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兒子四年一次的生日到了,在武漢抗疫前線的媽媽偷偷準備了驚喜……

4年一度的2月29日,也是浙江第四批醫療隊隊員、浙大二院金琪護士12歲兒子李俊翰的生日。


出生在這個特殊的日子裡,小夥子難得過一次生日。算一算,這是他出生後的第3個生日。


但這次的“大生日”,媽媽卻不在他身邊。2月14日,浙大二院國際醫學部護士長金琪跟隨浙江第四批醫療隊奔赴武漢抗疫,一直在華中科技大學同濟醫學院附屬協和腫瘤中心ICU護理重症病人。


出發時,嬌小的她抱著同事告別,淚眼盈盈;但在前線ICU,她就是一個衝鋒陷陣的女戰士,毫不畏懼。


兒子四年一次的生日到了,在武漢抗疫前線的媽媽偷偷準備了驚喜……

出發時(左)和一線抗疫(右)的金琪


今天,金琪的防護服有點特別,她在背面寫上“李李,生日快樂!媽媽♡你”,然後拍了一張雙手比心的背影,還錄了一小段視頻送給兒子。


“寶寶,我是媽媽,首先祝你生日快樂。四年一次的大生日,媽媽不能陪在你身邊,非常抱歉。不過媽媽在武漢很好,大家都把我們照顧得好好的。所以你要乖乖的,聽大人的話,好好學習。我們身邊有很多照顧我們的人,老師、同學、朋友、親戚,你都要感謝他們,要感恩。”


兒子四年一次的生日到了,在武漢抗疫前線的媽媽偷偷準備了驚喜……


但這只是生日的小彩蛋,更大的驚喜還在後面。金琪和丈夫“密謀”一番,瞞著兒子為他挑選了生日蛋糕,網購了一把他長草已久的玩具手槍,還把一隻超萌的小貓領回了家。


兒子四年一次的生日到了,在武漢抗疫前線的媽媽偷偷準備了驚喜……


丈夫李欣陽完成任務後,嘚瑟地發了個朋友圈,“媽媽在線選的蛋糕,媽媽偷偷買的搶,媽媽要和他一起養的貓。臭小子四年一次的大生日,應該準備得還行了吧?唯一遺憾媽媽不在。”


雖然媽媽不在身邊,但收到了她精心準備的禮物,老師還組織了同班同學連線為他唱生日快樂歌,李俊翰小朋友這個本命年生日,足夠特別。


“親愛的媽媽,謝謝你的蛋糕和禮物,讓我的生日變得更加多姿多彩。我十分愛你,希望你早日歸來。”他隔空表達了對媽媽的思念。


作為護士家屬,家人早已習慣了金琪忙碌、快速的工作節奏。丈夫李欣陽曾寫過一篇挺火的文章《有個護士妻子是怎樣的體驗?》,字裡行間可以窺探出一個護士的日常。


2007年,我們結婚了。我們的第一套房子,買在南班巷,跟浙二就隔了條解放路。“房子買近些,讓我早上能多睡五分鐘。”


剛剛過去的3月8日20:46,在搶救完一個病人後,她發了個朋友圈感慨——“女神節,以病人大出血救治告終,飢腸轆轆地走在回家路上,回想起一開始還對治療各種疑慮不滿的家屬對我說的一句話:護士長,我覺得你真的很專業,謝謝你了。頓時覺得,這麼多年堅持的理由原來就在這裡。”


週末的時光,愈加珍貴。我會在週五晚,選好一部好電影,一家三口窩著共渡。週六是兒子的培訓日,我們一起,做好接送工作。如果兒子作業完成的夠快,週日我們會在城市周邊找個地兒,享受難得的閒暇。兒子有時候不理解,“媽媽的工作為什麼這麼忙?”“寶寶,媽媽和她的同事們,每一分每一秒,都在竭盡全力搶救生命,很了不起,我們要支持她,做她最堅強的後盾!”


