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9 你好,涝店“狗集”

你好,涝店“狗集”

我的家乡涝店镇隶属于西安市鄠邑区(原名户县),是关中平原上很常见的那种小镇。涝店镇土地面积广阔,地势平缓,土壤肥沃,物产丰富。

据乾隆四十年《户县新志》载:元至正二七年( 1367 )年,涝河东岸居有人家,且有店铺,故称 “涝店”。

涝店镇逢星期一有一个集市,名曰“狗集”,外乡人初闻直觉土得掉渣。岂知这是多年前涝店几个乡间闲人相约星期一涝河桥头上斗狗、一群闲人观看起哄而生,起先不过是斗狗现场旁边几个卖豆腐脑、甑糕以及小孩子玩具的小摊,经过二十多年的发展,居然已经形成自己的特色和相当规模,在方圆几十里算是小有名气了。除去雨雪天气,一年到头每逢大集这天,十里八村甚至兴平那边的乡亲们都会驱车或步行,到涝店镇上赶集。

涝店镇的这狗集,原来沿老108国道即开,琳琅满目,从玩具服装鞋帽到糕点炒货农具,从新鲜的瓜果蔬菜到自家炮制的熟肉熟食,可以说要啥有啥,近些年还专门有了一块市场用地,老桥上已经不是斗狗了,变成了狗、羊、兔等家畜交易市场。加上政府的设置引导和规划,卫生各方面也规范整洁了许多。

乡亲们赶集也不仅仅是为了购买生活必需品,赶集已然成为乡亲们的一个节日。这天一大早人们就从四面八方向着集市聚拢,走在大街上不时地听到有人招呼:“走,逛狗集走。”或是:“这么快就回来了,今儿个在狗集上买什么好东西?”“你看我这身衣裳,狗集上买的,才三十块钱。”他们把赶集当作生活中不可或缺的部分,在集市上,人们见到自己熟人,再通过这些熟人打听另一些人的近况,很显然,集市成了一个信息收集传播地,很多知道的不知道的人和事,通过赶集传播开来。你会经常听到有人问谁这集怎么没来,谁家的女子出嫁了吗,儿子毕业了么,还有谁的什么病好了么。这些问候的话,如果在平常听到可能不会觉得特别,但在集市上就会感到特别亲切,一声问候在拥挤嘈杂的集市上显得格外洪亮,传播力极强。一传十、十传百,信息流转之快,堪称带有乡耕文化特征的另一种自媒体新版本。

你好,涝店“狗集”

赶上狗集这天,跟着村里婶子姐妹们经常去转一圈,买一点喜欢吃的好东西,瓜果、蔬菜很多都是刚刚从自家小院摘下来的,挂花带叶,新鲜得一掐就出水。像初夏季节清甜可口的甜瓜、黄杏,也有远道而来的宁夏西瓜、新疆哈密瓜,秋季饱满绵软的新鲜糯玉米,冬天里的萝卜白菜,当然还有春天的第一刀韭菜……感觉只有在这集市上才能买到正宗的。很多县城里的人也一大早就来到集上,就是为了买一些农家人自己种的菜和果子。

在热闹纷繁的集市上还能见到久违的同学或者朋友,听一听熟悉的乡音,看一看和悦的笑容,顿感欣慰。有趣的是偶尔还会有发小大老远地喊着小名,彼此热情地问对方的孩子在哪,工作了还是上学,结婚了吗,家里老人身体康健吗,朴实的语言,句句都能扎进心窝。人潮涌动中相互留下电话加个微信,大声嘱咐不要忘了孩子结婚时候说一声。此情此景,仿佛回到小时候在一起上学玩耍的那些日子,心里充满别样的温暖和亲切。

集市是传统文化的延续,也是现代文明的承接,更是乡村文明一脉相传的精神家园。在这里,你看到的是一种历久不衰的惬意,寄寓心间的期盼,散淡而清爽的人际交往。在很大程度上讲,赶集已经升华为一种仪式,人们通过赶集这种朴素简便的方式,在自己熟悉的地方,完成集会、问候、传播、购物的一系列活动。淳朴的乡亲们甚至还夹杂一点互相炫耀的成分,谁家在集市上买了更多好吃、好用的东西,说明生活殷实富足,小日子过得滋润红火,得到些许的满足感。尤其是过年过节前,村里老辈儿们一般不会到超市购物,而是等到大集的那天,吆喝着三三两两到集市采办。特别是肉、鱼、茶、糖、瓜子,只有在集上买了当街提回家,那才叫一个喜气洋洋。在集上购物,感染力非常强大,你买我也买,买了一趟感觉不如邻家买的多,那就再去一趟,手里提的都是过节的快乐和兴奋。

你好,涝店“狗集”

在网络购物已经十分普及的现代社会,这种大声嚷嚷讨价还价的交易方式仍然没有被一键下单的便捷网购所替代,尽管,现代集市上也很多是手机支付。

集市上不仅有货品的交易,还有乡间的交集,不仅有走马观花的热闹,还有着风土人情的浓缩。集上,熙熙攘攘满是家乡的人、家乡的物,满是乡言乡语、乡情乡韵、乡风乡俗。这集市,也是涝店镇十里八乡的一个窗口、一个舞台。

农闲时节,周围村里的一些人还会从临近的批发市场进点日用品,在集上摆个摊,他们和长期经营的那些人不同,说一是为了消遣,闲着也是闲着;二是趁此机会跟大家见个面,运气好了也不过是想赚几个买一碗羊肉泡的钱,多好啊。遇见熟人拿东西也推着不着急收钱,什么时候富余了再说,一句浓重的秦腔:“你先拿着使唤先!”就像醉了似的,瞬间融化为一幅乡村风情画。

“狗集”看字面上似乎不雅,可是这方圆几十里乡亲们的乡亲们提起狗集,心里是亲切的,甚或是自豪的,走进县城省城的大商场里,和店家论价时候,常常粗声大气地说:“就你这货,我们狗集上才多少钱?!你就要这么多!”听得人家云里雾里的。

赶集时,常常会听到一些议论,说是县城那边村子拆迁了,也无端的生出几分乡愁来,担心有一天自己的村子会被拆掉,这集市随之消失。话语之间,是向往城市化高层生活的年青人不会懂的失落感和留恋之情。真心希望这是乡亲们的杞人忧天,我们喜欢在这安静祥和的村庄里世世代代劳作生息,喜欢家乡涝店镇这狗集一直这样热闹鲜活地延续下去。

(作者简介:吴芳侠,西安市鄠邑区涝店镇人,普通农家女一枚,劳作之余,喜欢阅读喜欢到处走走,偶尔动笔,涂抹一份流年里的感伤亦或温暖。系鄠邑区作家协会会员)

◆ ◆ ◆ ◆ ◆

[email protected]

【关注我们】

你好,涝店“狗集”

文學陝軍新媒体联盟

你好,涝店“狗集”
你好,涝店“狗集”你好,涝店“狗集”
你好,涝店“狗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