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3 從“保障東南”到“兵家必爭”:近代長沙的地位陡然上升是何緣由

  • 保障東南

長沙位於湖南省東部湘江下游沿岸,基本上是一個河谷平原地帶。湘江自南向北貫穿市內,東邊有瀏陽河、撈刀河,西邊有靳江河等大小支流。全市地形東西高中間低。湘江以東有一片較為開闊的平原,其他地區以丘陵為主。東部的大圍山屬羅霄山脈,海拔1480米;西部的桂芽山海拔也在1000米以上;中部老市區的最高點在嶽麓山,海拔僅298米。從這裡溯湘江而上,可達湘潭、衡陽,順流而下,可出洞庭,入長江。故而舊時的《長沙縣誌》對長沙的山川形勢這樣概括:

“邑據省會之衝要,控荊湘之上游,吐納洞庭,依附衡嶽,荊豫唇齒,黔粵咽喉,保障東南,古稱崇鎮。”


從“保障東南”到“兵家必爭”:近代長沙的地位陡然上升是何緣由


“保障東南”這個定語就詮釋了古代長沙所具有的區域性(而非全國性)的重要戰略地位。秦代統一天下,湖南地區自然也被納為郡縣。但當時的長沙郡在大一統帝國裡實在籍籍無名。漢朝建立之後,劉邦分封異姓諸侯,以吳芮為長沙王。鳥盡弓藏,兔死狗烹。韓信、彭越、英布相繼敗亡,唯獨吳氏長沙王獨傳五世。賈誼在《治安策》中就說,“大抵強者先反……長沙乃在二萬五千戶耳,功少而最完,勢疏而最忠,非獨性異人也,亦形勢使然也。”將長沙地小勢弱,對長安朝廷構不成威脅這一點講得十分透徹。


從“保障東南”到“兵家必爭”:近代長沙的地位陡然上升是何緣由


與此同時,在長江以南的局部範圍之內,長沙所具有的軍事地理價值卻陡然上升。東漢末年,魏蜀吳三國紛爭,一場赤壁大戰之後,接著便展開了孫劉之間對荊州的爭奪。其間的和、戰、勝、負,關係到三國鼎立局面的形成。這時長沙屬於荊州。恰恰首先是這場糾紛的導火線。赤壁戰後,劉備取得了長沙等四郡,通過湘江水系將勢力向江漢平原伸展,這與孫權發生了嚴重的利害衝突。孫權曾一度派出地方官吏,試圖接管,為關羽所逐。於是不得不正式派兵奪取,大軍壓境,除零陵而外,長沙等三郡皆降,接著吳蜀雙方便在長沙的外圍益陽一帶,陳兵相見,大戰一觸即發,最後終因鑑於“曹操在北”這一重大形勢,才達成了一項協議:即以湘水為界,湘水以東屬吳,湘水以西屬蜀。直到呂蒙襲殺了關羽,才把長沙全部歸吳,一直保持到三國時期的結束。這一段曲折的歷史故事,在《三國演義》這部小說的作者羅貫中的筆下,卻更被大肆渲染,添加了許多虛構的成份,如關羽與黃忠在長沙城外有三場大戰,雙方都刀箭留情。魏延則殺主獻城,諸葛亮識穿反骨。民間甚至進一步加以穿鑿附會,可以指點出關黃交手的地點是在老龍潭,韓玄觀戰的地點是在天心閣。魏延追殺韓玄的地點是賜閒湖(刺韓湖)。這些自然是於史無據的了。


從“保障東南”到“兵家必爭”:近代長沙的地位陡然上升是何緣由

老龍潭


直到近代,長沙在軍事地理上價值仍舊不宜高估。太平軍興,進入湖南後開始圍攻省城長沙(這是太平軍攻打的第一個省會)。誰知守城清軍的抵抗異常頑強,太平天國早期領導核心中的“西王”蕭朝貴也在攻城戰事中陣亡。雙方在長沙城下相持兩個多月後,由於清軍陸續增援,總兵力已達到六、七萬人之多,太平軍決定放棄進攻長沙,直趨寧鄉、益陽,攻取嶽州,然後沿江直下。起初,太平軍原想盡佔湖南全境,作為根據地;攻取長沙未克,才另作向南京方向發展的打算。可以說,長沙一戰雖然失利,太平軍卻吸取了經驗,引兵向東開創了一個嶄新的局面。反過來說,清軍即便守住了長沙,也未能遏制住太平軍興起的勢頭,

