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05 这个清朝太有意思了:揭秘历史上的朝鲜三大怪,一个比一个奇葩

朝鲜的国度

关于朝鲜的详细记载,可以追溯到清朝的重要历史资料、现在的故宫博物院的镇馆之宝——《皇清职贡图》。

在《皇清职贡图》中,关于朝鲜这个国家,是这样记载的:

朝鲜,古营州外域,周封箕子于此。汉末,扶余人高姓据其地,改国号“高句丽”,亦称“高丽”。唐李勣征之,高氏遂灭。至五代时,有王建者自称“高丽王”。历唐至元,屡服屡叛。明洪武中,李成桂自立为王,遣使请改国号为“朝鲜”。

本朝崇德元年,太宗文皇帝亲征克之,其国王李倧出降,封为朝鲜国王。赐纽金印,自是朝鲜遂服,庆贺大典,俱行贡献礼。其国分八道、四十一郡、三十三府、三十八州、七十县。王及官属俱仍唐人冠服,俗知文字,喜读书,饮食以笾豆,官吏娴威仪,妇人裙襦加襈。公会衣服,皆锦绣金银为饰。

朝鲜国民人,俗呼为“高丽棒子”。戴黑白氊帽,衣袴则皆以白布为之,民妇辫髪盘顶,衣用青蓝色,外系长裙,布袜花履,崇释信鬼,勤于力作。

这段文字的大概意思是:

朝鲜这个国家,原本是尧舜时期古营州外面的区域。商朝灭亡后,周朝把这块土地封给了一个叫箕子的贤臣,让他在这里建国。

这个清朝太有意思了:揭秘历史上的朝鲜三大怪,一个比一个奇葩


汉末,准确说是西汉末年,有一个姓高的扶余人占据了此地,自封为王,改国号高句丽,也称为高丽。唐朝初年,名将李勣(民间的徐茂公)征讨高句丽,让这个国家灭亡。

唐朝末年、五代十国期间,有一个叫王建的人占领了这里,他自封为王,史称高丽王。这个国家建立后,一直与中原王朝保持着貌合神离、同床异梦的状态。中原王朝强大了,这个国家就俯首称臣;中原王朝没落了,这个国家就叛盟出兵。该国从唐朝末年开始,到元朝灭亡为止,一直这样屡次臣服中国,又屡次背叛中国。

明太祖洪武年间,高丽将军李成桂起兵造反,自立为王。他向明朝臣服,并派遣使者来到中国,请求洪武皇帝赏赐国号。朱元璋想了一会儿后,就命名这个国家为朝鲜,给予了这个国家一个崭新的国号。

清太宗崇德元年(1636年),皇太极亲征朝鲜,逼迫这个国家的君主李倧投降,从此朝鲜臣服清朝(这是第二次攻打朝鲜,第一次发生在1627年,那次朝鲜没臣服)。

皇太极册封李倧为朝鲜国王,赐给他乌龟造型的金印(赐纽金印),命他必须出席清朝的庆贺大典,行使“遣使纳贡”的礼仪(俱行贡献礼)。

朝鲜这个国家有八道(相当于现在的省)、四十一郡、三十三府、三十八州、七十县,人口很多。国王和朝鲜官员皆穿唐朝的衣服(其实是明朝的衣服),该国子民“知文字,喜读书”,用一种古老的食器“笾豆”盛放食物(笾和豆是两种东西,竹制为笾,木制为豆,它们都是祭祀用的器具)。

