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3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文|北暮

西周作為中國奴隸社會發展的鼎盛時期,在中國歷史朝代有著不可取代的地位。而禮樂制度作為周天子鞏固自身統治地位,維護統治秩序的一種制度,和分封制、宗法制、井田制共同組成了支撐周王朝的四大堡壘。

禮樂制度在西周初期,成功的穩定了周朝動亂的局面,然而這一項對周朝起著中流砥柱作用的制度,為何會在春秋時期逐漸走向瓦解,甚至出現禮樂崩壞的局面呢?

禮樂制度形成的背景

周人的崛起和商朝的覆滅

商朝後期,渭水流域的周人,因為有著文王和武王的領導而日漸強大。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遙想當初,周人還只是遊牧民族,過著“追草而居”的生活,可能當時他們也不會想到,自己在多年以後會建立如此龐大的周王朝。後來,周人掌握了農業技術,逐漸從遊牧部落轉變成了農業部落,並且將自己生活的地方遷徙到了周原。

周原因為牧草豐美,土地肥沃,給了周人很好的發展機會,周人因此而崛起。但是相比於龐大的商朝,周人仍然過著相對落後的生活,但是周人有一個很好的優點,那就是愛學習。

他們不斷的向商朝學習先進的文化和技術,使自身發展壯大。為了贏得更多的發展時間,在季歷時期,周人的領導者季歷為了打消商朝的顧慮,更是和商朝進行了聯姻。就這樣,周人又發展了很多年。

然而,商朝作為雄獅對於臥榻旁側的這隻周人老虎還是心懷忌憚的,儘管這隻老虎仍然只是幼年時期,可商朝為了防止夜長夢多,仍然殺了當時周人的領導者季歷,二者的矛盾迅速激化,商朝和周人的蜜月期就此結束。

到了周文王統治時期,周文王姬​昌覺得時機並未成熟,於是他選擇繼續蟄伏,向商朝俯首稱臣。可商紂王並沒有我們想象中的那麼昏庸,他害怕姬昌惦記自己的位置,於是囚禁了姬昌,周人多番運作之下,這才救出了姬昌。

周文王死後,周武王繼位。周武王擁有很大的野心,此時的周人也在文王的統治下,早已發展壯大。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於是,周武王於公元前11世紀中期直逼殷都,當時商朝軍隊中的奴隸,因為不堪於商紂王殘暴的統治,在周武王大軍壓境之下,紛紛倒戈相向,商紂王見大勢已去,登上鹿臺自焚而死,商朝覆滅,周武王建立了周王朝,史稱西周。

周朝初期的混亂

周朝初期,雖然武王已經推翻了商紂王的統治,建立了一個全新的王朝,但是商朝作為存在幾百年的奴隸制國家,其中的奴隸主還擁有很大的實力。武王為了防止商朝的遺民犯上作亂,於是他封紂王之子武庚於商都,並將商的王畿分為衛 、鄘 、邶,3個封區 , 分別讓自己的弟弟管叔、蔡叔、霍叔去統治,以監視武庚,總稱三監。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周朝建立不久,需要處理很多的事情,周武王勞心費神,不久就死了。死後,武王的兒子成王繼位,但是成王因為年幼,並不能夠很好的管理這個國家。武王的弟弟管叔便打起了小算盤。

管叔其實是有資格繼承王位的。於是他聯合了蔡叔和武庚犯上作亂,當時成王因為年幼,於是周公代替管理國家,周公採取鐵血手段,率兵東征,流放了蔡叔,殺了管叔和武庚,三監之亂得以平叛。

《尚書·金縢》:“武王既喪,管叔及其群第乃流言於國。曰:‘公將不利於孺子。’”

《尚書·金縢》:“周公居東二年則罪人斯得。”


三監滅,制度出

三監剛剛被消滅,成王年幼,國家並沒有完全的安定下來。周公旦毅然決然的扛起了治理整個國家的重任。

周公在平定三監之亂後,對周王朝實行井田制、宗法制和分封制,有效的穩定了當時動盪的局面。

何為井田制、宗法制、分封制?

