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5 “類風溼性關節炎”複診,請做足功課

作為一種尚不能被根治的慢性病,類風溼關節炎(簡稱“類風關”)患者往往需要長期吃藥、堅持隨訪,以求最大限度地提高生活質量。這一過程中,極容易為患者所忽視的,即定期複查。

一方面,重視疾病管理的連續性,可方便對患者病情的定期追蹤。

另一方面,不同醫院檢測儀器和方法可能不同,參考值也不一樣,給醫生判斷化驗結果帶來困難。

“類風溼性關節炎”複診,請做足功課

複查前,請備齊相關資料

去醫院複查前,建議患者備齊如下資料:

①病歷本。保存好過去的門診病歷,切莫看一次病換一本病歷。

②相關的化驗資料。如血沉、c反應蛋白(CRP)等,以便監測病情變化,使治療方案的調整有據可循。

③輔助檢查報告。如x線檢查及CT、MRI等檢查。完整的檢查資料可以提供病情何時變化的準確時間。

④住院病歷。如之前有住院,一定要把住院期間的各種檢查結果、檢查報告及出院小結複印一份,這樣不僅能為醫生提供參考,還可避免不必要的重複檢查,省錢省事。

⑤用藥情況。把目前的用藥情況告知醫生可寫在紙上。說不清藥名時,可將藥盒一起帶來,醫生一目瞭然。

“類風溼性關節炎”複診,請做足功課

複查時,常要做如下項目

●項目1:抽血。

抽血檢查的項目有:血沉、c反應蛋白、類風溼因子、抗CCP抗體。

●項目2:X線等影像學檢查。

關節x線檢查通常每年至少進行一次,其他如CT、MRI等則視需要而定。

“類風溼性關節炎”複診,請做足功課

●項目3:血常規、肝腎功能。

服藥後1個月,監測血常規、肝腎功能(如轉氨酶、血肌酐等),如無異常,可適當延長間隔時間,如2~3個月或3~6個月,一般不超過半年。

不少治療類風溼關節炎的藥物有一定的骨髓抑制及肝腎毒性,因此抽血查血常規及肝腎功能是複查的重要內容。如有異常,則需要調整藥物劑量或者換藥。

●項目4:大便常規和潛血。

長期較大量服用非甾體抗炎藥(扶他林、芬必得、樂松、莫比可等)止痛,需要觀察是否有消化道出血。

●項目5:其他。

長期使用糖皮質激素,需要在上述監測的基礎上,增加監測血壓、血脂、血糖、電解質和骨密度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