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房價開始分化,買房不一定賺錢,盲目入市的會賠錢!

房價開始分化,買房不一定賺錢,盲目入市的會賠錢!

最近標題勁爆的樓市新聞不多了。

之前,要麼是“炒房客湧入XX城”“XX地一房難求”,要麼是“房價還能漲嗎?”“房地產稅最快年內審議”。當下呢,似乎這類消息都不多見了。

一個信號:樓市開始橫盤了。畢竟,從整個經濟形勢看,房價大漲大跌都是不利的。如今樓市橫盤,如果繼續在輿論上打壓房價,房價真的暴跌了,誰都不好受。

有些人覺得,這就是進入樓市的好時機。他們喊著巴菲特的口號:“別人貪婪時我恐懼,別人恐懼時我貪婪。”

但這一次,貪婪可能不會帶來預期的結果。

房價開始分化,買房不一定賺錢,盲目入市的會賠錢!

儘管最近70大中城市房價數據顯示,環比同比上漲的城市仍不是少數。但是,有價無市可能將成為一種大的趨勢。

數據顯示,8月受監測的10個重點城市二手房成交6.1萬套,環比下降5%,同比增長2%。近三個月,10個城市二手房交易呈現持續下跌態勢。

可能有人會反駁了,我看到的房價,是一直漲的呀。問題在於,我給你講成交,你卻說房價。實際上,買了房,想賺錢,房價上漲是第一步,第二步呢,是把房賣出去。但現在很多的房想賣就能賣,想賣多少就賣多少。

房價開始分化,買房不一定賺錢,盲目入市的會賠錢!

網上的數據一般只能顯示趨勢,如果想看看真實的情況,最好去小區轉轉,看看舉著牌子的中介:注意,不是上網查,也不是去門店,就是去小區看中介舉牌——這樣的房源,最真實。

筆者就華北某二線城市的大型成熟老舊小區為中心來看看房產交易的變化。該小區屬於成熟社區,周邊配套設完整;而且附近還有知名房企的項目,也有學區房。2017年3月,中介掛牌房源基本上如下:60平左右老多層,視裝修情況,120萬-130萬,均價突破2萬。知名房企開發的小區房源或者學區房,單價可以到2.5萬,小戶型學區房單價逼近3萬,單套在270萬左右。

房價開始分化,買房不一定賺錢,盲目入市的會賠錢!

近日,再次走訪同樣的小區,掛牌房源中,老多層基本上在80-90萬起了。知名房企和學區房沒有太大變化,最多就是從“一口價”變成了“可以談”。

和中介聊起來,現在,大家進入觀望期;前期沒有賣房的,現在想賣,掛了幾天高價,也就鳴金收兵了,根本沒人問。那些降價賣房的,多是改善性客戶,和前期炒房急於回款的。當問到沒有交易,你們的收入怎麼樣,中介說倒是不用擔心,因為高端房源價格堅挺,一個月總能做幾套,也就夠了。

房價開始分化,買房不一定賺錢,盲目入市的會賠錢!

有一個細節,筆者注意到,去年可以買到無稅的房子,今年幾乎見不到了;而且最近一次走訪,發現竟然是雙稅居多,這說明這一批房源基本上交易都不滿五年。

這就意味著,這批房源的主人,不是捂盤惜售,錯過了房價最高峰,就是盲目入市,高進低出求回款。

滴水見海,從實際的市場情況,和媒體報道的數據綜合來看,目前國內房地產總體降溫,老破小等不宜居的房子減價幅度大,且開始呈現有價無市的狀態;高端住宅價格不但堅挺,而且有持續上漲的趨勢,並且,高端住宅並未因為價格貴而出清率降低,反而賣得更好。

房價開始分化,買房不一定賺錢,盲目入市的會賠錢!

現實情況如此,想必投資者也應該知道目前散戶投資房地產的處境了:能賺錢的房子買不起,買得起的房子不賺錢。筆者之前就多次提醒購房投資者,跟風不是投資的正確思路,盲目買來的,很可能不是帶來利潤的資產,而是蠶食財富的負債。無論如何,打開安居客全房源網,實時關注房價走勢!

房價開始分化,買房不一定賺錢,盲目入市的會賠錢!

本文原創,作者劉磊,福布斯金融理財師評審委員、遠見財訊特邀地產評論員,《房產投資鍊金術》課程導師,多家媒體房地產專欄作者、作家。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