井田制

其實井田制在夏朝就已經產生,商朝也曾經實行過,只不過到周朝時期,井田制才真正的趨於成熟。

《周禮·地官·小司徒 》載 :“ 乃經土地而井牧其田野,九夫為井,四井為邑,四邑為丘,四丘為甸,四甸為縣,四縣為都,以任地事而令貢賦,凡稅斂之事。”

當時的賦役制度為貢、助 、徹。皆為服勞役於公田,其收入全部為領主所有,而其私畝收入全部為個人所有,是一種“勞役租稅”。

分封制

周朝時期,疆域遼闊,周王室雖然強大,但是對於一些邊疆地區還是鞭長莫及。於是周公旦提出了分封制,很好的維護了王權的統治。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所謂的分封制,簡而言之就是周天子將全國的土地分封給那些親王諸侯以及有功之臣。但是,土地分封下去也並不是沒有條件。被分到土地的各個諸侯必須要遵從以下條件:

1.服從周天子的命令;

2.諸侯有為周天子鎮守疆土的義務;

3.隨從作戰;

4.交納貢賦;

5.朝覲述職的義務。

宗法制

土地是分封下去了,可倘若繼承土地的諸侯死去了,這土地又該怎麼辦呢?於是周公旦又提出了一個很好的解決辦法——宗法制。

天子的位置由嫡長子繼承,稱為“大宗”,世代不變,百世不遷;其他諸子,各立門戶,即為諸侯,地位也由其嫡長子繼承,稱為“小宗”,五世而遷。大宗與小宗之間,小宗要奉事大宗,大宗要照顧小宗,以此來維護宗族。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在這三種政治制度之下,原來各部族之間相互平等、鬆散的盟友關係,變成了上下依屬緊密的封建關係,王權也得到了極大的擴張,同時統治階級進行社會治理的組織框架,也得以構建。

可以上三種制度,只是一些生硬的條條框框,大家在遵守的同時,不免讓人與人之間的關係變得疏遠。而且,各諸侯要適應這些新的政治形勢,就需要一套新的更為詳盡的道德法律制度,來作為統治階級內部各貴族間相互理解的潤滑劑。周公旦就是在這樣背景之下,提出了一種開創性的制度——禮樂制度。


禮樂制度建立——補上了周王朝大廈的最後一面牆

禮樂制度的破舊和鼎新

其實自農耕社會以來,禮樂便已然興起,當時的禮樂起源於祭祀,當時,禮樂最主要的作用就是祭祀。

周朝,作為歷史的一個節點十分特殊。自上,它繼承了遠古時期的圖騰崇拜和巫術祭祀文化,自下,它承啟了華夏禮樂文明的開創先河。正是在這樣一段時期,周王朝對於它所開創的禮樂制度,進行了破舊和鼎新。

破舊和鼎新

周王朝認為商朝之所以被滅,“淫樂”是其滅亡的重要原因之一。商朝後期,朝綱混亂,統治者沉迷於聲色犬馬之中,整日笙歌燕舞,卻又實施殘酷的暴政,最終導致了商朝滅亡。於是西周的統治者吸取了商朝的教訓,破除了“淫樂”,成功地讓音樂成為維護統治的工具。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周王朝開發了樂舞全新的作用。他認為禮樂就應該是莊嚴肅穆的,運用於祭祀典禮等儀式上的東西。

“ 樂者為同,禮者為異,同則相親,異則相敬,樂勝則流,禮勝則離,合情飾貌者,禮樂之事也。”(《禮記· 樂記》)

周王朝的統治者認為:音樂本來就是為了協調一致的,禮儀就是為了區別差異的協同,協同就是為了互相親近,別異就是為了互相尊敬,音樂過度了就會沉溺,禮儀過度了就會造成隔閡,合乎情理才是禮樂的真正作用。

