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8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在一个生活群里,无意中聊到孩子的阅读,一个妈妈苦恼地向我请教:“我的孩子只有三岁,不认识字,我也没有时间,怎么阅读啊?”

这可能是当下很多父母的忧虑,一边喊着多读书,一边自己抱着手机不放手,时间就在这样的纠结中明日复明日。

幼儿阅读,父母需要一起行动

幼儿阅读,不同于成人阅读。幼儿没有自主能力,无法自我完成阅读过程。同时,因为幼儿好奇心强,天马行空,在同样的问题上可能想法奇特,因此,也需要有正确的方法。

对成人来说,参与儿童阅读的过程既是指导儿童阅读的过程,也是分享儿童阅读快乐的过程,它一定是轻松、愉悦而舒适、自然的。如果父母内心觉得陪孩子阅读是一种牺牲,带着救世主的心情去做这件事,那可能这个过程就不是那么愉快了。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讲绘本,不仅可以培养孩子阅读和思考的习惯,还能大大促进孩子的词汇量;亲子阅读既激发孩子的阅读兴趣,又通过父母的讲解提高孩子的阅读能力,同时,这种亲子陪伴,加深了幼儿和父母的情感,促进幼儿身心健康。我们不能为了让孩子不缠着自己,就把这个责任推进老师,甚至推进给孩子,期望通过他自己认字阅读来完成。

亲子阅读的好处

中国诗词大会第五季大年初四开播,让人又想起才女董卿。不管是经典节目中主持的每一个瞬间,还是主持人大赛的点评嘉宾,董卿的文化底蕴都让我们惊叹。

她不止一次在公开场合表示,她从小就被父亲逼着阅读,直到现在还保留着每天读书一小时的习惯。她告诉我们:今天种下的所有种子,未来都会开花。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阅读就是其中最大的那颗种子。

从小培养孩子的阅读习惯的确非常重要,喜爱读书的孩子更爱动脑思考问题,将来上学后学习能力也会更强,相对来说情绪更为稳定,个性较为冷静,能自我约束,知识面宽广。如果父母帮助孩子从幼儿开始喜欢读书,孩子上了学习,有一定识字量后,就可以自己独立阅读大量书籍,获取更为丰富的知识,这对于孩子将来的成才及各科学业成绩,都至关重要。

1、可以培养学习兴趣,增长知识。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家长的陪伴阅读,可以使尽快使孩子喜爱阅读,一旦孩子爱上阅读,他们就不会停止,而且阅读使孩子涉猎多方面知识,文学、历史、地理、 科学、政治等,增广见闻,对学习有裨益。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2、可以提高孩子的语言组织能力和思考能力。喜欢阅读的孩子语言能力特别强,在听、说、读、写方面较不爱阅读的孩子要高一些。在阅读中的互动不仅可以让孩子对故事背景有所了解,而且诱发思考,甚至组织新的故事。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3、可以是孩子视野开阔,情趣高雅。

爱阅读的孩子视野远大,心胸广阔,因为他们在书中古往今来的生活实例中获得丰富的体验和感悟,因此能从多角度看待问题,学好做人。

4、可以培养孩子的应对困难的勇气。爱读书的孩子有悲天悯人的仁爱心,能为他人着想,同情别人的不幸遭遇,家庭、学校和社会上的人际关系,都可以从书中学习。有良好阅读技能的孩子往往能经得起人生的考验,懂得应付危机和挫折,情绪上较为平稳和愉快。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亲子阅读的方法

阅读要从读开始,亲子阅读也不例外,可是读什么,往往很多家长觉得是难题。

第一步:选择合适的阅读书籍

亲子阅读中,家长的主导作用很重要。不仅体现在陪伴,更重要的是引导孩子读书的方向,也就是选书。

对于孩子来说,图片永远比文字更有吸引力。所以家长一开始在选择书籍的时候,应该选择绘本。内容不仅要积极向上,更要注重贴近儿童的实际,否则,没有兴趣,阅读就进行不下去。

要让孩子喜欢上看书,挑选非常重要。选书时注意两个原则,一是根据孩子所处的年龄段,二是要根据孩子的兴趣。因为婴幼儿的生活经验有限,角色、背景和题材都应该是他们生活中常见的。挑选绘本应切合儿童生活的题材,采用朗朗上口、简练易懂的文字,这样孩子才容易接受。

