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8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充满禅意的诗画,

是东方文明的精粹。

庭前赏花,香满月下。

屋后取水,雨后听禅。

一个小小的庭院,

随缘任运,超脱自如

宠辱不惊,看庭前花开花落

去留无意,望天空云卷云舒

闲适恬静,享受小桥流水的慢生活,

朴素的淳朴也可以很洒脱

远离尘世和喧嚣

这就是传说中的诗和远方吧。

禁欲系的男神"梅妻鹤子"的诗人

隐逸杭州孤山时,植梅养鹤

曾留下千古咏梅第一绝句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
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那是一种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隐士情结。这是一种心灵的安详,沉浸于自然美而形成的心境融合,“天地有大美而无言”的恬然心境。

春有百花秋有月·黄龙慧开禅师
春有百花秋有月,夏有凉风冬有雪。若有闲事挂心头,便是人间好时节。

禅师的心态是何等的洒脱自在,这份豁达的心境通过诗词传递给我们,如果我们也可以不以物喜不以己悲,看待万物兴衰犹如四季变化般从容淡定,不把人生的荣辱得失记挂在心上,那么,每天都是最好的季节了。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马远名画《秋江渔隐图》

在中国诗歌中,这种寄情山林的意趣,与隐士禅意之风融合,表现的更为突出。

深林人不知,明月来相照。

是一种诗中有画,画中有诗的禅意留白意境。

月出惊山鸟,时鸣春涧中。

勾画出一幅山居图,透露出寂静超然的禅味。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终南别业

王维

中岁颇好道,晚家南山陲。   

兴来每独往,胜事空自知。   

行到水穷处,坐看云起时。   

偶然值林叟,谈笑无还期。

王维晚年吃斋奉佛,悠闲自在,大约四十岁后,就开始过着亦官亦隐的生活。这首诗描写的退隐后自得其乐的闲适情趣,写得有声有色,惟妙惟肖。

“行到水穷处”,随意而行,不知不觉行到流水的尽头,云给人悠闲无心的印象,坐看云起时,简直是心境悠闲恣意到了极点,俞陛云说:“行至水穷,若已到尽头,而又看云起,见妙境之无穷。可悟处世事变之无穷,求学之义理亦无穷。此二句有一片化机之妙。

诗人王维的形象如同一位不食人间烟火的世外高人,他不问世事,视山间为乐土。不刻意探幽寻胜,而能随时随处领略到大自然的美好。结尾两句,引入人的活动,带来生活气息,诗人的形象也更为可亲。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夏珪禅画

有诗佛之称的王维,山水风景诗堪称达到了炉火纯青的境界。

辛夷坞 王维

木末芙蓉花,山中发红萼。

涧户寂无人,纷纷开且落。

音韵美十足,让你欣赏一朵花的美,物我两忘,心境一如,沉浸于天地的无言大美之中。禅亦无言,“此中有真意,欲辩已忘言”。这份禅意已经通过文字留白在了文字间,诗词间,寂静间,花落的瞬间。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寂静超然的禅意山居,向来都是中华无数文人墨客的向往。诗词中把闲云野鹤般的禅居心境表现的活灵活现。禅学可以称为东方传统宗教文化中的精华,堪称为"东方文明精粹"。

在尘世的喧嚣中,我们的灵魂渴望栖息在一方充满禅意的净土。诗人与禅师们,也极力把自己所修所悟用简短的诗词表现出来。

孟浩然:题义公禅房

义公习禅寂,结宇依空林。户外一峰秀,阶前众壑深。夕阳连雨足,空翠落庭阴。看取莲花净,方知不染心。

义公高僧安于禅房的寂静,将房子修在空寂的树林之中。门外是一座秀丽挺拔的山峰,台阶前有众多深深的沟壑。雨过天晴,夕阳斜照,树木的翠影映在禅院之中。义公诵读《莲花经》,心里纯净清静,这才知道他的一尘不染的虔诚之心。平常心是道,他体悟的不仅是义工一尘不染的虔诚之心,也体悟到了自己身在世俗一心向佛的赤子之心!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插秧诗·契此和尚
手把青秧插满田,低头便见水中天。心地清净方为道,退步原来是向前。

