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2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今年中秋,带着妞参加了一个自然营。小姑娘和植物做游戏,和动物做朋友,开心的不得了。

每一次带着妞参加类似的活动,都会让她在回到平淡的都市生活之后,回味很久。

在城市生活久了的我们,早已丧失了感知自然的能力。我们一面抱怨着,在城市找不到这样的环境,另一面又对周围的自然视而不见。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几乎没有哪个爸妈不曾在公园里遛过娃吧?那回想一下,我们是怎么带孩子逛公园的呢

是不是大多时候,都是娃在前面跑,爸妈在后面闲聊,某片花下打卡拍照,娃走累了就抱住爹娘的大腿求抱抱。最后,带来的滑板车、平衡车连带着小皮猴,统统成了爹妈肩上的负重。

摔~这哪是溜娃,简直是自虐呀!

说好的岁月静好、拥抱自然呢?一定是我们找的公园不行吧!其实,还真冤枉公园了。

只要打开方式正确,别说城市里的公园,就连小区楼下也能随随便便溜出一个“自然营”。

今儿个,咱们就一起来看看,怎么才能把公园溜出高级感,将公园逛成早教中心吧!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01

公园里的语言课

给孩子最好的语言启蒙,应该在生活中。而户外与自然,能提供比室内更丰富的资源。

公园里的一花一草一木、一粒沙一颗石一滴露珠,都是很好的语言素材

1

带学语的宝宝逛公园,打破贵人语迟的魔咒

对于1岁的小宝宝,我们可以一边指着公园里的事物,告诉他们:

“这是树”、“这是花”、“宝宝看,这是长凳”

当宝宝开始开口说话,随着他们语言能力的提高,我们可以逐渐丰富描述:

“这是一棵绿色的树”、“这是一片黄绿相间的树叶”、“这几只小蚂蚁像一列拉着食物的小火车”

对于四五岁或者更大的孩子,去公园可以描述的东西、语言就更加丰富了。

不仅仅是我们说,还要让孩子一起说:

“毛毛虫不是非常漂亮,他看起来像是毛茸茸的虫,但毛毛虫放弃了他的身体,变成一具壳。蝴蝶从这个壳中重生,成为美丽又能飞行的光之子。”

对于大孩子,我们也可以和他们在公园玩关于语言的游戏:

A、我说,你猜

从公园里找五片不同的树叶(或者是其他的同种类、有相似性,但又不一样的东西),孩子负责用语言描述它们的样子,比如颜色、形状、大小、触感等等,让父母猜一猜到底是哪片树叶。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B、请你来编自然童话

从公园中找一到两种自然之物,比如一棵树、一朵花、一片云、一只小虫,以它作为主角,邀请孩子编一个小故事。

可以由父母先做个示范,比如“橡树是慢慢先生,它不仅长得慢,做事也从来不急急忙忙的……”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2

公园里的诗词会

古诗词不论从语言的精炼、意象的描写还是韵律感上,都是非常适合给孩子做语言启蒙的材料。

我们可以把孩子难懂的诗词搬到公园里,让诗词“活”起来:

A、 寻找诗词中的颜色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打印一些色卡,在背面标上相应的诗词。

比如橙色是“楚国橙橘暗,吴门烟雨愁”、紫色是“紫蒲低水槛,红叶半江船”、蓝色是“蓝水色似蓝,日夜长潺潺”

让孩子在公园中找到和色卡上颜色一样或相近的事物,再和孩子一起诵读背后的诗句。

B、寻找诗词中的二十四节气

找和节气相关的一两首诗词或者古谚语,带着孩子在公园里观察诗中所提到的景致和物候变化

比如立夏时,古语有对物候的描述:蝼蝈鸣,蚯蚓出,王瓜生

我们可以给孩子带上一个放大镜,让孩子俯身去探索微观世界,有没有蝼蝈,能不能发现蚯蚓。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再比如清明时,带孩子读韩翃的《寒食》:

“春城无处不飞花,寒食东风御柳斜。日暮汉宫传蜡烛,轻烟散入五侯家。”

带着孩子在公园里,一起抓柳絮、看被风吹动的柳树,体会诗中的意境。

3

公园里的英文词库

到公园玩,还是学习英文的好时机。平时记下的单词、词句,在公园中都可以“实战演练”:

I can see the tree.

