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数学界如何评价陈景润?

小情兽TT


上海科技报科普问答主持人:主任记者 吴苡婷

哥德巴赫猜想是数论中存在最久的未解问题之一。1742年哥德巴赫猜想被提出,哥德巴赫猜想的表述是:任一大于2的偶数,都可表示成两个素数之和。这个猜想虽然看似简单,但是在很长时间内没有任何进展,目前最好的结果是陈景润在1973年发表的陈氏定理(也被称为“1+2”)。他的研究成为哥德巴赫猜想研究上的里程碑,他所发表的成果也被世界数学界公认为是“陈氏定理”。陈景润在世界数学领域的贡献可见一斑。

事实上,不仅仅在哥德巴赫猜想领域,陈景润涉猎的领域并没有局限性,他在数论中高斯圆内格点问题、球内格点问题、塔里问题、华林问题等的研究方面也有很多重大突破,做出了杰出的贡献。1979年,陈景润去应美国普林斯顿高级研究所作短期的研究访问工作时,仅仅用了五个月时间就完成了论文《算术级数中的最小素数》。这个数学成果在当时处于世界先进水平。

陈景润在于1978年和1982年两次收到国际数学家大会请他作45分钟报告的邀请。这在世界数学领域也是不多见的荣誉。

对于陈景润的贡献,中国的数学家们有过这样一句表述:陈景润是在挑战解析数论领域250年来全世界智力极限的总和。我们可以从中窥见陈景润在中国数学界的崇高地位。

很多人不知道,虽然陈景润已经去世多年了,但是一直到今天,陈景润在哥德巴赫猜想和其他数论问题方面科学成就依然在世界上处于遥遥领先的地位。中国改革开放总设计师邓小平曾经公开评价陈景润的巨大贡献:“像陈景润这样的科学家,中国有一千个就了不得”。

另外,我觉得陈景润的事迹和科学精神对于中国数学界和科学界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巨大精神动力,徐迟的长篇报告文学《哥德巴赫猜想》出版后,红遍大江南北,陈景润的感人故事让全中国为之动容,大量的年轻人受到陈景润精神的鼓舞和激励,走上了科学研究的道路,为国家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


科坛春秋精选


陈景润的数学成就是没有被过分夸大的,你 可以去国外看看数学圈内的评价,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定理很少,陈氏定理是其中一个,这里陈氏就是说的是陈景润,这个定理的大致内容是:一个大的偶数,总可以表达为一个素数与另外两个素数的乘积之和。(其中后面的“另外两个素数”的这2个素数中,如果其中一个素数等于1,那么就是哥德巴赫猜想,在这里为了表述方便,我定义1也是素数)。

很明显,从单个数学定理来说,陈景润的数学成就是高于华罗庚的,当然了,没有华罗庚就不太可能有陈景润的数学成就,毕竟是名师出高徒呀。

当然了,华罗庚与王元的数学成就也非常高,有所谓的华王方法。

接下来说陈景润对数学的影响,这个影响是有限的,为什么?因为陈景润的数学成就是在解析数论,但他的方法其实也是筛法,目前已经发展不下去了,张益唐的成就已经是最高成就,在这个方面目前看不出有什么新的希望。所以,陈景润的数学成就不像陈省身,陈省身的微分几何与纤维丛理论,不但在数学上有用,而且主要还是在物理上有用,规范场论本身就是纤维丛上的截面,而陈类还可以用到凝聚态物理学中,2017年的诺贝尔物理学奖给了拓扑物态,这里刻画拓扑的不变量其实就是陈类。

所以,要论华人对数学的贡献,陈省身高过陈景润,但这两位陈先生都是登峰造极的人物,都可以代表中国人的形象,其中陈省身是菩萨,陈景润是修行者——如果陈景润的生活条件好一些,能在国外做研究,也许也会成长为菩萨。


潇轩


陈景润虽然做出了哥德巴赫猜想的目前最佳结果(1+2),但他几乎没有提出任何新的方法,没有开创新的领域,而且哥德巴赫猜想本身就是一个孤立问题,在数学界的价值非常有限,和黎曼猜想,庞加莱猜想,费尔马大定理这类“下金蛋的鸡”有云泥之别。

在国内研究过哥德巴赫猜想的人里,华罗庚甚至王元提出的有意思的东西恐怕都比陈景润要多。

在国际数学界陈景润坦率说没多少地位,不如华罗庚,不如吴文俊,甚至不如张益唐,更不如丘成桐陶哲轩,更别说和开创了影响力波及面都巨大的纤维从理论的微分几何大师陈省身相提并论。

陈景润的名气主要是国内媒体拔高的,当年是被当做一个“政治宣传”的结果,当然陈景润这个人非常纯粹,是值得尊敬的。

中国文化不注重开创性,反而过度关注“结果排名”,陈景润做哥德巴赫猜想就像古代祖冲之把π求到小数点7位,其实这只是一个缺乏创新的蛮力计算结果,在数学史上,在π的求值史上祖冲之的贡献是远远无法和更早的刘徽相比的(祖用的割圆法就是刘徽发明的),更别说更早的阿基米德的双向逼近理论。

