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6.06 美丽版纳,村寨里唱响法治歌

6月4日,中国妇女杂志记者团来到美丽的西双版纳,深入基层村寨,领略巾帼风采。长期以来,13个少数民族在这片热土上团结互助和睦相处,如今各族女性正跟随妇联,迈着坚定的步伐,砥砺奋进,共谱和谐曲,奏出新乐章。

文/本刊记者 闫实

就如傣语中西双版纳的名字译意一样,这里是一片“理想而神奇的乐土。”来到西双版纳,你会发现它的美并不仅仅是热带雨林的自然景观,还有青山绿水间独特的少数民族风情。无论是在傣族村寨,还是景洪城区,那些身着民族服饰的勤劳女性总能引起记者的注意。正是她们的智慧和努力,让素有“金孔雀”之称的版纳,焕发出了一种由内而生的“和谐”与“包容”。

美丽版纳,村寨里唱响法治歌

傣族老庚,守护家的和睦

西双版纳,气象万千。前一分钟还是阴雨连绵,后一分钟就会艳阳高照。6月5日上午,伴着蒙蒙细雨,记者一行来到了西双版纳勐养镇曼掌村。在曼掌村的一个傣家吊脚楼里,记者见到了身着花腰傣族服饰的陶美芳。

提起陶美芳,身旁的傣族姑娘们都会伸出大拇指点赞。因为她在8年前提议,在村寨里成立“老庚组”,以民族独有的调解方式来守护家的和睦,寨的安宁。

“老庚”是傣族的居家文化,一些年龄相近,脾气性格相似的人被称为“老庚”。陶美芳告诉记者,傣族人爱酒,无论男女,无论中午或晚上,只要大家相聚在一起,就会载歌载舞饮个痛快。于是,有些人喝醉了便会回家大吵大闹。面对村寨里时有发生的家庭暴力情况。陶美芳便想到让“老庚”发新芽。

当时,作为曼洒浩村的妇女主任,陶美芳提议从本村开始尝试,让一些老庚自愿成为一个小组。小组里每一对夫妻都要和睦相处,不可以吵架,如果哪一对夫妻吵架了,就会惩罚他们请客吃饭。当然,这只是为化解矛盾提供的一个前提条件,关键在于相互信任的老庚们,会帮忙分析吵架原因。大家你一言我一语,原本针锋相对的夫妻不知不觉间便和好了。

与陶美芳交谈的过程中,记者不只一次地感受到傣族老庚居家文化的温暖。在傣家山寨,每一个家庭和个人都会得到关注和支持,每一个人都不会被排除在大家的守望之外。妇女也好,孩子也好,老人也好,他们不仅是一个家庭的成员,也是老庚组守护的一份子。当一个村民陷入困境和无助时,来自老庚组的友善会帮其修复与家人或邻里的关系。

在记者眼前的是一个自然、美好、温暖的傣族村寨,寨子里的村民们在这里健康生活、友善生活、感恩生活。

布朗弹唱,让法走进山寨中

美丽版纳,村寨里唱响法治歌

听歌要听布朗歌,在西双版纳景洪市,记者见到了温婉美丽的布朗族女歌手玉章英。作为国家二级演员,她曾带着布朗弹唱走出国门。

对于布朗人而言,弹琴、唱歌就好比饭菜的“盐巴”,是生活不可或缺的元素。玉章英告诉记者,她在儿时就想学弹四弦琴,可当时四弦琴只允许男人弹奏,女人只能唱歌。参加工作后,玉章英打破了旧时规矩,成为了第一批弹奏四弦琴的布朗女性。布朗弹唱是传承布朗民族文化的主要方式,靠的是口授心记、口耳相传。

二十多年来,玉章英每年都会跟随民族文化宣传队下乡演出。每当有重要的法律颁布,她都会和同伴们编排新节目,将法律的内容转化成说唱、音乐剧、小品、舞蹈等形式,送到山寨中。

很多村民通过法治文艺节目,了解到哪些行为是法律禁止的,哪些权益又是法律保护的。玉章英的工作得到了妇联的肯定,她也因此与妇联结缘。

妇联就是各族女性同胞的纽带,参加妇联的活动,让玉章英看到了女性的力量。在采访的过程中,玉章英多次提到,各族姐妹要团结努力,在走向幸福新生活道路上,一个也不能被落下。

神秘基诺,在法治中融入现代文明

美丽版纳,村寨里唱响法治歌

6月6日,基诺族迎来了第39个生日,它是我国最后一个被正式确定的少数民族。对于记者而言,它陌生又神秘。基诺族曾经是刀耕火种,结绳记事的民族,以前他们不懂得商品交易,更没有财产权的意识。为了帮村民脱贫,新司土村的妇联主席李晓慧配合乡政府做了很多努力。

走进景洪市基诺乡新司土村巴朵村手工艺品专业合作社,几位基诺族女性正在纺织“砍刀布”,这些布编织完成后,会被加工为寓意吉祥的香包、腰带、背兜等具有民族特色的商品,通过电商平台展销,从而增加她们的收入。

美丽版纳,村寨里唱响法治歌

在合作社之外,妇联组织还推动确定了商品赶摆日。通过大力宣传、免费提供摊位等方式,妇联鼓励村民将家中的土特产拿来出售。随着网络的发展,李晓慧又主动办起了农村淘宝,方便村民们进行商品交易。

村民们的收入慢慢提高了,一个新的问题又摆在李晓慧的面前,如果仅仅有钱,但不懂得法律知识,村民的幸福生活同样没有保障。

于是,在上级妇联的支持下,在村妇女小组的配合下,李晓慧通过培训的方式向村民普法,另外她还在基诺族节日的时候,准备很多法律展板,利用民族节庆营造法治的氛围。

以前,基诺族人离婚,女方不知道争取自己的权益。传统的观念是女方嫁过来时什么财物都没带,离婚时也不应该拿走任何财物。然而,在今天,随着《婚姻法》、《妇女权益保障法》等法律的宣传,基诺族女性普遍都有了法律意识。对于一些难以挽回的婚姻,她们会向妇联求助,为自己争取更多的权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