Don't pick the flowers.

Careful! Don't stand near the swing.

The flower is pink.

……

还可以和孩子玩一些游戏:

A、 公园大寻宝

提前准备一张寻宝卡,用英文写上要找的事物,可以是名词,如:树叶、树枝、花朵、泥土、松果等等;也可以是形容词,如红色的、湿的、硬的等等。

让孩子拿着寻宝卡,在公园中找到宝物。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B、I spy

给孩子准备一个望远镜(或者用纸筒当做望远镜),让孩子寻找你所规定的主题。

比如“I See Something Blue”,让孩子找到后说出其英文名称。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02

公园里的感官课

我非常喜欢的植物学家贝林曾说过一句话:

“教育终极的目标是对生命保持敏感。”

而自然里,充满了大家都看惯了的奇迹。这样的奇迹,需要调动孩子们的五感,用心去感受和发掘。

在公园里可以和孩子玩的感官游戏很多,比如:

1

我是收音器

躺在公园的草地上,让孩子闭上眼睛,仔细聆听周围的声音。

每听到一种不一样的、新的声音,就为其计数,最后数一数谁听到的声音最多,猜一猜是什么东西发出的声音,学一学是这些声音。

2

大树的心跳声

给孩子准备一个听诊器,选择不同的树(树的直径超过15cm、树皮薄一些、落叶树),以及同一棵树的不同位置,让孩子用听诊器寻找树里面的神秘声音,并试着用语言描述听到的声音。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3

你能闻到什么

在公园中搜集不同的自然之物,花、树叶、泥土,让孩子闻一闻,他们的气味有什么不同。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4

口袋猜猜猜

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布袋,和孩子一起在公园捡拾一些不同触感的物品,尖的、硬的、光滑的、粗糙的、软的,放在袋子里,让孩子通过触觉去说一说摸到的感受,猜一猜是什么东西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5

泥土橡皮泥

准备个小水桶和一瓶水,让孩子把公园里的泥土浇上水,制作成橡皮泥一样的泥饼,再用公园捡来的树枝、花瓣、石子装饰它们。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03

公园里的科学课

植物、动物、云朵、物理、地理……公园里,简直包含了一整个科学启蒙课。

科学是建立在观察之上的,让孩子带着一颗“科学心”逛公园,可以很好地培养他们的科学思维力。

别忘了,带上下面这几样东西去公园,更好地方便孩子探索和观察:

望远镜

可以帮助孩子观察鸟类和远处的东西。

放大镜

可以帮助孩子观察细小之物,叶子上的脉络、花蕊、小昆虫等等。

抄网

可以捕捉蝴蝶、蜻蜓,让孩子近距离观察这些小生物,记得观察完之后,要把它们放生呦~

小桶

可以装水、装收集的东西。

广口瓶

用来装小昆虫、小树叶之类的,以便观察。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吸虫器

像枪一样的吸虫器,可以既满足孩子的好奇心,又帮助他们克服触碰虫子的恐惧感。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指南针

让逛公园像一场探险,为他们引入最基本的地理概念。

手电筒

一片叶子、一片花瓣、一只昆虫,在手电筒的那束光下会带我们看到不一样的光景。带着孩子试一试吧!

小铲子

必要的时候,可以挖土,观察神奇的地下世界。

以上这些户外探索工具,绝大部分都能在迪卡侬找到,而且价格还特别美好。

以“科学的思维”观察和探索的方法有许多,我们可以为其加入一点游戏力,比如:

1

在不同季节观察同一棵树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选一所常去的公园,找一棵树,在不同的季节为它拍照,带着孩子观察它的变化。

如果你对此感兴趣,可以看看《怎样观察一棵树》这本书,里面有许多方法可供参考。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2

自然寻宝

带上一本有关自然的绘本或者卡片,让孩子去公园找一找书中的植物和昆虫、鸟类。

这类绘本有许多,比如《自然图鉴》、《山居鸟日记》、《我家门外的自然课》、《去野外》、《昆虫记》等等。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3

叠石子

搜集大大小小的石子(尽量有一面是平的),用其像积木一样,玩叠高高,体会力的平衡。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4