禮樂制度的內容

於是,全新的禮樂制度被實行,不同的場合,不同身份的人不但禮有別,所用的音樂也不一樣。

祀天神,“乃奏黃鐘,歌大呂、舞《雲門》”祭地示,“乃奏太簇,歌應鐘,舞《咸池》。” (《周禮· 春官》)

兩君相見,例用大雅《文王》;諸侯設宴招待他國使臣則用小雅《鹿鳴》、《四牡》、《皇皇者華》。(《左 傳· 襄公四年》)

天子祭祖用《雍頌》,士大夫則不能用。

關於樂隊和歌舞隊的編制同樣也有嚴格規定。樂隊的規定是:“王宮縣”,即排列成東西南北四面;“ 諸侯軒縣”,排列三面;“ 大夫判縣”,排列兩面,“ 士特縣”,只排列一面。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歌舞隊的規定是:天子“ 八佾”(古代 “ 佾” 為列的意思,共六十四人);諸侯“六佾” 即三十六人;卿大夫 “ 四佾” 即十六人;士“ 二佾” 即四人等。

總的來說,西周禮樂主要包括了吉禮(祭 禮)、兇 禮(喪 禮)、軍 禮(行軍,出征)、賓禮(朝覲,互聘)、嘉禮(婚宴,加冠)等。這些典禮儀式每一步驟都有嚴格的規定,不能違反和逾越。

《三 禮》(《周禮》《儀禮》《禮記》)中對應該如何穿 衣、如何戴帽、如何吃飯、如何站立、如何乘車、如何祭禮、如何娶親、如何敬老、如何慈幼、如何見客、如何朝君、如何謝恩、如何奏樂等一切行為都作出了具體的規範, 把所有社會關係都固定成相應的外在儀禮,也反映出周初統治者試圖通過“禮教”手段達到“禮治”效果的政治目的。

如此嚴格的禮樂規定,歸根結底就是為了加強人們的等級觀念,維護鞏固周天子的統治。同時,禮樂制度也維護貴族的等級秩序,使貴族階層形成一種相近則不真相,親則不怨,不爭不怨,天下安寧的景象。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可是禮樂制在結合宗法制和分封制之後,周王朝形成了這樣一種局面:

禮樂制+分封制=天子、諸侯、卿、大夫、士

禮樂制+宗法制=君臣、上下、父子、兄弟、親疏、尊卑、貴賤


禮樂崩壞——周王朝大廈將傾

禮樂制度在建立初期,有效的控制了周王朝動盪的政治局面,同時,禮樂制度作為貴族階級的潤滑劑,也很好的維護了貴族之間的關係。然而,任何東西都有它的“保質期”,禮樂制度也不例外。

春秋時期,中國社會進入了大變動的階段,奴隸制度開始逐步瓦解,封建制度開始產生。此時,周王室日益衰微,諸侯實力逐漸強大。周天子名義上還是天下共主,但自身的實力卻不如一個小小的諸侯。禮樂制度作為周王氏控制諸侯的手段,逐漸失去了它的作用。

此時的禮樂制度,開始從“禮樂征伐自天子出”到“禮樂征伐自諸侯出 ”,甚至 “自大夫出”。

《論語· 八佾》:“孔子謂季氏八佾舞於庭,是可忍也,孰不可忍也。”

魯國大夫季桓子在自己的庭院裡演出了天子方能享用的 “ 八佾之舞” 。

《論語· 八佾》:“三家者以雍徹” 。

三家是指春秋時期魯大夫孟孫、叔孫、季孫三家。 雍徹則是指周天子祭祖用的音樂《雍頌》 。

這裡說的是春秋時期魯國大夫僭越西周禮樂制度,而享用天子祭祖時方能用的音樂,違背了禮的規定。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這兩個例子反映了西周禮樂制度趨於崩潰的歷史事實,也從側面證明了禮樂制度已經失去了對於諸侯的約束力。