兒子四年一次的生日到了,在武漢抗疫前線的媽媽偷偷準備了驚喜……

金琪護士一家


這一次馳援武漢是李欣陽讓妻子主動報名的,但真正分別後,這個“普通家庭”還是飽受相思之苦,於是有了下面這篇催人淚下的文章——


一個星期前,我把我們家領導送上了前往武漢的專機。


領導叫金琪,是浙二醫院國際醫學部的護士長,2月14日,她和400多名來自浙一、浙二、邵逸夫的醫護人員一起,組成了浙江援鄂醫療隊,直飛新冠病毒肆虐的武漢。


Grace找到我,說想讓我寫點東西,我向領導彙報,領導說,“你幫忙寫吧,別太過了,普通人,不要弄得跟英雄一樣。”


是的,我們就是一個普通家庭裡的三個普通人,普通到愛美的領導死活不肯理個平頭再出發,愛玩的臭小子因為大人都要理行李沒人陪他玩大富翁發脾氣,而小氣的我一度很認真的思索要不把年前就有的咳嗽確診成新冠吧,領導就得跟我一起隔離——那就不用去武漢了。


兒子四年一次的生日到了,在武漢抗疫前線的媽媽偷偷準備了驚喜……

2015年3-5月,金琪被選派去美國APU進修護理管理與領導力


但其實一開始讓她主動報名援助武漢的也是我,當時也沒多想,就是覺得武漢人太慘了,那裡發生的一切引發強烈的同理心,讓你完全坐不住。所以除了醫務人員的職責所在外,我們唯一值得點個讚的,用領導的話說,可能只有善良吧。


我還記得,2月13日的凌晨,熟睡中的我們被電話鈴聲吵醒,接完電話,領導跟我說,醫院接到緊急任務,要整體接管武漢一個醫院的ICU,半夜摸底,早上七點公佈名單,第二天就走。沉默了一會後,說自己睡不著了。我暗暗的笑了一下,想著也還是普通人呀也還會怕,嘴巴上說著別多想了,趕緊睡。早上醒來取笑她,昨天晚上嚇得睡不著了吧,結果人說哪裡呀,是接到電話腦子就開始自動高速運轉:這邊的這麼多工作要怎麼安排?要帶哪些物資?過去後怎麼開展工作?為自己以小人之心度君子之腹羞愧後,我摸過床頭的手機一刷資訊,武漢一天確診一萬四千人。


兒子四年一次的生日到了,在武漢抗疫前線的媽媽偷偷準備了驚喜……

金琪在一線抗疫


2月14日,情人節,一早,我送她去集合。想著她這一去,以身涉險;但心裡又明白這個事情是正確的,忍不住為她自豪。被這些彼此衝突的複雜情緒折磨的,不止我一個人。清晨的浙二急診中心門口,有171個送別的家庭,人們揮手,相擁,動不動就紅了眼眶,潸然淚下。那個現場真的太好哭了,我一點都不想再經歷一遍,繃不住的。


這之後的每一分每一秒,都是牽掛。這真不是肉麻話,是確確實實每天在微信上追著問,“睡得好嗎?飯吃了嗎?工作感覺怎麼樣?有沒有什麼東西需要我們寄過來?”因為你能做的只有這些了,你又去不了,去了也幫不上忙。


也從領導偶爾回過來的隻言片語,知道她們一切都好,一開始的物資短缺,也隨著這幾天後方醫院和各界的給力支援得到了緩解,心裡的大石頭才算放下了。


這幾天,親朋好友,雙方單位,都給我們很多關愛,我其實挺惶恐的,套用一句電影中的臺詞,除了把家裡最硬的一塊麟借給了武漢外,我們真的沒有做什麼,家裡一切也都好。我一直很喜歡一句話 “生活因溫暖而美好”,感謝大家給我們家的美好,真的暖到了。


現在就希望領導能早點回家。她一直想養的貓,我已經找到了。想買的包,回來就去買。據說在病房裡呆了幾天,已經輕了好幾斤了,減肥大計也提早實現了,只要能一根毫毛不少的回來,就是人生贏家了。


惟願人平安,世間無疾苦。武漢加油!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