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7 空腹血糖高有两种应对办法:一种是加药,一种是减药,糖友要分清

经常有使用胰岛素治疗的患者发生早餐前空腹血糖增高的现象,但医生在给予治疗措施的时候却可能不同。有时会让患者增加睡前胰岛素剂量,有时又会建议患者睡前适当进食。

为什么同样是早餐前空腹血糖增高,医生的处理却不完全一样呢?

其实,这是因为引起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的原因不同。也就是我们常说的“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

空腹血糖高有两种应对办法:一种是加药,一种是减药,糖友要分清

“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各自特点

同样是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但“黎明现象”在凌晨3:00也会有高血糖,也就是“高后高”现象。主要与机体胰岛素分泌不足、胰岛素拮抗激素(如生长激素、皮质醇、肾上腺素、去甲肾上腺素等)分泌增加,以及胰岛素抗体产生有关。在以上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导致出现早餐前高血糖。

而“苏木杰现象”表现为夜间低血糖,早餐前高血糖,简单地说,就是“低后高”现象。它主要是由于口服降糖药或胰岛素使用过量,导致夜间低血糖反应后,机体为了自我保护,通过负反馈调节机制,使一些升糖激素(如胰高糖素、生长激素、皮质醇等)分泌增加,从而出现早餐前空腹血糖升高现象。

总的来说,“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都是一种血糖异常波动现象,具有较大的危害性,应该做到早期发现,鉴别明确,合理治疗。

空腹血糖高有两种应对办法:一种是加药,一种是减药,糖友要分清

测凌晨3时血糖鉴别两种现象

“黎明现象”临床表现有一定的隐蔽性,不容易被发现,因此当病友出现多次异常空腹血糖升高时,应加强自我血糖监测。尤其是对凌晨3:00血糖和晨起时空腹血糖的监测,这是及时发现并判断到底是“黎明现象”还是“苏木杰现象”,从而制订明确的处理方案的关键所在。

若凌晨3:00血糖大于6.1mmol/L,同时早餐前空腹血糖大于8.0mmol/L,即表现为“高后高”,就可断定为是“黎明现象”。

而“苏木杰现象”的发生常伴有如下表现:①经常晨起感觉头痛、恶心;②经常发生夜间低血糖;③患者碳水化合物摄入过少,体型消瘦;④晚上胰岛素用量加大后,早餐前高血糖反而得不到控制,且更易引发夜间低血糖。

对有上述表现者,应监测晚11:00至次日凌晨3:00的血糖,若凌晨3:00血糖小于6.1mmol/L,同时早餐前空腹血糖大于8.0mmol/L,即“低后高”现象,就可断定为“苏木杰现象”。

空腹血糖高有两种应对办法:一种是加药,一种是减药,糖友要分清

由于“黎明现象”和“苏木杰现象”的发生原因不同。因此,治疗上也有区别。

使用胰岛素治疗的病友出现“黎明现象”后,应找医生帮助分析、调整治疗方案,根据个人原来采用的胰岛素方案,通常采取的处理措施包括:

①餐前短效胰岛素加长效胰岛素混合注射;

②晚餐前或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其中,在睡前加用中效胰岛素效果最好,因为它的作用高峰时间恰好在黎明前后,因此能够充分补充黎明时机体对胰岛素的需求;

③可将早餐前使用的胰岛素提前在早晨6时注射,以缩短高血糖持续时间;

④应用胰岛素泵治疗,可依据患者的血糖高低自动调节胰岛素输入量。这是目前最理想的方法,但因费用比较贵,目前还无法普及。

空腹血糖高有两种应对办法:一种是加药,一种是减药,糖友要分清

“苏木杰现象”的处理措施是:

①减少晚餐前胰岛素的用量;

②睡前血糖接近正常水平者,可适当进食少量糖类食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