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中国历代描写长城的诗有哪些?(四)

中国历代描写长城的诗有哪些?(四)

北朝·北周

渡河北

秋风吹木叶,还似洞庭波。

常山临代郡,亭障绕黄河。

心悲异方乐,肠断《陇头歌》。

薄暮临征马,失道北山阿。

作者

王褒(513--576),北周文学家。原为南朝梁代人。出身于江东望族,所谓世胄名家、累代宰辅。梁文帝降西魏,他被魏人留下,终身不得南返。这首诗当为作者仕周时所作,叙写他渡黄河北上,路途的一些见闻感受,并不仅为一般的记行之章,而是于景光风物的描述间,寄寓着很深的慨叹。

注解

河北:黄河以北。

木叶:树叶

常山:关名,位于今河北唐县西北。

代郡:位于今河北蔚县东北。又说河北、山西北部交界怀安、阳高、浑源一带。

亭障:亦作“亭鄣”,古代边塞要地设置的堡垒。

异方乐:即异域的音乐。

陇头歌:乐府横吹曲名,内容多写征人的艰辛或思乡的悲伤。

临:面对

征马:远行的马,或说指战马。

失道:迷路。

山阿:山的拐弯处。


拟咏怀·榆关断音信

榆关断音信,汉使绝经过。

胡笳落泪曲,羌笛断肠歌。

纤腰减束素,别泪损横波。

恨心终不歇,红颜无复多。

枯木期填海,青山望断河。

作者

庾信(513—581)字子山,小字兰成,北周时期文学家。南北朝末期的杰出诗人。南阳新野(今属河南)人。初任梁朝,与徐陵一道写过许多宫体诗赋,世称“徐庾体”。他以聪颖的资质,在梁这个南朝文学的全盛时代积累了很高的文学素养,又来到北方,以其沉痛的生活经历丰富了创作的内容,并多少接受了北方文化的某些因素,从而形成自己的独特面貌。此诗写久羁异域不得南归,抒发内心的苦闷和怅恨。

注解

榆关:犹“榆塞”,山海关,这里泛指北方边塞。

汉使:这里是用汉朝作为故国的代称。

减束素:言腰部渐渐瘦细。全句说本来就瘦弱的腰肢更加瘦削了。

横波:指眼睛。

填海:精卫填海。精卫是古代神话中的鸟名。它本是炎帝的少女,名女娃,溺死于东海。死后化为鸟,名精卫,常衔西山木石以填东海。“青山”句言望山崩可以阻塞河流。末二句言虽抱希望实际是无聊的空想。


长城诗系列:

影视推荐:

文学推荐:

公益歌曲展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