長沙的真實軍事價值,由此亦可窺豹一斑了


從“保障東南”到“兵家必爭”:近代長沙的地位陡然上升是何緣由


  • 兵家必爭

只是在一個特定的歷史時期,長沙才真正變成了“兵家必爭之地”。只不過,這個時期,正是中華民族遭受前所未有苦難的抗日戰爭。

1938年武漢戰役結束後,抗日戰爭進入相持階段。日軍佔領武漢、廣州後,雖然先攻南昌,再打南寧,然後又佔領宜昌,甚至對西安方面也蠢蠢欲動,但這些都只是某種暫時行動,其主要攻擊方向卻始終指向湖南方面。其在武漢地區配備機動作戰部隊為6個師團、2個獨立旅團,廣東方面配備機動作戰部隊為4個師團、2個獨立旅團。這一兵力配置狀況表明,侵華日軍大約用了三分之一強的兵力對湖南方面保持著南北夾擊態勢。直到太平洋戰爭爆發前夜的1941年12月3日,日本侵略軍規定華中方向日軍的任務是“確保從嶽州至長江下游的交通,其作戰地區大致在安慶以武漢三鎮和九江為根據地,竭力摧毀敵之抗戰能力、信陽、宜昌、嶽州、南昌之間”——長沙正處於這一區域的中心地帶。


這究竟是何緣故呢?從當時的抗日戰爭形勢看,中國要拱衛“陪都”重慶,重要莫過於湖南。湖南省會長沙和湘南重鎮衡陽都是通向西南各省的門戶和鎖鑰。更為關鍵的是,長沙還是粵漢鐵路的重要樞紐,日軍若拿下了長沙,就等於抓住了南中國的命脈。國民黨的軍事委員會也曾經指出:“長沙、衡陽乃江南心膂,交通樞紐。敵如攻略該地,足陷我國力於麻痺”狀態。這一點並非危言聳聽。假如長沙失守,日軍不僅能加強對中國富庶的兩廣地區的控制,還可以鞏固其對中南地區的佔領態勢,更可以把兵鋒指向抗戰的大後方——四川,可謂一舉三得。更不要說,假如長沙淪陷,湖南全省也會岌岌可危,將會使得大後方民眾的生活處於更加艱難的境地:日軍佔領廣州、武漢後,“湖南是中國稻米產區中產量既大又能大量輸出的唯一區域”,它擔負著“供給湘鄂兩個戰區數十萬部隊的軍糧,和鄂西、川東、貴州、廣西、廣東等省幾千萬人口的民食”。



對於長沙,日軍志在必得,中國軍隊志在必保,於是就有了連續幾次“長沙會戰”——第一次長沙戰役(1939年9月14日至10月14日)、第二次長沙戰役(1941年9月7日至10月9日)與第三次長沙戰役(1941年12月24日至1942年1月5日)。


從“保障東南”到“兵家必爭”:近代長沙的地位陡然上升是何緣由

從地勢上看,長沙以北的湘北地區,大多數也是山嶽地帶:不僅多山,而且多水。以粵漢鐵路為分界由北向南劃一直線,其左側有洞庭湖及澧水、沅水、湘江三大河流,右側有汨羅江、撈刀河、瀏陽河,形成天然的防線。多山構成支形地、隘形地、掛形地,多水構成險形地。這意味著大部隊兵力難以展開,迂迴進攻也不易實施,尤其是機械化部隊深受限制,軍力大打折扣。所以日軍進攻,基本上從新牆河、汨羅河、撈刀河南下作正面強攻,輔以西線東線夾擊。而中國軍隊也根據這樣的地理條件,採取了薛嶽所說的“天爐戰法”,也就是為在預定之作戰地,構成縱深網形據點式陣地,配置必要之守備部隊,以伏擊、誘擊、側擊、截擊、尾擊、堵擊諸手段,逐次消耗敵人,挫其銳氣,然後於決戰地使用優勢兵力,實行反包圍,予敵以殲滅創造打擊。“蓋為後退決戰方法,因敵之變化而變化之殲敵制勝新方略,如爐熔鐵,如火煉丹,故名”。