科学上关注的是开创性,抽象性和普遍性,不是做习题。

华罗庚曾把数学家的贡献分成四个层次,最高的就是开创学派(如陈省身),最低的就是做习题(如陈景润)。

又比如陶哲轩最近评价望月伸一的工作(无人能懂备受争议的abc猜想的证明)时提及:佩雷尔曼和张益唐的工作,即便不考虑其解决的具体问题,仅过程的一些贡献就足以辐射许多其他数学领域。

请记住伽罗华在遗言里说的,让高斯和傅里叶评价其(抽象代数)工作的“深远意义”,而不必评价他工作的具体结论,即使这些结论实际上完全解决了五次以上方程求根公式的存在性问题,并顺手解决了困扰数学界两千年的古希腊三大尺规作图问题中的两个半。


帖木兒


真不想回答这个问题,一群凡夫俗子如何有资格评价一位泰斗级大师?!


随便看看微笑不语


科技科普促使人们养成理性思考和理性处理事务的习惯——凯腾聚知。

因为陈景润而爱上数学,了解了华罗庚,苏步青,史丰收,因为爱数学而喜欢学习,因为爱学习,放羊娃考上大学,这就是我的中小学履历。

陈景润是我们80年代大学生敬仰的人物。

尽管没有读数学专业,但作为工科生数学学的好,确实对工作非常有利。


凯腾聚知


杨春华先生是一位物理学家,对物理学的贡献主要是统一场论,简单的说就是用牛顿力学体系统一了物理学,把牛顿力学体系推向了科学的巅峰。

杨春华先生学过的数学有数学分析,线性代数,复变函数。数学的分支中都有大量的定理。杨春华先生认为,能为数学贡献一个定理的人就可以称为数学家了。如果你在数学中占不到一个定理,你只能是教授或者学者。因为对数学的贡献都是别人的,你只是拿来应用。在数学中你的定理数量越多,你就是越大的数学家,陈景润先生在数学史上是一般般的数学家。

要想成为大数学家,你的事业必须是开创性的。如,欧几里得,牛顿,莱布尼茨。杨春华先生有一个疑问,高斯与傅里叶谁的贡献大呢,请大家给评评。


超级科学大师


谢谢你的问题。

我不是数学家,即使是数学家也不一定对陈先生所研究的领域特别熟知,所以不敢妄议陈先生在数学界的地位。

但有一点想说的是,评价这个词本身就有许多不确定的特点:

1.谁来评价?

不同的人不同的评价结果: 专家与门外汉有不同的结论;专家还分不同领域,跨领域的评价,其结论有多少参考性值得商榷;评价人数范围大小,一个人和一百个人的结论肯定不一样;专家本身的学识,认知,个人主观因素等也会决定不同的结论。

2.评价依据?

这个应该没有统一的根据。大家根据自己的知识,理解,感受,心情等做出评价,弹性太大太大了。

3.评价的时点?

100年前评价牛顿和现在评价他,以及100年后对牛顿的评价都会不同。科学的发展可能会让我们否定一些前人以及他们的成果结论,但也不排除再过一段时间又重新认识曾批判过的科学家极其结论。这在科学发展史上太多了。

大家看,这么稍微一分析,对一个人或者对于一个数学家地位评价基本变成非常个人的事情。

所以,你们大家所有的结论我都尊重。同时,也邀请大家对一位已故数学家给予必要的尊重,他至少是一位做出过贡献的学者,比我辈凡人要伟大的很多。


精选宝


哥德巴赫猜想被定义为数学皇冠上的明珠,这个话我估计不是徐迟编造出来的,对于在哥德巴赫猜想求证路上辛勤攀登的数学家,无疑都是获得了业界人士的赞美和好评,陈景润也不例外!

哥德巴赫猜想的最后明珠还没有被完全求证,即1+1的求证才是最终的求证,陈景润只是在这个求证攀登过程中的一个最接近顶峰的攀登者,为后来的登顶者开创道路,他起码证明了1+2是可以证明的,最起码他达到了那个前人曾经可望不可及的高度!他就是一个值得全体科技工作者学习和仰慕的谦谦君子,因为,他去证明1+2的时候,他并没有这个任务,他也不是要靠这个去出名当网红,他纯粹就是热爱!

另一方面,陈景润不仅在数学领域做出了卓越的贡献,而且他就是中国科技史上的一面丰碑,而徐迟就是立这丰碑的人,这面丰碑激励千千万万年轻的中国人奋发图强,顽强拼搏,对当今中国主流科技人才的世界观形成起到了重要作用!从这个方面来看,陈景润在当今中国科技界的地位也是毋容置疑的!


lxd189552934



对数学感兴趣,但是我并不会记得哪位明人。我学的都是应用数学的,也是中国不出爱因斯坦这类的通病原因。


Scandal丶情话


陈景润是伟大数学家这一点谁也不能否认。其实他就是个数学痴,除了数学别的都不会,连自己照顾自己生活吃饭都不会,后来组织上给他安排了个老婆照顾他。别问我为啥知道,我小时候就住陈景润同一栋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