这个国家的官员文雅而不忘“威仪”。贵族妇女的衣服很好看,她们的裙子和短袖上都有华丽的边饰。官服更是华丽无比,上面绣有金银装饰。

该国百姓头戴黑白毡帽,身穿白色的上衣和裤子。妇女们把辫子盘在头顶,穿青蓝色的上衣,外面系着长裙,穿白色的袜子和花鞋,很有自己的民族特点。

这个国家的百姓崇尚佛教,也信鬼神。子民皆吃苦耐劳,勤于耕作,是一个善良、勤奋的民族。

以上,就是《皇清职贡图》对朝鲜国家的大概介绍。

咱们都知道,东北有“三大怪”,即“窗户纸糊在外,大姑娘叼着大烟袋,养个孩子吊起来”。殊不知,朝鲜也有“三大怪”。

朝鲜这三怪,就是“地理决定战斗力”“信奉理学一根筋”和“誓死效忠大明王朝不动摇”。

先说这第一怪,地理决定战斗力。

翻看朝鲜的历史,你会发现一个很神奇的现象——只要朝鲜在北面定都(平壤),这个国家就会开启“猛虎模式”,谁来灭谁,勇猛无比。反之,只要在朝鲜南面定都(汉城,今首尔),这个国家就会开启“绵羊模式”,谁都能灭它,软弱得可以。

这个清朝太有意思了:揭秘历史上的朝鲜三大怪,一个比一个奇葩


这前后“判若两人”的行为模式,也成为朝鲜的第一怪了。关于这个怪事,还得从头说起:虽然在《皇清职贡图》的记载中,西汉末年,有一个姓高的扶余人占据了此地,自封为王,改国号高句丽,也称为高丽。但其实呢,这种记载并不准确。其实,在当时的朝鲜半岛,一共有三个国家,堪称一个小版的“三国杀”。史料记载,东汉初年,高姓扶余人趁中原内乱之际占领了朝鲜北部,建立了自己的“高句丽”王国。同时,另一拨人来到了南方,在这里建立了两个国家,即“百济国”和“新罗国”。

就这样,在这个朝鲜半岛上就出现了三个国家,形成了一个“三国杀”的局面,且这个局面维持得非常之久。

要知道,中国也有一个魏、蜀、吴的三国时代,但那个时代仅仅持续了六十多年,就被西晋王朝统一了。然而,朝鲜这个三国时代却整整持续了六百多年!他们从中国的东汉时期一直打到隋朝建立也没有分出胜负,一直分裂了下去。

等隋文帝统一后,这三个国家的好日子就算是到头了。

为了收复被高句丽占领的辽东土地,公元598年,隋文帝派遣30万大军东征,开始讨伐高句丽。

这场战斗中,就看出高句丽的战斗力了。他们与隋文帝大战五百回合,愣是让隋文帝无功而返。

隋文帝死后,隋炀帝继承父皇遗愿,继续出兵攻打高句丽。结果,略知那段历史、看过《隋唐演义》的人都知道,隋炀帝动员了百万大军,连续三次出兵攻打高句丽都无功而返。他打得自己的隋朝都亡国了,也没有啃下这块硬骨头。

由此可见,高句丽的战斗力就是这样的“生猛无比”。

隋朝灭亡后,李唐王朝取而代之。李世民登基称帝后,不仅继承了隋炀帝的产业,也“继承”了他的遗愿。李世民继续出兵攻打高句丽......结果,李世民前后打了无数次,到死也没有把高句丽打下来。

再说一遍,高句丽的战斗力,就是这样的“生猛无比”。

李世民死后,其子李治登基,随后武则天“垂帘听政”。这对夫妻在继承了李世民的产业后,也“继承”了李世民的遗愿,他们继续出兵攻打高句丽......结果,高句丽依旧生猛无比,多次击败唐军,让李治夫妇无法释怀。

打了几次后,李治终于开窍了,说我为什么要跟高句丽正面比拼呢?先打下他背后的两个国家,再两面夹击高句丽,不就行了?