淺談禮樂崩壞的原因

一、經濟原因

1.鐵器和牛耕的使用

春秋時期,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發展。鐵器的使用逐漸普遍,冶鐵技術逐漸走向成熟。同時牛耕被用於土地生產。這兩件事物極大地推動了當時春秋時期的社會生產力。

2.私田的出現

由於鐵器和牛耕的使用,社會生產力得到了極大的進步,這使荒野之中的礦田,得到了開墾,而井田由於“民不肯盡力”,處於癱瘓狀態,逐漸荒廢。一些奴隸主驅使奴隸從事荒田的開墾,將這些荒田變成自己的私田,周天子通過井田來控制各方勢力的手段也逐漸開始不管用了。

此時,土地私有制開始出現,同時也得到了事實上的承認。

3.自耕農的出現

在那個時期,一小部分奴隸和貧民開始自發的開墾土地,以這樣一種方式擁有了一片屬於自己的土地,因此他們擺脫了奴隸的身份,開始變成自耕農。

二、政治原因

社會經濟的發展必然促使社會政治制度的變革,周王室當初建立的宗法制、分封制以及井田制,開始越來越不適用於社會生產力的發展了,而社會政治制度的改革也成為了禮樂崩壞的最後一根稻草。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1.諸侯征伐

周王室衰落,諸侯實力增強,一增一減之下,社會變得動盪了起來。據記載:在春秋時期,發生的頗具規模的戰爭就多達480餘次。而接連的戰爭讓奴隸們也苦不堪言,他們開始反抗奴隸主的統治,局面變得更加混亂。

2.小國的出現

春秋末年,卿、大夫、士等各階層開始登上歷史的舞臺。禮樂制度對於他們來說,已經完全不起作用了,他們公然侵奪國家政權,瓜分國土。一時間周朝上下,湧現出了許許多多的小國。周朝的權力開始逐漸下移,分封制度轟然倒塌。作為維護分封制度的禮樂制度自然難逃一劫。

正是在政治、經濟雙重作用下,這才產生了禮樂崩壞的局面。而作為周王朝大廈的一面牆,禮樂崩壞所造成的後果就是,周王朝這座大廈變成了一片廢墟。

禮樂制度的歸宿

值得慶幸的是,禮樂制度並沒有隨歷史的湮滅而猝然長逝,當時有很多人繼承了禮樂制度的內在精神,儒家學派創始人孔子就是其中之一。

西周禮樂制度:本是貴族階級的“潤滑劑”,為何沒能堅持到最後?

儒家學說中的“仁”和“禮”規定了人的本質屬性,認為禮是達到社會化、理性化的重要途徑,並強調了禮是人們普遍的行為準則,從而將過去侷限於貴族生活層面的“禮”推向了社會各階層,使之慢慢演化成了一種全社會的典章,開啟了“禮下庶人”的歷史進程。

孔子關於“禮”的學說,有很大一部分來源於西周的禮樂制度,他吸取了西周禮樂制度的精華,創造了一種全新的禮儀文化,而這種文化,在後來的幾千年一直深深影響著中華民族。並且將我泱泱華夏塑造成了一個真正的“禮儀之邦”。

可以說禮樂制度並未完全的崩潰,它只是以另外一種方式存在於中華文化之中,而這種“禮”,時至今日仍然發揮著他社會規範的作用。

暮有話說

禮樂制度從創立之初就是為了維護周天子的統治,作為貴族階級的潤滑劑而存在的,可以說它只適用於當時特定的歷史時期,隨著經濟制度和政治制度的變革,禮樂制度的崩潰是必然的。

但是從另一方面來說,禮樂制度的發展,作為一種文化特質也為“禮文化”積累了更多的經驗,隨著周朝的滅亡,禮樂崩壞宣告了一個時代的終結,但是崩潰並不意味著消亡,它本身所包含的優質的、豐富的內容,已經被儒家文化繼承和發揚,並且逐漸成為了中華文化中不可缺少的一部分。這是我們現在所樂意看到的。

對於本文,你是怎麼看的?歡迎評論區留言!

我是北暮,喜歡我的文章,就點贊關注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