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05 放心吧,春节前玉米不会跌

临近春节,延迟上市且收购进度偏慢的2019年产玉米,市场购销虽有所加快,但价格依然处于偏低水平,且最近一段时间,随着基层粮源上量增大,玉米价格总体震荡偏弱。个别地区出现了小幅上调行情,更多的也是受到备库时期雨雪天气导致送粮车减少的影响,不具备可持续性。

1月6号,山东地区受华北大范围雨雪天气影响,到货量急剧下降,早间门前剩余车辆降至400台以下,玉米价格暂时稳定。根据市场反馈本次雨雪天气辐射山东,河北,河南等大部分地区,基层购销基本停滞,玉米价格即便出现小幅的反弹,对市场的影响也有限,目前华北地区年前的卖粮高峰并没有结束,天气一旦放晴,基层上货量会马上增加,给市场带来新一轮的冲击。

一、2019年产玉米总产量基本稳定,上市期明显推迟

根据国家统计局发布的数据,2019年全国粮食总产量达到创纪录的66384万吨,其中玉米总产量为26077万吨。比着去年统计局公布的产量,是略增的;但行业内也有不同的声音,认为今年黑龙江等地区受灾,再加上总的面积同比下降,今年玉米总产量应该是继续下降的。且不去讨论增减产,单从2019年产玉米上市之后,北方产区的上市期明显延后,收购进度也明显偏慢。根据国家粮食和物资储备局的统计数据,截至2019年12月25日,黑龙江、山东等11个主产区累计收购新产玉米3617万吨,同比减少327万吨。

二、贸易商“受伤”较重,对新玉米的收购囤粮心态明显谨慎。

近两年来,活跃于玉米市场购销一线,而且是渠道库存主力的贸易商,受临储玉米拍卖、玉米下游需求偏弱、非洲猪瘟疫情、中美贸易谈判等复杂的内外部原因影响,玉米价格并未有预期中的涨价行情,这使得做贸易囤粮等价的贸易商们,不仅利润几乎没有,很多甚至亏的一塌糊涂,成为了贸易“伤”。在2019年产玉米上市之后,下游需求依然不景气,贸易商很多也吸取经验教训,以及“囊中羞涩”,收购玉米的心态不积极,囤粮等价的心态更是谨慎。

三、下游需求偏弱,生猪存栏大幅下降,深加工深陷亏损区,对玉米购销及价格带动减弱。

作为玉米消费的两大主力,饲料养殖方面,这两年受环保、非瘟等影响,养殖场户明显减少,生猪存栏大幅下降,导致猪肉价格持续上涨,并且创下了历史新高。随着生猪复养的推进,这一段时间以来,对于优质玉米的需求有所增加,但增幅并不明显,毕竟生猪存栏仍然处于偏低水平,特别是母猪的减少,使得复养进程将被拉长。在深加工方面,尽管最近两年东北、西北等产粮区新上了不少深加工产能,但一方面尚未投产,另一方面2019年以来淀粉、酒精价格偏低,企业亏损压力较大,总体开工率也同比略低。虽然临近春节,下游需求回暖,但对于用粮企业来说,建库存的心态依然谨慎,边加工边收购的策略依然是主流,深加工企业更是普遍保持低库存策略。

四、储备轮换收购一定程度上提振市场,但影响力较小、持续性不强。

在2016年后取消了玉米临储之后,虽然中间有过一次性储备收购,对新季玉米的购销有着较强的带动,但总体来说,在新粮收购季,来自于“国家队”的支撑更多的是储备玉米的轮换收购,像本年度,前一段黑龙江、吉林的几家粮库提价收购储备玉米,也是支撑东北地区玉米价格近期比较稳定的一个主要因素。但是,随着储备轮换任务的完成,玉米购销仍是以市场化为主,那么价格走势还要看下游需求的“脸色”。

来源:粮农家;作者:XXX;农产品期货网转载本文仅为传播更多信息为目的,并不表示本网认可文中作者观点。若转载文章作者有认为本网有不妥之处,请致电本网010-51289506联系,本网将立即与您磋商并解决相关事宜。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