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19 大汉奸有才华有相貌,独长一双猪眼,高人说他要挨枪子,结果很准

抗战前夕,一帮文人在西湖楼外楼雅聚,其中有一对日后成了汉奸的好哥们,一个叫梁鸿志,一个叫黄秋岳。

在当时,梁鸿志是与黄秋岳并称的福建两大才子,两人都追随陈衍学诗,梁鸿志的诗有唐诗风范,黄秋岳的诗有宋人笔力,总之都才华横溢。

席间,梁鸿志忽然对黄秋岳说:“君必不免。”意思是哥们你日后必遭横祸。

因为大家伙都知道梁鸿志素来会相面,因此没人觉得他是信口雌黄,但黄秋岳问了一句:“那君呢?“

不想梁鸿志走到一面镜子前瞅了瞅自己,然后说:“我亦不免!”意思是我和你一样。

大才子的相术的确不虚。七七事变后,黄秋岳因通敌罪被枪毙;抗战胜利后,梁鸿志因叛国罪被处决。

民国出才子神人,民国也出让人惊叹的传奇,由此可见一斑。

大汉奸有才华有相貌,独长一双猪眼,高人说他要挨枪子,结果很准

今天咱们不聊黄秋岳,只聊梁鸿志。此人在民国一度也被视为仪表堂堂的俊美之人,但有高人说,梁鸿志长相虽好,独长了一对从下往上斜挑看人的猪眼不好。相术有言,猪眼之人,不安分,脑袋迟早要“过铁”,即要被杀头。

也许梁鸿志本人在与镜中自己对视之时,早已明察了命运的玄机。

但这又能怎样!知命从命,不改命!有些人注定要眼睁睁地看着自己一步步走向横祸末路。

大汉奸有才华有相貌,独长一双猪眼,高人说他要挨枪子,结果很准

民国是传统中国的黄昏,在这个黄昏中,很多东西都以即将告别的方式存在着。梁鸿志的曾祖梁章钜,曾任满清两江总督,跟龚自珍、林则徐都是至交,是当时颇有名望的能臣大儒。梁鸿志虽然幼年丧父家道中落,但毕竟世家豪门的底蕴还在,加之寡母家教甚严,因此早年的梁鸿志很有些世家进取之士的味道。

1903年,二十一岁时,很有读书天赋的梁鸿志就中了举人。若不是1905年满清朝廷中止了科举,断了他的路,梁鸿志说不定就是中兴世家门楣的典范。

刚一抬头,就遇到了纷纷攘攘的乱世,千百年固化的进阶之梯没有了,只剩下各路枭雄领衔的扬尘之路。客观地讲,读书人在这样的道路上很难走好,很多不是半途掉坑里,就是糊里糊涂地走上了断头路。

上路之初,梁鸿志还是标准的文人姿态。没法继续参加科举后,他进了京师大学堂,师从福建大诗人陈衍。因为才华绝伦,梁鸿志很快就在京城学界混出了名堂。

盛名之下他变得越来越狂妄,常以当代苏东坡自居。

文人一旦狂妄,面对世俗功利社会的时候,要么不屑一顾始终绝尘,要么不甘寂寞心比天高。

梁鸿志就属于这后一种。为此,他曾作诗自诩“平生自分能医国”,言下之意,给个内阁总理干干都不为过。

1908年,梁鸿志从京师大学堂毕业,干了两三年小职员。1912年中华民国临时政府成立后,他在国务总理唐绍仪手下又当了几年差。到段祺瑞执掌中央权柄后,靠着王揖唐的说项,他终于谋得了一个高位,段祺瑞政府秘书长。

然而,北洋时代军阀当国都是三四年的事。1920年直系吴佩孚一战将段祺瑞拉下了马,作为段派一员,梁鸿志的境遇自然好不到哪里去,他遭到了通缉。

随后一连多年,梁鸿志避居天津、上海两地,靠着任上贪污的赃款,过着既风雅又奢靡的日子。

女人和名画法帖成了梁鸿志的生活食粮。据说,在那些年里他搞了不少稀世字画,其中甚至包括苏东坡、辛弃疾的亲笔信扎。因为藏品甚是牛逼,他将自家的书斋自题为“三十三宋斋”,意思他有三十三件宋代稀世珍品。

大汉奸有才华有相貌,独长一双猪眼,高人说他要挨枪子,结果很准

但风雅奢靡之下,梁鸿志从未断了重回庙堂的想法。

七七事变后,他去求见蒋介石,表示愿意为国效力,但老蒋很不喜欢此人,觉得他不过是小政客而已,不堪大用。

客观地讲,老蒋的看法是中肯的。很多文人就是这样,拔高了讲可能有些雅才,但终究没有匡扶社稷的雄才,而且还一身眼高过顶的酸傲。乱世之际,这样的人顶多拿来修修边,绝不可能摆在关键处委以重任。

