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2 上市茶企财报解码:1家营收过亿,过半利润负增长,明星茶企摘牌

兴茶网 资讯】中国是茶叶生产大国和消费大国,但中国7万多家茶企里,仍然以中小企业为主,抗风险能力弱,融资难,在资本市场里,茶仍然是个低调份子。不过,包容性较强的新三板给茶企们提供了资本的舞台,近些年来,茶叶概念企业陆续登陆新三板,迎来新的发展机遇。

上市茶企财报解码:1家营收过亿,过半利润负增长,明星茶企摘牌

近期,茶类挂牌公司已经发布2018年半年报,兴茶网对截止到2018年9月12日的新三板企业进行筛选,筛选出20家茶叶概念企业(本文中新三板茶企专指这20家企业),并对当前新三板茶企的的相关数据、经营指标进行整理,基本经营状况进行分析。

上市茶企财报解码:1家营收过亿,过半利润负增长,明星茶企摘牌

新三板茶企财务信息(兴茶网·内容中心制图)


谢裕大营收过亿,梅山黑茶净利润抢眼

从这20家公司发布的半年报数据汇总来看,业绩情况也并不全乐观:9家营收实现负增长,11家实现正增长,半年营收过亿的只有谢裕大,半年营收过5千万的有七彩云南、松萝茶业、美宝灵、茗皇天然、梅山黑茶。

其它新三板茶叶类公司半年营收多在千万级别,半年营收未过千万的有5家,尤其是三十九铺的半年营收只有358万,这营收甚至不足以在多数省会城市购买一套房产。

上市茶企财报解码:1家营收过亿,过半利润负增长,明星茶企摘牌

净利润方面,这20家茶类挂牌公司中,仅有谢裕大、梅山黑茶两家企业的净利润达到千万级别,其中梅山黑茶虽然半年营收才6000万元,但净利润是新三板茶企里最高的,为1600万元,表现抢眼。其余几家企业净利润维持在几万到几百万之间,出现亏损的企业有7家,亏损额最高的博联茶业,达到了187.2万元。

从净利润增长率来看,11家企业出现负增长,其中博联茶业负增长达到了314.56%。而龙生茶业净利润增长高达1,107.65%,

从2018半年报披露的信息来看,20家茶类挂牌公司多数经营情况并不乐观。

业内人士认为,未来十年,将是茶产业持续转型升级的十年。在这期间,洗牌淘汰、并购整合、企业间的战略合作将成为常态,就像曾经的白酒行业一样。借助资本市场,是茶企转型升级的重要契机。

不过,2018年,也有大家熟悉的新三板明星茶企选择了离开新三板。

2018年3月22日,中吉号茶业

发布了“终止挂牌”的公告。

2018年4月23日,八马茶业发布了“终止挂牌”的公告。

上市茶企财报解码:1家营收过亿,过半利润负增长,明星茶企摘牌

在市场人士看来,一些优质企业摘牌新三板,可能与自身战略规划调整有关,比如,有些公司已经在IPO准备阶段,另外一些也可能是在为以后IPO或者其它并购等运作做打算。

对比以往,在目前复杂的市场环境下,新三板挂牌的茶业,大部分的业绩和市场地位、品牌力还是具有相对的提升和优势的。


哪些正成为茶企盈利的关键点?

这几年,一些企业在不断推进生产加工标准化,并探索茶叶深加工领域的综合利用,为企业做大做强蓄势。如今企业的相关产业链已逐渐完善,下一步的盈利,迫切需要品牌和渠道的支持。

进一步提升产品创新、拓宽销售渠道和强化品牌宣传成为企业新的诉求,这从一些新三板茶企身上也得到了很好的验证。

谢裕大实现净利润1,370.12万元,较上年同期增长45.98%,这主要是通过创新工艺打造“揉道”新品,并通过发布会、品鉴会、多方式广告投放等营销手段,为新品到爆品造势,提升了产品市场销售份额,并不断开发旅游市场,以茶旅融合,提升品牌影响力,加强行业内的销售合作,提高拓展销售渠道,

而梅山黑茶半年营业收入6000万元,同比增长高达91.10%,主要原因是,对产品销售结构的进行了调整,并加大宣传力度,在市场推广的纪念茶,得到了广大消费者的喜爱并大力购买。

而茶人岭,则构建优质渠道,增加了银行销售平台、增加了新产品,同时在2018年增加投入广告费用于内容推广、大力进行品牌推广,使茶人岭获得更多销售机会,最终体现在业绩增长30.80%上。

上市茶企财报解码:1家营收过亿,过半利润负增长,明星茶企摘牌

从披露的半年报看,2018年上半年净利润增长原因大多为转型发展、调整产品结构及专注自身核心业务、主动拓展拓展新型销售渠道,以此拓宽市场销售面,带来更多销售增长点。

近年来,国内饮茶人群一直在扩大,茶叶作为健康消费也一直在倡导,很多茶企也在加大在这一块的工艺制作和产品研发的力度,随着茶叶价格回归理性,消费型茶叶逐渐占据市场主导。

“一些老茶客可能会凭口感,凭自身经验去选择,但年轻消费者对品牌的接受程度更高。”一位业内人士告诉兴茶君,现在国内茶企品牌力不够,一些茶企不注重品牌建设,或是仅把品牌当做形象工程,忽视对内在品质的提升,也缺乏品牌的开发与战略规划。

总体来看,无论是企业还是资本,对于茶产业转型升级都有了更为深刻的认识,也更加理性。茶类挂牌公司虽然顶着“挂牌公司”的光环,但如何实现更好经营依然是较大挑战。


市场倒逼茶企谋变,茶行业整合加速

结合茶企今年半年报相关数据,我们不难看出,各茶企之间2018上半年营业收入存在很大的差距,呈现两极分化的态势,这也侧面表明茶产业整合开始加速。

实际上,这几年资本与茶叶也在不断产生交集,前有小米、网易等资本跨界来“卖茶”,后有中国天化工集团更名为“信阳毛尖集团”,最近,又有酒行业的五粮液强势入资川茶,外界资本的涌入,无疑成为助推产业整合的催化剂。

上市茶企财报解码:1家营收过亿,过半利润负增长,明星茶企摘牌

从多方面来看,随着产业整合速度的加快,大健康概念的兴起,令茶产业拥有了市场扩张的敦实基础,茶行业正迎来增长的契机;此外,消费者的需求也愈加多元化,因此,在茶旅融合、新渠道开发、茶饮体验、订制模式等方面,或将受到茶企们更多的关注与实质性的探索与挖掘。

另外,多家新三板茶企的半年报中,都提到围绕品牌建设和新渠道开发的投入以及强调二者的重要性,随着茶产业整合速度的加快,品牌和渠道很可能成为一些茶企在接下来竞争中急需构筑的护城河

如果您需要这20家新三板茶企完整版半年报资料,可关注“兴茶网”,并在微信后台留言回复“报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