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您怎么看待京剧演员李少春的“李派”?

戏苑奇葩


李少春是著名的京剧大师,文武老生,京剧艺术李派的创始人。李少春出身梨园世家,父亲小达子,是著名的南派演员。妻子侯玉兰是著名的程派演员!

李少春7岁学艺,但并没有坐科,只是在家中学戏,但李少春学戏十分刻苦,父亲管教严厉,尽管没有坐科,依旧练成了一身武功!1932年,李少春开始登台演出,34年就与梅兰芳同台!37年,李少春在天津唱戏,一举成名,成为头牌演员!但李少春并没有停止学戏,38年拜师余叔岩,成为余叔岩的入室弟子,后和孟小冬一起在余家受教!当时,武生泰斗杨小楼已经去世,余叔岩也谢绝舞台,李少春驰骋京津沪三地,一跃成为最受欢迎的老生!


新中国成立后,李少春加入新中国实验京剧团,任团长一职,55年加入中国京剧院,58年加入中国共产党,与袁世海,翁偶虹合作排演了许多新编剧目,如《将相和》《满江红》《野猪林》等其中有很多剧目流传至今,长演不断。

李少春宗余派,但武功宗杨小楼。是一位不可多得的文武全才,他虽然宗余杨,但不拘泥成规,敢于创新,慢慢的形成了自己的风格。文戏中,他身段优美,表演细腻感人。武戏中,长靠短打皆精,干净利索。当然李少春的猴戏也是一绝!



李派传人很多,但实实的把李派传下来的并不多!李浩天,谭元寿,叶蓬,裴艳玲,王平等名家也可算是他的学生!李派老生对当今梨园界的影响非常之深,很多人也都学习效仿李派,人们常说“余派不少,麒派不多”,我想李派恐怕更是少之又少吧!


戏苑奇葩


李少春是著名的京剧老生、武生大师,他出身梨园世家,父亲也是京剧文武老生,所以他从小就打下了扎实的生行基础。

李少春曾经在北京演出的时候,以《两将军》、《击鼓骂曹》这两出文武双出的剧目轰动京城。后来他拜余叔岩为师,得到了余派艺术的真传。同时他又潜心修炼杨派武生艺术。在上世纪三十年代,他才15岁的时候,就跟梅兰芳同台演出,在京剧界打出了自己的名头。

李少春是个生行奇才,文武双全,同时掌握了余派和杨派的艺术精髓。他的唱腔很有味道,行腔婉转,念白有力,节奏均匀,身手干脆利落,特别是短打戏,动作行云流水,非常帅气。

由于生行的杨小楼去世,余叔岩也不再表演,而两派共同的继承人李少春就多少有些瞩目了,李少春在继承两派艺术的同时,又自己钻研,创造出了《文天祥》、《野猪林》等著名的京剧剧目。

尽管当时京剧界群英荟萃,很多牛人都在那个时间段崛起,但这并不能阻挡李少春的锋芒,在1949年的时候,李少春曾经在上海连续演了七十多天,上座率一直保持得特别高。

在长时间的舞台实践中,李少春创造出了生行的李派艺术,他的这个派系不同于以往的生行,要么文要么武,李派艺术是将文武结合在一起,能文能武,在舞台上可以将一些有才华的文武将,表现得淋漓尽致。

其实李少春的能力远不止于此,他能演京剧中各种行当的各种角色,生旦净末丑,样样精通,他在京剧界也因此被称为“李神仙”,是一个既全能又专长的京剧大师。

李少春李派艺术的出现,填补了很多剧目中,文武双全的艺术形象,为京剧生行的发展做出了极大的贡献,他也是一位伟大的艺术家!


魏青衣


李少春被叫做“李神仙”,他的武生表演精神有生机。真正做到了“武戏文唱”“文戏武演”。他与袁世海、杜近芳录制的《野猪林》是京剧电影史上的经典。

李少春是难得的少年天才,7岁的时候和梅兰芳同台演出《坐宫》就崭露头角、颇受好评。他年轻的时候,《战马超》《击鼓骂曹》两出戏连着演,二十多岁的他身手堪称矫健。《击鼓骂曹》这出戏他学余派,扮相儒雅,唱腔念白都十分正宗,后来余叔岩就收了李少春为徒弟。


