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为什么段奕宏很少和大导演合作?

高丽允


说到段奕宏,栋哥有些小激动和小自豪,因为段龙(抱歉,段龙是本名)是我们新疆人,于1973年5月16日出生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伊犁哈萨克自治州伊宁市。段奕宏的从艺之路说来也有些曲折:段奕宏小的时候就对表演表现出了异常的热爱,高一时他在一次学校晚会表演的小品,被上海戏剧学院导演系的教授看中,鼓励他去报考艺术院校,从那时起,从艺表演就成了他为自己设定的人生目标。


前路崎岖,段奕宏在经历了三次高考,才考进中戏表演系,纠其前两次被拒的原因,主要是因为自己的长相,以至于大四时,许多同学都有了片约,而家境不佳的他只能充当群演,来自给自足。然而“皇天不负苦心人”,最终他在军旅励志剧《士兵突击》中扮演的老A“袁朗”,奠定了他日后“硬汉”的戏路,其实这种形象也符合新疆人(豪放真诚,埋头吃苦)的特性,以至于有时看他的作品桥段,有种本色出演的感觉。从《烈日灼心》到《暴雪将至》,从《士兵突击》到《我的团长我的团》,再到《白鹿原》和《引爆者》,段奕宏都是通过小人物演绎出大作为大影响,也许正是新疆人的率真与朴实,让段奕宏一路走来都十分的接地气,以至于近两年作品井喷,本色出演即叫好又叫座,段奕宏从眼神、表情、动作、声音,都能很形象的诠释角色,仿佛他就是角色本人一般。





说到与知名大导演合作较少,这个问题栋哥是这么看的:首先是机会,适合自己剧本的机会、符合角色的机会、得到更多导演认同的机会;其次是性格,与世不争的性格、知足常乐的性格、享受平淡的性格;再就是心态,看淡一切的心态、认真面对的心态、不骄不躁的心态。做到这几点,与其他大导演的合作是迟早的事,即使短时间没有机会,做好当下才是王道。

栋哥游新疆


段奕宏参演的电影其实非常少,但是2017年似乎是他的作品井喷年,四部作品接连上映,还让他拿到了东京电影节影帝,看来今后他会把演艺事业的主战场放在电影领域了,而先前不论是他的成名作,还是被人们所熟知的角色,基本都是来自于他演的电视剧。

他的确没有和张艺谋、李安这样的大导演合作过,但是跟他合作的导演也都是国内较有商业潜力的,既有台湾的也有香港的。比如陈正道的《记忆大师》,麦兆辉、潘耀明的《非凡任务》,他演的都不是主角,但是却能给人留下深刻印象。特别是我对他在《非凡任务》里演的反派非常认可,因为他把一个内心凶险的人,演出了更为深入复杂的人性面,让人们对这个角色不只有痛恨,还更多了一种同情。

如果你仔细看他这几年演的电影,会发现他的角色都有一个共同点,就都是“寻找真相的人”。比如《烈日灼心》里,他演的是侦破了多年前灭门惨案真凶的警察,在《引爆者》里,他是一个被卷入矿井爆炸案的无辜工人,他只能自己寻找线索为自己洗脱嫌疑。在《暴雪将至》里,他演的是一个要找到杀人犯来证明自己存在价值的小保安。虽然角色性质差不多,但是他并未演出千人一面,而是各有特色。

《暴雪将至》的导演董越是个新人导演,这是他的处女作,而作为在演艺圈混迹多年的老戏骨,段奕宏被导演的才华和剧本的内涵所打动,他接受采访时高度评价这个剧本:“故事和人性的故事无穷尽的,作为演员的价值就在于去呈现去挖掘这种无穷尽的人性、和无穷尽和故事。”由此可见,是不是一线导演并不重要,他更看重作品的成色本身。

段奕宏演起戏来也是相当投入,拍《暴雪将至》时戏都杀青了,他还没走出角色。

《引爆者》的导演常征,之前也只有一部院线电影《马文的战争》,所以也算是个新手导演。不过段奕宏仍然以实际行动支持新导演的作品。这一点他跟江一燕很像,扶持新导演人人有责。

我想,段奕宏之所以希望支持新人导演,还是由于对先前合作过的导演不太满意的原因。2010年到2012年,段奕宏也曾向电影界发起过攻势,首部电影就是夏永康和陈国辉执导的《全城热恋》,但是戏份小到几乎不值得一提。而后他又跟《风声》的导演高群书合作了《西风烈》,按理来说,有过《风声》,应该不会差,然而《西风烈》却出人意料地不得人心,口碑非常不好。

2012年,他又在王全安的《白鹿原》中出演了黑娃一角。可是由于王全安擅自更改芦苇的原作剧本,刻意增加他当时的妻子张雨绮的戏份,被人们诟病为应该叫《小娥传》才对。好在芦苇版的《白鹿原》终于要从新开拍了,希望这次能还原出元剧本作者想要传达的精髓。

段奕宏有一种与生俱来的硬汉气质,而多年的话剧舞台经验,让他拿捏台词和肢体语言都能游刃有余,这样一位优秀的演技派演员,希望能有更多的作品让大家看到。

(鲸鱼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