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02 农村老话“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啥是“化骨龙”?有啥讲究?

导读:农村老话“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啥是“化骨龙”?有啥讲究?

俗语,在很多人的眼中,这还是一个有些信口开河,并且没有太多重要信息的存在。在许多年轻人的眼中,不管是什么语言,只要是加入了“俗”这个字眼,似乎就注定了它庸俗,其实俗语是很有用的,否则老祖宗们何必费那么大力气留给我们呢?俗语虽然看起来没有诗词歌赋那么高雅,也没有对联那么对仗工整,可它其中蕴含的道理是值得我们去深思的,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了解一下“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这句俗语,看看究竟啥是“化骨龙”?有啥讲究?

农村老话“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啥是“化骨龙”?有啥讲究?


首先,“化骨龙”本意即龙生九子里的那个饕餮(拼音:Tāotiè,传说中的一种凶恶贪食的野兽),用在小屁孩子身上,就是责怪他们太贪吃,太能吃,按照现在的说法就是典型的“大胃王”,永远都吃不饱,一直是在进食之中,而且还不择食物,凶猛异常,这里是指对于家庭孩子的叫法,当然了,这个不是指所有的子女,而且指家里比较多的子女,多到了让父母觉得烦心那种。

农村老话“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啥是“化骨龙”?有啥讲究?


其次,“化骨龙”是我国广东地区用来称呼自己的小孩子,亦有借谕懒散、不事生产之意(带有自嘲的意思),在北方地区的称呼就是那种不良少年。其实对于我们的父母来说,这更像是是一种亲昵的爱称。父母将孩子抚养成人,就如同父母老了以后孩子养为老人养老送终一样顺理成章,没有一个父母会嫌弃自己的孩子吃饭吃得多。“讨债鬼”的说法是佛教用语,最初记载于《阿含口解十二因缘经》之中,孩子有三种因缘来到你身边,一种是父母前世欠孩子的债,第二种是孩子前世欠父母的债,第三种是孩子是前世的冤家。

农村老话“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啥是“化骨龙”?有啥讲究?


其实,“家有化骨龙,应为讨债鬼”,就是一种吐槽,一种对生活的吐槽,而不是真的对孩子厌恶。此外,这句俗语还有一层别的意思,那就是做人的时候,也要时刻注意控制自己的贪欲,同时作为子女的我们也要懂得知恩图报,理解父母的辛苦。以上是小编介绍的全部内容,欢迎点赞和转发,若你还有什么不同的见解和疑问?欢迎留言讨论,感谢大家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