于是,唐高宗派遣军队渡海作战,来到朝鲜半岛的南方,准备打服“百济国”和“新罗国”,逼迫他们跟自己联盟,前后夹攻,一起灭掉高句丽。

对比北面强悍无比的高句丽人,同样是朝鲜半岛的人,南面的国家就“软弱”得多。几场战斗后,百济国和新罗国服软了,他们一个被打跪,另一个当了带路人。

就这样,在唐军、百济军和新罗军的三军攻击下,高句丽再强也无法抵挡这么多只手。最终,高句丽被灭,李治终于完成了两个王朝、三任君主的梦想。

然而,天有不测风云,灭掉高句丽后,唐朝的北面防线开始吃紧,为了抵御塞外的游牧民族,唐朝只能调走朝鲜半岛的兵力。结果,唐军撤走后,新罗国看见了机会,他们就把唐朝的地盘给抢占了。

就这样,隋唐几代皇帝费尽千辛万苦才得到的战果,全都白白便宜了新罗。真是机关算计,却给他人做了嫁衣。

早知如此,何必当初,悔之晚矣,晚矣......

当然,虽然新罗国统一了朝鲜半岛,但这个国家定都南方,这就注定了他“气血不足”。

没过多久,新罗国爆发了内乱。在一番战斗后,一个叫王建的人统一了朝鲜半岛,他定国号高丽,自称高丽王,并把首都重新迁回了北面。

王建之所以定国号高丽,只是想笼络怀念故国的人,所以才打出“为高句丽复国”的旗号,建立了这个国家。但其实,王建的这个高丽与高句丽没有关系,只是名字相近罢了。

然而,不可否认的是,定都北方后,高丽真的被高句丽附体了,这个国家又恢复了强悍的战斗力。

当时,不管是五代十国中的任何一个国家,还是强大的辽,抑或是更强大的金,都对这个国家畏惧三分,不敢轻易开战。元朝崛起后,也对这个国家充满了“敬意”。

要知道,元朝是一个多么强悍的国家呀,灭国四十,打谁灭谁。强大的金朝、南宋都死在了他们手中,他们在欧亚大陆更是没有对手。结果,这么一个弹丸之地的小国高丽,竟然让元朝毫无办法。

