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什么叫做剧情拖沓?

风之眼


吐槽一部电视剧当然可以用“剧情拖沓”。剧情拖沓的电视剧让观众看起来昏昏欲睡,快进1.5或者2.0倍速完全不影响观看效果,给人一种不爽快、不简洁、当断不断的不愉快的观看体验。

《海上牧云记》在国产电视剧中不是最拖沓的,但也不算紧凑的,而且国产电视剧中剧情拖沓的毛病《海牧》都有。

1.回忆片段太多。剧情中适当而点到即止的回忆杀可以把人物线索关联起来,起到推动剧情发展的作用,但是太过的话,“只见闪回不见推进”,只能被看作“注水”或者“凑集数”了。兰钰儿拜别牧云笙,中间不断回放二人十年相伴的情景,足足有半集。还有银容被杀的情景,也多次在回忆片段中反复播出。

2.远景空镜头太多。《海牧》的背景、服装在国产剧中绝对是良心之作,问题是有关背景、服饰、礼仪的长镜头、空镜头太多。在《海牧》中,为了展现大漠、雪山、草原的风光,体现九州的气魄,大量运用长镜头进行远景拍摄,还有王宫礼仪和九州各族的日常起居,没有对话的空镜头比比皆是。虽然每一个画面都美得像“壁纸”,但也给观众一种严重“注水”的感觉。3.男主女主出现得太晚。《海牧》的前八集全是少年戏,黄轩到第九集结尾时才出场,窦骁在第十二集结尾时出场,徐璐和周一围出场的时间就更往后了。一部剧有“少年戏”是可以理解的,比如在《神雕侠侣》中,无论哪个版本,都是启用年轻的小演员饰演少年杨过。问题是一下达到八集的长度,还是挺考验观众耐性的。


说实话,《海牧》这样本身格局庞大的片子就不好拍,尤其导演又选择了一条不好懂的路子,那就是“重情绪,重情感,轻情节”。在《海牧》中你会发现,看来看去看到的其实是一种情绪或者情怀。比如蒋勤勤扮演的皇后,演了几十集也不知道到底发生了什么事什么情节,就是知道她为爱疯狂、为爱复仇、为爱仇恨,最后观众记住的就是她一张张的表情。

《天龙八部》中的人物开会情节是为了推动剧情向前发展,帮助观众理解剧情。《军师联盟》的收视表现不佳,与它的前期宣传不怎么到位有关系,和它本身的市场定位也有关系。《海牧》是一部优点和缺点都非常明显的电视剧,值得一看,不过不值得专心地看,因为快进1.5倍速或者一边手头做着杂活儿,一点儿都不影响剧情。


八卦小锦鲤


在回答这个问题之前,不如我们先来看它的对立面:

什么叫做节奏快?

一部剧或者一部电影的节奏可以快到什么地步?看了这么久的剧,一部在我看来剧情节奏最快的,就是这部最近播的还算火的优酷自制剧:

《北京女子图鉴》。



它的快节奏很可能你一眨眼就跟不上了:

剧中由戚薇饰演的女主角陈可几乎是一集一个男朋友,三集一个身份变换。在目前还不到20集每集不到四十分钟的剧情容量里,陈可遇见的男人几近囊括了北京各个阶层、各个领域、各个消费水平和心智水平,以走马观花、迅雷还要开黄金vip顶级会员的不急掩耳盗铃之势,活生生演出了一场“北京男子图鉴”。



前半集还在驾校刚认识、刚加微信,后半集就能直接新婚快乐、阖家团圆。前一秒还在剧场刚认识,客客气气地请人喝咖啡,后一秒就能沉醉于对方的才气和艺术感中无法自拔、神神叨叨、无心工作……


这种过于简略的快节奏导致观众情感准备不足、认知跳转太悬空、观后体验不浓厚:

很可能的结果就是,观众看了就跟没看一样。

留下一个令人印象深刻的剧情或者人物的前提,就是要有“充足”的事例进行辅助,这里的“充足”,是要求创作者不图量大,而求“典型”,这也就是我们经常听到的词语“现实主义作品”的最通俗的解释。

但很明显,如今很多影视制作人对“充足”这个词有误解,以至于大篇幅的不论回忆杀、冗余人物及情节,都在无限制地磨损观众的耐心,以至于让人吐槽“剧情拖沓”。

那么现在回答这个问题,什么叫“剧情拖沓”呢?

