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4 济南历城区老华山镇—坝子村溯源

济南历城区老华山镇—坝子村溯源

坝子:

位于华山镇驻地洪家园村东北7公里左右,小清河北岸,东邻马家庄,东北为苌庄,西为苏家庄,南与北滩头隔河相望。733户,2438人(数据仅供参考)。设坝子村民委员会。农历一、六日逢集。1951年,曾为历城县政府驻地。是著名五音戏表演艺术家邓洪山出生的地方。“金滩头,银坝子,吃不穷的冷水沟。”这句相传已久俚语中的“坝子”,说的就是坝子村,当年更有鱼米之乡的美称。

2010年,撤销华山镇,设立华山、荷花路2个街道。华山街道辖原华山镇亓家庄等26个行政村,办事处机关驻原华山镇政府。荷花路街道辖原华山镇蒋家沟、坝子等20个行政村,办事处机关驻孟家庄村。

至此,坝子村隶属历城区荷花路街道至今。

济南历城区老华山镇—坝子村溯源

村名溯源:

原名坝子屯。曾称坝子镇。明洪武年间(1368—1398),住户由山西洪洞县迁此定居。因村南小清河上建有南北防水坝,又是扎营屯兵之地,遂之建村而得名。曾因经商者较多形成集镇,又称坝子镇。以后沿称坝子(1992年,陈家后门、后辛庄合并于坝子)。

县志记载:

  • 明崇祯《历城县志·地域考》载:“营城路:坝子屯”。
  • 清乾隆《历城县志·地域考》载:“东北乡闵孝三:坝子屯(一、六日集)”。
  • 民国《续修历城县志·地域考》载:“张马乡闵孝三:坝子屯”。

邓洪山:

艺名鲜樱桃。五音戏演员。山东历城(今济南)人。九岁登台。工旦。曾在济南、北京、天津、上海等地演出。建国后,历任淄博五音戏剧团团长、山东五音戏研究会会长。以演村姑、农妇著称。整理并演出剧目有《王小赶脚》、《彩楼记》、《王二姐思夫》等。章丘、西城、济南、淄博一带的观众曾有这样的顺口溜“卖了裤和袄,也要看看鲜樱桃”,“三天不吃饭,也的把鲜樱桃的戏来看”。

一九二○年,邓洪山在济南(府)曾和梅兰芳先生演于同一舞台。一九五一年,邓洪山领班在周村演出,程砚秋先生特意前去拜访,互相观摩示范,并赠款赞助。荀慧生先生一九五三年到博山演出期间,看了邓洪山演的《吴家花园》以后说:“怪不得程先生叫我来拜访你,梅先生也向我推荐你,说你不张嘴就连叫四个好,真是了不得,名不虚传。”第二天,荀先生请邓至客栈,研究花旦的表演技艺,对他很是赞赏。一九六一年,尚小云先生在济南收徒传艺,办戏曲学习班,把邓洪山也叫去了。两人就表演艺术的各个方面,进行了推心置腹的交谈。此外,邓洪山于一九六○年随团进京公演时,他的学生曾为周恩来总理作了清唱表演。离京去南方公演期间,被誉为“江南活武松”的盖叫天先生,曾当众夸赞邓洪山“一个人演了一台子戏”。

更多关于邓老师的资料,请自行在某度搜索“邓洪山”。

坝王路:即坝子村至王舍人的道路。

济南历城区老华山镇—坝子村溯源

参考资料:清乾隆《历城县志》、民国《续修历城县志》、1982年《山东省济南市地名志》征求意见稿、《历城县志》正续合编、新浪博客、百度百科、网易博客等书籍和网站。文中图片均来自网络,侵删。严禁以盈利为目的的转载,转载需注明出处。

更多精彩文章和视频请关注头条号:“龙族视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