1232~1251年间,蒙古两任大汗窝阔台、蒙哥先后对高丽发动了七次进攻,用兵数十万,结果也没有让这个国家臣服。这个国家的“强悍程度”,就可想而知了。

最终,元朝见高丽太难啃了,就采用了联姻政策。他们把高丽国王纳为自己的女婿,把高丽变成了元朝的一个自治州,双方这才罢兵休战,并迎来了一百多年的和平。

百年后,高丽国的岳父,也就是元朝皇帝被朱元璋赶走了。元朝灭亡,明朝建立,在这个历史交汇之际,高丽的国王来精神了,他准备出兵东北,夺回祖先失去的“土地”。

说干就干,高丽国王拜李成桂为大将,命他出兵讨伐明朝。

不管怎么看,用自己那点虾兵蟹将去挑战大明王朝军队最强悍之时的精兵猛将(历朝历代,开国时的军队都是最强的),这并不是一个明智的选择。

高丽国王头脑发热了,但庆幸的是领兵的大将李成桂没有头脑发热。这位仁兄清楚地知道,自己是无论如何也干不过明朝徐达、常遇春这些不世猛将的。

最终,这位审时度势的李成桂一咬牙、一跺脚,造反了。他率军打回了老家,废掉了高丽国王,开创了一个自己的王朝。

这个王朝,就是著名的李氏王朝。

李成桂建国后,他派遣使者入京,向明朝俯首称臣,并恳请朱元璋赐给他国家一个新的名字,以承认他的名分。

对于这个新的名字,朱元璋想了半天后,他取“朝日鲜明之国”之意,为这个国家确定了新的名字——朝鲜。

得到明朝的封号后,李成桂很是高兴,他发誓永远效忠大明王朝,尊明朝为天朝,采用明朝的年号,永不背叛。

这个清朝太有意思了:揭秘历史上的朝鲜三大怪,一个比一个奇葩


随后,为了表示自己的决心,也为了让明朝放心,李成桂把首都迁到了远离明朝的南方,把汉城(今首尔)作为了首都。

就这样,李成桂把首都重新迁到了南方,也就此开启了朝鲜“弱爆”了的历史,并在随后的500年时间里,彻底坑死了明朝和清朝。

明朝期间,日本攻打朝鲜,朝鲜毫无还手之力,被日本打得满地找牙,只能求救于明朝。清朝年间,日本人又来了,结果朝鲜还是毫无还手之力,再次被日本打得满地找牙,只能求救于清朝。后面的事情大家都知道了,清朝没有打赢日本,被迫签署了《马关条约》,不仅赔了小弟,还赔了自己(割地赔款)。再后来,“二战”结束后,朝鲜以“三八线”为界线,变成了两个国家。结果,大家都看到了。在北面建都的国家,彪悍无比,甭管有钱没钱,“嚣张”得可以。反之,在南面建都的国家,就“文明”多了,屡战屡败。他们就此重演了“北面强悍,南面软弱”这个千古不变的格局。

朝鲜半岛的这种情况,真是应验了“地理决定战斗力”这句话了。

朝鲜第二怪,信奉理学一根筋

咱们都知道,为了禁锢人的思想,朱元璋下令,在科举考试答题时不能阐述自己的思想,必须按照古人的思想去写文章。

这个古人,就是朱熹。

就这样,在朱元璋的号召下,朱熹的思想成为明朝的主流思想,并传到了朝鲜。结果,朱熹的思想传到朝鲜后就一发不可收拾了。

史料记载,朝鲜人信奉理学已经到了“根深蒂固、不容置疑”的地步,他们认为理学为正学,其他学说都是异端。

除了理学外,朝鲜百姓不接受任何文化,就连悠久的佛学、后起之秀王阳明的心学,都不能被接受,甚至到了不能容忍的地步。

当时,朝鲜有一个著名的大学者,叫作李滉。此人著名到什么程度呢?他是韩国一位家喻户晓的大儒,其头像还印在现在的1000元韩币上。韩国人提起他,不敢直呼其名,而尊称他为“李退溪”(退溪是李滉的号,相当于中国的苏东坡)。

这位韩国大儒看见王阳明的书籍,特别是那句“心外无物”后,彻底怒了。随后,他开始痛骂王阳明,说他是一个异端。

在李滉或者是理学的思想体系内,“理”才是世界的本源和主宰。没有“理”,天下就彻底乱套了,也不复存在。你王阳明何许人也?竟敢说“心外无物”、世间根本不存在“理”,真是大放厥词,是可忍孰不可忍!

于是,李滉就开始玩命地写文章攻击王阳明这个异端。王阳明不是写了一本《传世录》吗?李滉也写了一本书,叫《传世录论辩》。

因为李滉的名气,这本《传世录论辩》在朝鲜风靡了起来,成为大家的必读之物。到最后,朝鲜百姓几乎没有读过《传世录》,却对这本《传世录论辩》了如指掌。书归正传,朝鲜人这样喜欢理学、排除心学,等他们到了中国,面对那些信奉心学的学者后,自然能够上演各种“惊天动地”的故事了,真可谓“不争论,死不罢休”。史料记载,朝鲜有一个著名的学者叫许篈。此人最大的爱好就是出使明朝。当然,许篈之所以喜欢出使明朝,不是留恋中原的繁花似锦,他是来中国“约架”的,就是来辩论理、心学说的。

当时,许篈出使期间,只要看见中国的读书人,他就要问人家对王阳明的态度。中国书生要是说一个“好”字,他就别想走了。许篈会一直跟他辩论下去,不让中国书生对王阳明“粉转黑”,他是不会罢休的。

更搞笑的是,许篈不会说中文,他只能跟中国书生“笔架”。就是说,他把自己要说的东西写下来,通过翻译念给对方听。对方反驳后,再通过翻译告诉他。有的时候,翻译水平不行,还得慢慢“交流”才能表达出双方的意思。

可见,这种“笔架”是既费时又费力,但许篈却乐此不疲。他往往一次“约架”就能“讨论”几个小时,书写几十页的稿子。

最终,中国书生被整得莫名其妙,只能满腹牢骚道:“我是吃饱了撑的!我干这种事情,我跟你费这个闲工夫!”