“低头便见水中天”:低下头来看到倒映在水田里的天空,体悟此心如镜,映照森罗万象。“心地清净方为道”,行亦禅,动亦禅,语默动静体安然,真正的禅悟在于明心见性,不拘于形式,不在于打坐禅定与否,当你心不外持,持心如镜,照万法如同镜像之时,真正的做到不取不舍,超然物外,那么,行住坐卧都是修行。“退步原来是向前”,何止是退步,哪怕是嬉笑怒骂也是在一行三昧的法界大定之中。若了无我,谁生烦恼,若了心空,万境如如。这样如如不动的境界,可以堪称五祖大师言下的,“见性之人,言下须见。若如此者,轮刀上阵,亦得见之’。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夏珪禅画

唐代诗人栖蟾《牧童》诗写道:
牛得自由骑,春风细雨飞。
青山青草里,一笛一蓑衣。
日出唱歌去,月明抚掌归。
何人得似尔,无是亦无非。

沐在春风里,浴在春雨中,牛自由骑,山任我行,笛随意吹;何等天然、自然,何等怡然、超然!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夏珪禅画

松下数椽茅屋,眼前四面青山。

日月升沉不住,白云来去常闲。

——明·憨山大师


禅宗以无住、无念、无相为宗旨,这首诗很好的体现了心如明镜,映现万法不住的意境。当你的心如同日月升沉不住,那么自然会拥有白云般闲适怡然的心境,一切的人事物,如同白云来去,不取不舍,因此心境常闲。世界就是心,所见就是心相,本来一切的显现并没有错,只是因为心的执著与取舍,因而万般放不下。因此六祖大师,指点迷津云:著境生灭起,如水有波浪,即名为此岸;离境无生灭,如水常通流,即名为彼岸,故号波罗蜜。

此岸与彼岸只在一念之间,只在于心是否着境。如果看待万物如明镜映像,自然万境无法拘束你的真心。这颗心自然超然物外,怡然自乐,犹如白云,来去常闲。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以白云寓意超然物外心境的经典诗歌颇多,妙慧君挑选3首供大家赏析。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
时有落花至,远随流水香。

闲门向山路,深柳读书堂。
幽映每白日,清辉照衣裳。
刘昚虚——《阙题》

道由白云尽,春与青溪长。这句诗歌颇有参禅的韵味,无论是参话头,起疑情,一心念佛,念佛是谁,都需要一种持续观心的耐心,

道由白云尽,刚开始观心时,妄念犹如瀑布没有安静的时刻,终有一日,妄念止息真心显露的时候,修道需要有观到白云尽的守候。

悟道诗·顺治
未曾生成谁是我,生我之时我是谁。来时欢喜去时悲,合眼朦胧又是谁。

如果你不知道什么是参话头,你可以好好思考上面这首诗,直到你自己有了正确答案为止。

《送别》
下马饮君酒,问君何所之?
君言不得意,归卧南山陲。
但去莫复问,白云无尽时。

我们的妄念就像这白云无尽时,但也要有继续观下去的毅力,观心见性就是大道。

达摩祖师曾云:若复有人志求佛道者,当修何法最为省要?答曰:唯观心一法,总摄诸行,最为省要。问曰:何一法能摄诸行?答曰:心者万法之根本,一切诸法唯心所生;若能了心,则万法俱备。故知一切善恶皆由自心。心外别求,终无是处。

题湖上草堂

皎然 (唐)

山居不买剡中山,湖上千峰处处闲。
芳草白云留我住,世人何事得相关。

如鸟儿一般自由飞翔于云雾之间,居于寂静绝美山居,忘却了尘世喧嚣。当真心彻露,了无一物挂心头之时,是真正大安乐,大自在,物我两忘,超凡脱俗!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四料简是临济引导人参禅悟入的四种方法,有时夺人不夺境,有时夺境不夺人,有时人境俱夺,有时人境俱不夺。人指的是主观意识,境指的是客观存在,“夺”指的是运用禅机,消除人、境的执著,消除物我二元对立,达到心即是境,境即是心,心境一如的境界。


渔翁

柳宗元 (唐)