生命金字塔

一个有关食物链的游戏,适合在公园的空地或者草坪上玩,既能让孩子涨知识,又能增进全家感情。

准备一些植物、食草动物、食肉动物的卡片,全家一起来抽。抽到植物的人趴在最底下,抽到食草动物的人,趴在拿植物卡片的人身上;抽到食肉动物的人,趴在抽到食草动物的人身上。抽到同类卡片的人,并肩趴下或者站立。

5

蚂蚁排排走

用放大镜在地上找到蚁洞,准备一些不同气味的食物,放在蚁洞门口,观察不同蚂蚁对不同气味的喜好。

另外,推荐两个好用的APP,可以用来识别植物,一个是花伴侣、一个是形色。有了它们,就不愁给孩子讲解植物知识啦!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04

公园里的数学课

在公园里,处处藏着唾手可得的数学“教具”。

带孩子去逛公园,我们可以将以下游戏玩起来,帮助孩子建立数感:

1

数数

A、数字拼一拼

搜集一些树叶、花瓣、石子,用它们在公园的地上拼成各种数字的形状,帮助孩子更好的认识和了解数字。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B、“你能找到几个”寻宝游戏

在去公园之前,列一张寻宝清单,比如“找到五片叶子”、“找到三颗松果”、“找出两只小鸟”,帮助孩子建立数与量之间的联系。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寻宝游戏,本身就是非常能调动孩子兴趣点的游戏。这样的练习方式,可能比坐在屋子里,拿着教具给孩子做启蒙要来得更有趣。


2

计算

A、魔法口袋

在公园里搜集一些自然之物,果实、花瓣、落叶、叶柄、石子、松针、松果等等。

准备一个不透明的布袋,将一定数量的不同物品放入布袋中,一边摇晃一边念咒语“达卡巴不拉”,之后让孩子说出两个物品之和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举个例子,放入三根松针,一个松果,告诉孩子,现在开始念咒语,制作我们的魔法宝石啦!

念过咒语之后,让孩子猜一猜,魔法宝石里包含了几个物品(三根松针+一个松果=4)。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如果想让游戏更加精致、好玩,可以提前网购一些类似于宝石的小物品,并在上面用点点标记数量。孩子只要回答对了,就能赢得一颗写有相应数量的宝石,最后得到宝石最多的人获胜。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3

比较

A、“这里我最大”任务大闯关

提前准备一张任务卡,里面写上一些有关比较大小的任务,比如下面这张图: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让孩子进行任务闯关,闯关成功可以获得一些小奖品。

B、比一比谁是冠军

搜集一些自然之物,花瓣、树枝、树叶,将同类物品进行大小、长短的比较。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4

空间

A、制作藏宝图

选一段常走的公园路,走完之后,引导孩子画一幅简单的地图。记录下某棵树、某间屋子、某个体育器械的位置,锻炼孩子的空间感。

5

测量

A、 小树有多粗

准备一把软尺。让孩子测量树的直径、低矮灌木的高度。其实,在公园捡到的任何自然之物,任何器械、长凳,都可以拿来用软尺测量长度。你会发现,拿着尺子的孩子们有多么兴致勃勃。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B、 树叶有多重

准备一个小电子秤。捡一些落叶,有晒干的、又薄又脆的,有被雨水打湿的,不同形态、不同数量的叶子,放在电子秤上称一称,看看哪种比较重。或者在公园收集不同的自然之物,通过电子秤称重进行比较。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好啦,以上就是小暖今天想跟大家分享的一些公园溜娃活动与游戏。

记得在《他乡的童年》里,一位芬兰老师曾说过,森林里什么课都能教

虽然在我们周围难寻森林,但是我们有公园呀!

与其羡慕,或者抱怨我们缺少那样的环境,不如利用现有的资源,多花些心思,把随处可见的公园变成有趣的课堂。

最好的教育,是要让孩子与生活的环境产生关系,让孩子明白学习是为了生活。

自然所馈赠的养分,往往超出一切“人为”的想象。毫不夸张的说,自然拥有我们想要的一切,有着天然的美感和诗情。

其实,在自然天地间,即便不做这些,在孩子对某些事物产生好奇而突然驻足时,不要急着拉着孩子赶路,只要留给孩子沉下心来观察、体验的时间,就已经足够获得丰沛的收获。

因为,真正的发现之旅不在于追求新的景象,而在于换一种新的眼光。

-END-

“在公园里什么都能教”,这份逛公园溜娃指南请收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