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1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文|西部君

重庆、成都、西安以外,谁有资格担当西部第四城,历来是个颇有争议的话题。

在《百强城市榜出炉,谁是西部非省会第一城》中,西部君认为榆林应是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最有力竞争者。而在榆林之外,还有哪些城市也可以冲击这个头衔,坊间有不少争议。

最近碰巧看到有论者将四川绵阳和贵州遵义进行对比。两座城市同为省内的第二大城市。四川是西部第一大经济省份,贵州是近几年经济增速领跑全国的新贵,两省的第二大城市对比,确实颇有意思。

1.遵义:西部黑马

在西部12省市区中,强省会现象比较突出。因为省会城市起着担当作用,特别是对于西部省份来说,一个有分量的省会,是向外争取资源和政策倾斜,以及对外交流的一个重要杠杠。

但连续多年经济发展速度位居全国前列的贵州,在这方面却并不突出。其省会城市贵阳,论首位度,在全国排位靠后,在西部省份中,基本算倒数: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论GDP,贵阳总量上虽然排名省内第一,但只占据全省的26%;论人口,就更缺乏省会担当,不到500万,在省内排到了第三位。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正是因为省会贵阳的不够强,反倒让GDP第二位,人口第二位的第二大城市遵义,显得异常突出。甚至不乏有声音认为“黑马”遵义未来将取代贵阳,成为贵州第一大城市。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遵义到底有多“黑”?

经济增速就是一个有说服力的注脚。它是2008年到2017年,这十年间,GDP增速全国最快的地级市,仅次于贵阳、合肥。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截至2017年,遵义的GDP总量,在西部非省会城市中只名列第五,排在前面的鄂尔多斯、包头、榆林、柳州,都比它高。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但论整体实力,遵义也是西部非省会第一城的有力竞争者。

与西部其它GDP总量更高的非省会城市比起来,遵义的人口是一大优势。它是西部入围全国百强城市的非省会(直辖市)城市中,唯一一个人口超过五百万的地级市。仅凭这一点,遵义冲击西部非省会第一城,就要加分。

其它方面,说到遵义,还有几个重要的点不得不提。

比如,它最出名的企业,是贵州茅台。仅这一个企业一年的营业收入,就占遵义年度GDP的近四分之一。

另一个就是区位。

遵义离省会贵阳只有一百多公里,离重庆也只有200多公里,处于贵州与重庆的连接中心。近几年得益于高铁的修建,遵义的区位优势进一步彰显,并入围全国100个高铁枢纽城市。

通过高铁,遵义到重庆最快不到一个半小时,到成都最快2个多小时,到广州最快只要5个多小时。背靠如此多的中心城市,遵义的发展空间可想而知。

2.绵阳:尴尬“老二”

在省会成都的巨大光环下,成都地级市的表现,普遍显得暗淡。

但要评选第二位城市,绵阳的地位几乎无可争议。

论GDP总量,绵阳是目前四川除成都外,唯一一个突破2000亿的城市。且这个“老二”的外置,已经连续保持了至少20年。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或正因为如此,对于打造省内副中心,绵阳市的负责人显得底气十足:“几个区域经济中心城市都有潜力,我觉得绵阳最有基础、最有条件、最有潜力。”

在西部君看来,绵阳的底气在于底子好,发展相对均衡。

绵阳的科技实力,在西部地级市中堪称首屈一指。它是经过国务院批准的中国唯一的科技城,也是重要的国防科研和电子工业生产基地。

《中国区域创新指数报告(2017)》显示,绵阳的创新投入指数,位居全国第八位,仅次于深圳、西安、苏州、广州、南京、东莞、杭州,成为西部唯 一进入全国创新投入指数前10位的非省会城市。

另外,得益于三线建设时期打下的良好基础,老工业基地绵阳今天依然在现代工业上表现非常突出。

仅看绵阳的八大重点产业:电子信息,汽车,新材料,节能环保,高端装备制造,生物,食品,化工。

除了食品和化工,不看具体的产业规模,这样的重点产业构成,恐怕令不少二线城市都比较羡慕。在这方面,绵阳可以跻身于二线城市。大名鼎鼎的长虹就诞生与绵阳。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另外,绵阳的教育实力也非同小觑。2017年,全市共有高校14所,在校生14.19万人,在川内仅次于成都。此外还拥有诸多的国家级科研机构。

绵阳的基础教育,在地级市中也属于顶尖水平。比如四川十大名牌中学,绵阳就占了四席,甚至吸引了成都和邻省的生源。

不过,绵阳多年的“老二”地位也较尴尬。这不是说无法超越第一,而是说,第二的位置一直以来都面临挑战,且确实不够强劲:

GDP总量刚过2000亿,放在西部非省会城市中,也没有任何优势可言,离全国百强都还有距离。与德阳、宜宾、南充的差距始终未拉大到一个安全距离。随着副经济中心建设的加力,绵阳遭遇的挑战,或将更大。

另外,距离省会城市太近(百公里左右),虽说可能有“地缘”优势,但与此同时,自主发展空间也受到较大影响。要在发展上再上一个台阶,绵阳的压力不小。

3.遵义VS绵阳:新秀的挑战

其实要比较遵义和绵阳,上述的分析,已经大致给出了答案。

论GDP总量,毫无疑问,遵义已经领先于绵阳,并且一定程度上,差距已保持在一个安全的空间,绵阳要反超,并非易事。

可以说,仅看GDP总量,在过去的20多年里,绵阳与遵义之间上演的,就是新秀对元老的逆袭。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从2014年开始,遵义的GDP总量开始反超绵阳,并且在发展速度上,继续把绵阳甩在身后,两者的差距有越拉越大之势。遵义目前正奔着3000亿的目标而去,而绵阳才刚过2000大关。

从区位上看,两座城市也可以说是遭遇了“风水”对换。

过去,绵阳凭借宝成铁路,占据着进出川的重要咽喉地位。但现在,随着宜万、渝黔的开通,宝成铁路的区位地位大为削弱,绵阳的地理优势也跟着下降。甚至可以说,在高铁时代,绵阳多少被边缘化了。

与此相反,借助于渝黔高铁、渝黔快铁以及渝贵高铁的赋能,遵义的地理区位得到激活,与周边省市的联系大为增强,正加速融入成渝城市圈。

遵义成最大黑马,第二城比拼贵州力压四川?

人口数据,遵义的人口总量高出绵阳100万左右。而在老龄化程度上,绵阳在2016年,60周岁以上老年人口就达到114.8万人,占户籍人口总数的21.16%,在四川也堪称是老龄化程度最高的城市之一。相对来说,遵义要年轻得多。

当然,从综合能力看,如城市化水平,人均数据,科研、教育等方面,绵阳毕竟是前辈,底子在那,遵义作为新秀要赶超、变得更成熟,还需时日。

所以,简单说,若论目前的综合实力,绵阳的整体地位还是高于遵义;但论发展势头,和未来的发展空间,遵义或比绵阳更具想象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