菜。但是你知道的,這不會是最後一次。

事情開始變得有些失控。G3中場哨響後,隆多沒有立刻離場,而是嘴裡念念不休地向格林走去。格林立刻回頭,兩人的胸再次撞在了一次。在本場比賽,多次出現了隆多和格林的碰撞。他們之間的垃圾話只會繼續並且愈演愈烈。

格林在今年的系列賽似乎想遠離人們的爭議,至今八場比賽還沒有吃到技術犯規。賽後,被問到兩人在場上是否試圖激怒對方時,格林對此嗤之以鼻。格林說,是隆多試圖在激怒他。

“我只是在打籃球。”格林說,“我不是白痴,那是肯定的。我在一公里以外就知道他們想幹什麼。我不蠢,就是這樣。”

五、一些有趣的事情

勇士在2016年7月將凱文·杜蘭特放進了球隊花名冊,四位全明星的季後賽始於去年的4月份。至今為止他們幾乎沒有遇到過什麼阻礙。

此前每一輪,他們都擁有主場優勢。他們在主場的前兩場(G1G2)從未失手,在客場的第一場(G3)也是一樣。今年首輪對陣馬刺,他們延續了此前的紀錄。可是紀錄延續到現在被打破了。

鵜鶘給予了系列賽壓力。他們在G3捍衛了主場,他們的比賽帶著競爭的味道,明眼人都能看得出來。同樣的競爭會被帶到G4,可是鵜鶘的主場觀眾卻不會感到害怕,而是會像風乾的吸血鬼偶然品嚐到一絲鮮血那般感到興奮。

週日會很有趣。季後賽一直像是勇士隊的小型模擬考試。很久了,他們強大到一直沒有面臨真正的挑戰。G4令人期待,不是嗎?


Via@Anthony Slater | Writer of The Athlete

本文翻譯來自於微博“EspnNBA中文網”。轉載請註明。

瞭解更多NBA各家隨隊記者的推特消息,請關注新浪微博“EspnNBA中文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