不“典型”的剧情,那都叫拖沓。

明明一个眼神、一句话就能表达明白的事情,你非要掰开了揉碎了说;主人公一天的生活中,有的涉及到故事主线发展、有的没涉及到,你非要全都一丝不落地全呈现,这种过于碎片化、细节化、生活化的情节只会让观众感到反感。

光说没用,举个例子。

《欢乐颂2》中被誉为“影视上最无聊情侣”的关雎尔和谢童就是一个很典型的例子。他们俩的恋爱就跟平凡人谈恋爱一样,去游乐场、欣赏才华听听歌、溜溜达达还有点羞涩……


但是影视作品放在观众的眼里是有“折损效应”的,这就同理于你在现场看一场演出和在家看同一场演出,你的感受一定会不一样。

我们都认同,他们俩郎才女貌很般配、现实生活里也觉得没什么不妥,但放进电视机,这种平铺直叙的爱情,没有火花、没有“典型事件”、没有“怦然心动”,只有一堆男女搭配在一起的过场,就会让人感到无聊。



影视剧里为什么一定要出现英雄救美?为什么总是看见被毒蛇咬了立马帮对方排毒情节?为什么救一次,就能爱上了?

因为这种情节够典型,也够有影响力,如果通篇的惺惺相惜、朝暮相处,你是看不进去的。



情节都是典型,会导致节奏过快,像《北京女子图鉴》一样快得让人摸不到头脑,情节缺乏典型,会导致节奏过慢,像《欢乐颂2》,让人感到无聊、反复、甚至厌倦。

情节的铺排是自剧情主线成立之后最重要的能支撑起一部电影或电视剧质量大关的王牌,要树立几个典型为路标,过场又没有太多的废话,整体才能浑然天成、让人看得舒服。




你还有哪些观点想要分享呢?欢迎在评论区留言参与讨论哦~

看完了记得点个赞、转个发、加个小小滴关注哦,狗蛋儿爱你们~

注:本人(狗蛋儿的私人影院)作为本文文字的原创作者,将本文独家授权于今日头条旗下悟空问答,严禁任何人及任何团体任何形式的转载及摘抄行为,一经发现,默认愿意承担千字千元赔款,其余法律后果自负,谢谢合作。


狗蛋儿的私人影院


剧情拖沓,也可以理解为垃圾情节太多,这是最近十几年里随着影视剧逐渐走向商业化,在利益的驱使下而造成的一种畸形行为,这种情况一般局限于连续剧。

由于目前影视剧已经全面向商业化拓展,因此连续剧也成为了投资方赚钱的工具,目前的连续剧一般都是以集为单位来销售,是在拍摄和后期制作过程中,投资方为了尽可能的赚钱和回笼资金,通常都会在拍摄过程中大量添加垃圾戏份,或者在后期剪辑过程中将一些原本该去掉的情节重新添加,延长连续剧的篇幅,造成连续剧的集数增加,随后在电视台的买断过程中,自然也会获得更大的利润。



如何制造垃圾戏份,方法其实也有很多,简单的来说就是不断的拓展情节和对话,一句话能说完的戏份非要改成五句六句,或者大量添加对剧情没有任何意义的情节,其中2011年拍摄的新版《水浒传》可以看成垃圾情节的代表作之一。

这部连续剧前后拍了80多集,但至少有1/5是垃圾戏份,添加毫无意义的对话,甚至有的对话故意扯皮来延长时间,而对垃圾戏份的添加更是到了无与伦比的地步,林冲洗脚武松洗脚,这种本来该一笔带过的戏份竟然选择延长时间给特写,宋江请李逵吃饭一个简单的吃饭戏,竟然也不断的延长时间,吃菜啃羊腿啃鱼喝鱼汤,每吃一道菜竟然都要给特写,这简直不是再给观众看,而是给投资商看!更好笑的是这样的垃圾戏份在前后80多集的《水浒传》中,连续不断地出现。



最后的结果就是连续剧的篇幅增长了卖的钱多了,但作品的质量却严重下降了,有多少观众会花时间看这种毫无吸引力的垃圾情节,最近几年的连续剧篇幅是越来越高,四五十集算正常,七八十集也不算什么意外,可真正的精华才占多大比例?真的没多少!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