渔翁夜傍西岩宿,晓汲清湘燃楚竹。
烟销日出不见人,欸乃一声山水绿。
回看天际下中流,岩上无心云相逐。

江雪

千山鸟飞绝,万径人踪灭。
孤舟蓑笠翁,独钓寒江雪。

这两首诗歌展现出充满空性智慧的"人境俱夺"形象化描述。

达摩大师云,若一念心生,即入三界;一念心灭,即出三界。是知三界生灭,万法有无,皆由一心。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诗人们除了描绘充满禅意的境界外,有时也会用诗歌表述自己修行的体悟。

玉阶怨
李 白
玉阶生白露,夜久侵罗袜。
却下水晶帘,玲珑望秋月

憨山大师曾点评王维的诗歌仅仅是文字禅,而赞许李白的“玲珑望秋月”为虽不知禅而真正具足禅意的佳作。

李白《庐山东林寺夜怀》

天香生虚空,天乐鸣不歇。宴坐寂不动,大千入毫发。 湛然冥真心,旷劫断出没。

诗歌充满了自然、飘逸、空灵、雅静的心境,表现一种空寂无物的禅悟境界。

又如寒山子的静坐诗:

岩前独静坐,圆月当天耀。万象影现中,一轮本无照。 廓然神自清,含虚洞玄妙。因指见其月,月是心枢要。

由静坐中所见明月,而悟自心如明月,颇有密宗月轮观的意味。

诗中上品,应该是“透彻玲珑,不可凑泊,如空中之音,相中之色,水中之月,镜中之像,言有尽而意无穷”,“妙谛微言,与世尊拈花,迦叶微笑,等无差别,通其解者,可悟上乘。”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马远画作欣赏


还有一些是禅师的悟道之心语,如唐代无尽藏诗云:

终日寻春不见春,芒鞋踏破岭头云;归来偶把梅花嗅,春在枝头已十分。

要理解这首诗歌,需要理解禅宗即心即佛的含义,如达摩四论云:

问曰:既若施为运动,一切时中皆是本心;色身无常之时,云何不见本心?

答曰:本心常现前,汝自不见。

我本求心心自知。求心不得待心知。

佛性不从心外得。心生便是罪生时。

我本求心不求佛。了知三界空无物。

若欲求佛但求心。只这心心心是佛。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画僧雪舟画作赏析

以诗歌形式,传达禅宗的哲学观,点出般若三昧的修持法要,韵律合度,堪称哲理诗中精品。如张拙秀的悟道偈:

光明寂照遍河沙,凡圣含灵共一家。 一念不生全体现,六根才动被云遮。 驱除烦恼重增病,趣向真如亦是邪。 随顺众缘无罢碍,涅磐生死是空华。

这是真正的大彻大悟!即是顿体当下一念空不可得、本来无生,则顿悟当下一念即是法身、实相,观世界、众生、轮回的一切法皆依自心显现,此心体性空、自性昭然、性相灿然,如明镜映现众像,所现一切皆不可得故,离一切戏论,无有无、无方所、无缚无解、无入定无出定、无分别,自性光明而无光明之相,心量普遍,本来自在,本来清净。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画僧雪舟画作

又如慧思禅师所言:

顿悟心源开宝藏。隐显灵通见真相。独行独坐常巍巍。百亿化身无数量。纵令逼塞满虚空。看时不见微尘相。可笑物兮无比况。口吐明珠光晃晃。寻常见说不思议。一语标名言下当。

六祖大师开示心量广大,犹如虚空,无有边畔,亦无方圆大小,亦非青黄赤白,亦无上下长短,亦无嗔无喜,无是无非,无善无恶,无有头尾。

都是旨在说明我们的真心,超越时空,无有边际,无能观所观,任运而住,任本心自然显现,如《宗境录》云:但了妄念无生,即是真心不动,次不动之外,更无毫厘法可得。


又如寒山子诗·可贵天然物:

可贵天然物,独一无伴侣。

觅他不可见,出入无门户。

促之在方寸,延之一切处。

你若不信受,相逢不相遇。

都是指示修行诀要观心见性,“妄想无性”,顿体当下一念无明妄心观其毕竟空不可得,本来无生。本寂禅师云“瞥起本来无处所,吾师暂说不思议”,顿体现前瞥然生起得一念没有处所,没有形象,本来不生不灭,即是不可思议的心性。

通过诗歌展现修道者的心得,其中最为著名的是即身成佛的米拉日巴尊者的道歌,例如《修行人的快乐》,淋漓尽致的抒发了山中修禅不同世俗的极乐感受

蒙境群山多树木,草原花木极茂盛,于此悦意安乐境,果树摇摆作舞姿,

猿猴扑跌作游戏,百鸟齐喧悦耳闻,蜜蜂四飞竞嗡嗡,虹彩隐显无昼夜,

冬夏细雨降霏霏,春秋谷雾弥山际,如是寂寥山隐处,有我密勒习禅定。

乐哉观心本空寂!乐哉心空显光明!乐哉万千境象现!乐哉猛起与狂跌!

无有恶业肉身乐,恐怖之境增大乐,纷乱越多越快乐!烦恼起伏不生乐!

艰苦越深乐亦深,此较无病更快乐!一切苦痛变成乐,稀奇稀奇甚乐哉!

习禅涌出之大力,助我四肢运动乐,恣意跳跃与奔驰,手舞足蹈天然乐;

心中宝藏贮妙歌,独唱不竭一何乐,美音妙句悦意乐,众人齐唱何能及?

心具大力发雄威,融入法性成大乐。自心法尔显万境,此乃真正大极乐!

繁华外境何能及?为酬信徒来朝拜,我今歌此作礼物,告汝法喜诸觉受,修士种种大欢乐。

瑜伽大自在者密勒日巴,融定、散及心、境成一昧,而行利他之事业;示成就之凭证而显现(种种广大)之神通;假其歌唱广布法音。其卓越之如心弟子(多人),以超胜之记忆总持力,记载其歌,笔之成书。尊者之歌,流传于人世中者,其大部分皆收集米拉日巴道歌集中。至于尊者生平所唱之诗歌之全部,则浩海无涯难以尽述矣。

正如米拉日巴尊者给徒弟开示心要所云,罗顿法师啊!妄念和境象虽然纷纷涌起,但他们皆是一体无二。不管是功德也好,过失也好;你只要一心在‘见’上努力修持就行了。听我歌曰:

至心敬礼诸上师。罗顿、徒众听我言:心之显现何物耶?心显是何若不知,

(我当为汝略解说,)此心善能显一切,无所不显亿万变!不悟此义即轮回,

悟此法身即诸显,万显成为法身后,何用他求‘见地’耶?

使心安住之方便,汝今亦能知晓否?安心方便之精要,端在莫激荡心性,

此心无作无整治,安住如彼婴儿睡。安住如大海无波,安住如灯耀光明,

安住无傲如死尸,安住不动似南山,心性如是离增损!

觉受生起应如是:如彼皓日出天际,一切黑暗顿时消,何需他法断妄念?!

一切入梦无有根,心境无执似水月,又似无体虹彩然,如彼虚空离方所。

觉受纷起应如何?觉受起时如斯观:浓雾虽浓不离空,浪涛虽涌不离海,

密云虽重空中显,识念纷纷涌起时,未尝稍离无生性。观审心之明体时,

能悟识乘动气诀;妄念盗贼潜入时,能解误贼之口诀。心识散驰外境时,

能悟鸟归海船诀[4]。行之方法亦知否?行之方法若不知,应效雄师奋起姿。

行如莲花出污泥,行如巨象大疯狂,行如净璃远尘垢。果位显状亦知否?

果位现时应如是:由无分别显法身,由大乐性显报身,由明暗中显化身,

由本来显体性身。我乃具足四身士。法界性中无动摇。见、修以及觉受相,

安住方便及行果,习瑜伽时应知悉,汝应依是而修观。”


20首禅诗赏析:顿悟心源开宝藏

米拉日巴尊者

米拉日巴尊者曾说:"若有众生听见我的名号,生一念信心,在七生之中,也绝不会堕入恶道,并能忆念七生之事,此是诸佛菩萨之授记..."

感恩转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