一般来说,亲子阅读书籍的选择都是经典书目,与生活实际相关,既能增长知识,也能潜移默化地学会日常生活技能。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第二步:采用合适的方法

亲子阅读是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形成一个“全程陪伴、讲解——亲子互动——以孩子为主,家长成为倾听者——再互动——陪伴、解惑”循环立体的过程。除了“读”的形式,还可以有表演、图画、手工、实验等等多种形式,重要的是成人与孩子一起享受的这个过程。

1、父母读给孩子听

父母用自然的气息,清晰而响亮的声音,正确而流畅的语音,把图书中的文字一字一句的念给孩子听的方法。让孩子养成认真倾听的习惯,在朗读中孩子通过语言接受图书信息。

朗读图书是最简单、最方便的一种指导方法,而且通过国外学者的研究发现,图书朗读对儿童早期的阅读提高具有十分积极的意义。

2、边读边提问,诱发孩子思考

父母与孩子拥坐在一起,采用父母讲述,或边讲边提问、解释疑难,引导幼儿阅读理解阅读材料。在亲子之间的情感交融中,激发幼儿对阅读活动的兴趣,提高孩子对阅读材料的感受能力和理解能力,帮助幼儿掌握有序翻阅等基本阅读技能。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3、通过角色扮演展示给孩子

父母以口语的形式,加上适当的表情、动作,把图书里的故事内容讲给孩子听。既可以提高兴趣,也可以让孩子有一种浸入式阅读的体验,

美国有一项研究发现,孩子听父母讲故事是一种社会性交往活动。讲故事是用一种交谈或对话的方式进行的活动,这对孩子的阅读能力和文字认识能力的发展有很大的影响。

4、和孩子一起故事接龙

在初级的亲子阅读基础上,父母孩子可以加入互动环节。在阅读中,鼓励孩子积极根据自己的理解和思维,对故事中原有的情节进行改编,或者讲出前半部分,后半部分让孩子去结尾。

梁启超曾提出"善于教人者是教人以研究的方法"。他主张教学生读书,最要紧的是使学生养成好读书的习惯和磨练出读书的脑力。亲子阅读也一样,让孩子在讲故事中拓宽孩子思路,发展孩子的创造性思维,使孩子体验到成功的乐趣,激发幼儿继续阅读的兴趣。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叶圣陶等在阅读教育理论研究上也作出了重大的贡献,他们在阅读教育方面的主要观点是:"阅读的知识必须转化为技能并养成习惯";"理解、鉴赏、触发是阅读的基本功夫"。这些观点虽然不是从幼儿阅读教育出发而提出的,但却给我们今天的研究以启示和借鉴。同时方法是能力的核心因素,是完成阅读的途径和手段,老师只有掌握了采用灵活多样的指导方法,才能真正实现阅读的目标。

创设合适的阅读环境

在阅读中,除了书籍选择和适合自己的方法外,还要注意读书的氛围。

乔姆斯基认为:"环境可产生激发效应和塑造效应。"要使孩子成为一个自主、自觉、自立的阅读者,必须为孩子创设一个科学、健康的阅读环境。所以作为家长,要为孩子创设优美的阅读环境。

环境包括物质环境和心理环境。

1、创设良好的物质环境。良好的阅读环境,必须要满足以下几个条件:首先是安静。其次要有充足的光线。要让孩子阅读,父母必须要做出榜样。

如果有条件,给家里一定要留出书房,要有书架,架上有适合家人的读本。走进这样的环境,人不由自主的就会杂念少一些。

如果没有条件,那就尽量少动电子产品,家长做好榜样。我自己家很小,但我在床头、沙发扶手边、书桌上都放的有书架,只要我坐下,抬手,就一定可以拿到一本书。几年下来,孩子养成了爱阅读的习惯,周末主动要求去图书馆。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2、营造良好的心理环境。要保持孩子阅读的兴趣和热情,父母除了采用积极的态度对幼孩子的阅读行为表示关注、赞赏外,还必须参与其中,和孩子在共同阅读的过程中,分享阅读的经验与快乐。这种阅读方式,不但激发了孩子阅读兴趣,更增强了孩子和父母之间的关系。

最忌讳的就是父母自己玩别的,让孩子自己去看书,孩子内心不平衡,是不容易理解,更不容易接受。

亲子阅读,你在做吗?

“鸟欲高飞先振翅,人求上进先读书”,阅读,全家一起开始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