就这样,许篈的这种“笔架”往往无疾而终,对方也闹一个不愉快。但是,许篈依旧乐此不疲,他会寻找下一个目标,继续“畅所欲言”,不把对方说服誓不罢休。

这个许篈,就是这样的传奇。当然,在这些不怀好意的朝鲜使者中,最传奇的人,非李承杨莫属。

万历元年(1573年),明朝大臣魏明亮上奏朝廷,希望表彰王阳明的功劳,让其“从祀孔庙”。

按理来说,这个要求并不过分,原因有二。第一,抛开王阳明的学术不说,就凭他的战绩,也足以从祀孔庙。要知道,王阳明为大明王朝平定过三次叛乱(第一次,平定四省匪患;第二次,平定江西宁王叛乱;第三次,平定两广土司之乱)。单凭这些战绩,他也是大明王朝的“救国之臣”,足以进入孔庙,被后人瞻仰。

第二,从祀孔庙的门槛并不高,大家都有机会进。

历朝历代进入孔庙的不下数百人,明朝也有十几人进入了孔庙。甚至一个太监(大家都知道是谁)也得到了这个殊荣,与这些圣贤们齐名。

鉴于这两点,以王阳明的政绩和影响力,他进入孔庙不是一件稀奇的事情。话虽如此,但对于这个结果,朝鲜使臣李承杨却不同意,他说什么也不让王阳明进入孔庙。在李承杨的眼中,王阳明是一个异端。这样一个人,不把他追其罪责,已经是对他最大的仁慈了,怎么还能让他进入孔庙、与朱熹齐名呢?如果朱圣人看见对面坐了王阳明,还不得“蹦”起来呀!因此,李承杨全力反对,绝不同意此事。

当时,为了反对这件事情,李承杨不顾自己朝鲜使者的身份,他竟然在朝堂上跟魏明亮争辩了起来。李承杨用蹩脚的中文痛骂魏明亮“诽谤理学、背谬圣贤、蛊惑人心”,就是一个“不忠不孝”的奸臣,请求皇帝将其治罪,以儆效尤。

可想而知,一个外国使臣,竟然在明朝的朝堂之上痛骂明朝的大臣“不忠不孝”。不知见此情景,魏明亮会做何感想?

综上所述,朝鲜人信奉理学的决心就是这么的强,而这个“信奉理学一根筋”的现象,也成为朝鲜的第二怪了。

朝鲜第三怪,誓死效忠大明王朝不动摇

虽然朝鲜人“信奉理学一根筋”有点不妥,但不可否认的是,信奉理学的人有这么一个好处,他们始终铭记圣贤之道,怀着一颗“滴水之恩必将涌泉相报”的心。

当时的朝鲜人就是如此,他们“誓死效忠大明王朝不动摇”,绝不忘记明朝对他们的恩赐。

前书讲过,明朝万历年间,日本发动“壬辰倭乱”,发兵进犯朝鲜。虽然事后在明朝的出兵下,日本惨败回国,但明朝也没有得到好处,只是让辽东的努尔哈赤鹬蚌相争、渔翁得利。

虽然明朝在这场战争中得到了一个赔本的结果,但不可否认的是,他却得到了朝鲜的感恩之心。朝鲜君臣一致认为,明朝就是他们的再生父母,这个恩情要万世不忘。

为了纪念这段皇恩,朝鲜专门修建了一个大报坛,用来祭拜明朝的万历皇帝(一年一次)。

后来,明朝亡国后,朝鲜人也没有停止这种祭祀活动,他们反而加入了明太祖和崇祯帝的神位,继续祭祀明朝。

祭祀期间,朝鲜皇帝除了要亲自祭拜外,还要书写一篇感恩戴德的文章,以不忘大明王朝的再造之恩。这些文章也都是一些“用词过猛”的文字,诸如什么“海东草木皆受皇恩”的词语,比比皆是。