此外,中国很多文人还有一个致命伤,风雅却没有风骨,傲慢却没有脊梁。这样的人一旦遇到钻营机会或生死考验,不是求荣就是卖主。

说到底,中国文人的风雅很多时候就是另一种富贵淫思,而傲慢则是另一种可笑龌龊的自不量力。

具体到梁鸿志身上,被老蒋打击之后,很快另一件事又深深地打击了他,就是咱们上面提到的七七事变后,他的好哥们黄秋岳让枪毙了。

在梁鸿志看来,黄秋岳只是个秘书,以所谓的卖国通敌罪枪毙未免有些小题大作,老蒋未免有些太独裁、太专横。

典型的文人式牢骚。

大汉奸有才华有相貌,独长一双猪眼,高人说他要挨枪子,结果很准

因为不得志外加满腹牢骚,南京国民政府西迁后,梁鸿志即开始另寻出路,他竟然主动找到了日本人,希望能在日本人的支持下一展他所谓的抱负。

其实在日本人眼里,梁鸿志过去一个秘书长并不算入流,但因为像吴佩孚那种入流的不买账,日本人最终也只能先用梁鸿志来撑场面。

1938年3月,伪“中华民国维新政府”在南京成立,梁鸿志出任伪行政院长。

在当时,这维新政府十分的搞笑,连办公室都没有,最后弄的没办法只好跑上海租饭店办公,人称饭店政府。

就这样,梁鸿志仍愿意以抽去脊梁的代价来换取。

在随后的小两年时间里,梁鸿志靠一个”卖“字维持着自己地位,卖自己,卖矿山、卖铁路——总之,能卖的他都想卖给日本人。

然而即便如此,他终究不是日本人理想的人选,所以当汪精卫1940年3月在南京成立伪中华民国国民政府后,梁鸿志一脚就被踢去了冷衙门,干了个汪伪政府监察院院长的差。

大汉奸有才华有相貌,独长一双猪眼,高人说他要挨枪子,结果很准

短暂而表面的风光就这样过去了。

抗战胜利后,梁鸿志名列汉奸通缉名单。

在带着两妾和幼女藏匿苏州后,他一度还有些侥幸心理,但怎么可能!

很快,军统就将他逮捕了。

起初的一段时间,当局对他挺温柔,没有第一时间将他投入监牢中,而是将他囚禁在了上海楚园中。

他究竟是个什么样的文人在这个时候可谓展露无遗。

在做楚园囚徒的那段日子里,梁鸿志的身边不仅有姨太太、还有私家厨子,每天过的日子也是吟诗颂词,唱和酬答,要不就是找三两闲人听他讲四书,或者自己在一方小天地里研究菜谱。

看似很有文人风范,其实是根本不知沉沦为何物!

鲁迅先生曾说中国的监狱是最难坐的,那是他没看到后来。

然而,风雅沉沦的日子终究不会持续太久,最终,梁鸿志还是被送进了提篮桥监狱。

到了这所著名的监牢里,待遇就大不同了,梁鸿志的监室中除了床铺,仅有一个半人高的铁皮尿桶为伴。

说到这不免就要感慨了。相反到这时候,你能看到一个文人对生命的诠释以及对文人风度的坚守。

在尿桶上,梁鸿志一直作诗,直到被枪毙时还在作诗,其中无床、无几、无灯、无砚、无茗器、无酒、无书这七无诗作的还挺有名。

到了生命的尽头,反倒成了纯粹的文人!早知今日,何必当初!不守自身的才华,偏要虚假的荣耀,太可悲,太可怜!

大汉奸有才华有相貌,独长一双猪眼,高人说他要挨枪子,结果很准

另一让人感慨的是,对于死,梁鸿志很从容,在生命最后的时候很有文人的风范。

死刑临行前,法庭允许他写遗书,他一口气写了十几页纸,之后他停下来看了看表,对法官说,快十二点了,不敢误法官用饭——

说完这句,他又对法警说,走吧,谢谢你们。

一路向行刑地去的路上,梁鸿志作了人生的最后两句诗——年到六十四,行步移法场。

最后的淡定甚至让人扼腕叹息!

据说,梁鸿志在提篮桥监狱中唯有一晚辗转难眠,就在被处决的前夜,他做了一个让自己惊醒的梦,梦见自己脖子上的一颗红痣消失了。

红痣,鸿志也——

读这个人的历史,宿命的味道很浓,悲哀的气息很重。

对人生之路他似乎很明白,但就是没法控制自己的脚步。

一切只因为没有脊梁,没有信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