余叔岩见他功夫好,头一出戏就教他《战太平》。 演戏越来越多,李少春的表演也日渐成熟,之后他顺理成章、水到渠成的完成了《野猪林》的编剧、导演、主演,以及唱腔设计的全部工作。他对艺术的认识有一个变化,开始他以为表演是从头至尾一以贯之的。
然而,在《野猪林》的创作中,因为剧情变化,人物处境、情绪都有很大的落差。于是,为了突出人物的情绪变化他在唱腔表演上都做了改动,运用多种表现手段,使舞台形象更为生动感人,真正的做到了内容和形式的统一。


不止看戏


说实话,对于京剧我是“门外汉”,仅知一二,并不太了解。

京剧,有很对流派,李少春先生创建的李派便是其中之一。

李先生的父亲名叫李桂春,艺名“小达子”,应原是河北梆子演员 ,后来改行表演京剧(本人爱听梆子,熟知“银达子”。李先生其父艺名“小达子”,所以推测其父原是河北梆子演员。如有谬误,敬请指正。)。

李先生十五岁那年,因在上海与梅兰芳大师同台演出《四郎探母》,而名声鹊起 ,得到了梅大师的赞许。在此以后,拜余叔岩为师学老生,并工杨少楼大师所表演的曲目 ,习学武生。后来 ,又拜周信芳大师为师,使自己的表演功力进一步得到了增强。郝寿臣大师也指点过李先生。

李先生可谓文武全才,其代表曲目主要有:《闹天宫》,《野猪林》等。其弟子也声名不凡 ,主要有谭元寿,于魁智等。


诗书棋酒


朋友们的评论太全面了,我也说两句来表达敬重之情。

少春先生文宗余武宗杨,既能编剧又能导戏,当年的猴戏也曾震惊海外!先生尊重传统又不默守陈规,无论文戏武戏都有自已的风格、绝活!同时还提携后人,杜近芳老师钱浩梁老师及刘长瑜老师都说过受益于少春先生的指点,老师们的感激之情溢于言表!不愧为神仙、大师!

再看如今的京剧艺术家们,能会几出戏?有什么绝技?拿着高额工资一年演出那屈指可数的几场戏也敢妄称大家,真的是令人做呕!


殘陽余晖


我年年想念李少春,他的武生戏,他的老生戏,他的猴戏,他的形象,他的气场,他的扮相,他的身段一招一式干净漂亮,他的唱腔,他的韵白,啊!真是醉了,神了,绝了!钱浩良在艳阳楼中演高登体现出来的气场也可看到一点当年李少春大师的大家风范。现在武生中演过高登的,你仔细看看,没有一个超过钱浩良。显示不出武生的覇气,雄壮的大家风范。


手机用户59465699165


李先生文武全才。宗余又不拘泥余,根据自己条件,兼收并蓄,扬长避短,自成风格,《野猪林》是他艺术演绎的突出代表。第一演人物。一切艺术表演程式和手段从创造人物出发,他演的林冲与过去戏中的林冲有较大不同,塑造了末路英雄的完整形象。第二科学使用嗓子。此时李先生的嗓子不及年轻时,就结合自己条件及人物需要设计唱腔,还向其他剧种学习,使该剧的唱腔平缓仍有跌宕,声音稳重而婉转动人,与老腔老调相比是一大进步。第三身上干净飘逸。李先生武功基础好,动作圆范潇洒,举手投足均有美感,无论穿何种戏服都呈帅气。以上几点实有青出于蓝而胜于蓝之效。观众与业內将他的表演赞为“李派",堪为实事求是之论。


霜叶初红54287318568


李派李少春,虽然没有四大须生那么有名旺,戏也不是很多。但是李少春的代表作品(野猪林中的唱段,大雪飘)快致人口,耳熟能详。深受广大群众的喜爱和赞扬。这只是他的一个代表作品而已。我非常喜欢李少春大师的经典作品和他的本人。


乔福芳


以上评价十分到位,少春先生是京剧天才,文武老生,在四大须生横行年代,能占一席之地实在难得,特别武攻无人能及。并且不守旧排新戏,五十年代就排了白毛女。对样板也做了巨大贡献。唱腔好听,成为李派。广为传唱。李先生太棒了。


老许160375111


神仙李是前无古人后无来者的一位绝顶大师,老生,大武生,短打,猴戏等无一不能。谷春章学了短打;浩粱学的文武老生,架子大武生;李光学的猴戏,最差的是他那公子李浩天学的一个四不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