第三次長沙戰役是“天爐戰法”的輝煌勝利。薛嶽利用當面日軍與進攻香港方面日軍競爭,急於求勝建功心理,以後退運動引誘日軍冒進長沙城下,即下令事先在長沙城守備待敵第十軍在李玉堂指揮下進行堅強堵擊,一堵就是四天。日方戰史也承認, “重慶軍憑據附近一帶的無數掩蔽工事,進行頑強抵抗,毫無退卻的徵兆,兵力愈加愈多,事先已經儲備好的大批彈藥發揮了作用,反覆逆襲達數十次。”這時奉命趕來的外線作戰部隊從三個方向趕到長沙,包圍攻擊日軍,大獲全勝。日軍威風掃地,丟下幾萬屍體,狼狽敗退。據日方戰史記載,此次作戰,日軍戰死1591人(內含軍官108人),戰傷4412人(內含軍官241人).。第三次長沙會戰以中國軍隊的完勝結束。

此一戰堪稱抗日戰爭中的輝煌一頁。通過長沙保衛戰,湖南的大片領土得以保全;“大後方”依然有著天然的屏障,這就為進行“持久戰”莫定了基礎。這也是“珍珠港事變”後,中國軍隊取得的一次重要勝利,1941年的最後一天,倫敦《泰晤士報》在評論第三次長沙會戰時,即指出“12月7日以來,同盟軍唯一決定性之勝利,系華軍之長沙大捷”。《每日電訊報》亦評論說:“際此遠東陰霧密佈中,唯長沙上空之雲彩確見光輝奪目。


從“保障東南”到“兵家必爭”:近代長沙的地位陡然上升是何緣由


  • 今世變局
  • 無論之前還是之後,長沙在軍事地理上的價值都無法與抗戰時期相垺。解放戰爭時期的長沙也是如此。1949年4月,我百萬雄師橫渡長江後,在中南地區首先解放了武漢三鎮,然後進逼湖南,佔領平江、瀏陽、岳陽等縣市,對長沙形成了三面包圍。國民黨長沙綏靖主任、湖南省主席程潛與國民黨第一兵團司令陳明仁在我軍強大威力的震懾和我黨英明政策的感召下,接受了關於長沙和平解放的八項條件。8月5日,我第四野戰軍第138師開進長沙市區。接著,湖南全境均告和平解放。

    到了今天,特殊的地理位置,使長沙成為中國中部地區重要的交通樞紐城市。它是湖南全省的交通中心,水陸空線路交匯,四通八達。水路借湘江之便,上通湘潭、衡陽,下通益陽、洞庭,出湖可與長江流域各省相連。陸運有京廣鐵路貫穿南北,往南幾十公里的株洲即京廣、浙贛、湘黔三條幹線的交匯處。公路更是以這裡為中心,有高速公路、國道、省道多條向全省各地輻射。空運有幾十條航線與全國各地相連。


    從“保障東南”到“兵家必爭”:近代長沙的地位陡然上升是何緣由

    值得注意的是,從清時以西南為基地的“三藩之亂”持續八年到蔣介石在解放戰爭中解放軍過江佔領南京後不到1年失去廣州,再到今天從北京到廣州8小時到達這一時間變化來看,隨著現代交通動力和道路條件改善,中國長江以南的丘陵地形對南北交通的障礙限制已大幅降低,以長沙為核心的湖南地區,在當代或許可與華北平原納入一體,進行通盤的地緣政治考慮

    。作為“三湘衝要”的長沙是否會在未來具有全國性的軍事地理地位,實非今日所能預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