在这些用词过猛的词语中,最猛的词语,非朝鲜英祖大王李昑撰写的长篇诗词《忆皇恩》莫属:

忆皇恩,忆皇恩,受命朝鲜是皇恩;忆皇恩,忆皇恩,九章八音是皇恩;忆皇恩,忆皇恩,特定宗系是皇恩;忆皇恩,忆皇恩,再造藩邦是皇恩;忆皇恩,忆皇恩,命将东援是皇恩;忆皇恩,忆皇恩,慰谕颁历是皇恩;忆皇恩,忆皇恩,粤昔国初受皇恩;忆皇恩,忆皇恩,海东草木受皇恩......

通过这首诗词,特别是它被创作的时间我们就能知道朝鲜国王对大明王朝的感恩之心了。

要知道,李昑在位期间,已经是大清王朝的乾隆时代了。这个时候,中原百姓都不再怀念旧国、忘记了大明王朝了。结果在这个边陲之地的朝鲜,国君还一直不忘记大明王朝的再造之恩,这就更加难能可贵了。

这份感情,真可谓“万世不忘之功矣”。朝鲜国王都如此感恩明朝,朝鲜的臣子们更是过犹不及。当时,朝鲜士大夫对清朝毫无好感,他们称清朝“解放自己”的战役为“丙子胡乱”或“丙子虏乱”,称清朝“犬羊夷狄之国”,称清朝皇帝为“胡皇”,称清朝使者为“虏使”,一点不给清朝面子。

在痛恨清朝时,朝鲜的士大夫们竟然形成了一个“北伐派”,一门心思要攻打清朝,恢复大明天下。

三藩之乱时,这些人已经联系了吴三桂,准备跟他联手,一起“反清复明”了。只是因为当时的朝鲜肃宗太软弱了,这个行动才没有实施。

此外,朝鲜臣服清朝、变成清朝的附属国后,根据惯例要更换年号,把之前使用的明朝年号改为清朝年号。结果,朝鲜虽然照办,但史学家和学者们依旧不改年号,还是以明朝的年号为主。

1780年,为了庆祝乾隆七十岁大寿,朝鲜学者朴趾源奉命出使清朝。当时,朴趾源有记日记的好习惯,他每一篇日记都会写下“崇祯纪年”,作为时间标记。结果,进入中国境内后,为了不给使团惹事(大家都懂),他只能以天干地支作为时间标记了,但也绝不书写清朝年号。

为了不让后人误会自己,朴趾源还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解释了一番:“我之所以用崇祯纪年,是因为‘皇明,中华也’。大明王朝永远是我们的‘上国’,我们不能忘记明朝的恩赐。我之所以不用崇祯纪年,是因为江(鸭绿江)以外都是清朝的国土,天下都奉清朝为正朔,我不敢再公开崇祯纪年了,所以只能这

样记录。希望后人能够明白我的苦衷,不要记恨我。”要知道,当时肯出使清朝的朝鲜官员,都是“亲近清朝”的,也是朝鲜“北伐派”眼中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结果,像朴趾源这种亲近清朝的官员,都如此鄙视清朝、信奉明朝,其他官员的表现就可想而知了。

最终,就是拜朝鲜所赐,中国历史上使用时间最长的年号,不是康熙(六十一年),也不是乾隆(在位六十年,退位后当了三年摄政的太上皇,理论上是六十三年),而是明朝的最后一个年号——崇祯。

根据《朝鲜李朝实录》记载,明朝虽然已经成了历史,但朝鲜不忘明朝的恩德,一直用崇祯纪年,整整使用了二百六十五年。直到1895年,清朝承认朝鲜“独立”后,这个年号才成了历史。

更多内容,敬请关注《这个清朝太有意思了》(1-3卷),京东满100减50,当当5折包邮~

这个清朝太有意思了:揭秘历史上的朝鲜三大怪,一个比一个奇葩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