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24 “中餐出海”是機遇or挑戰?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

2018年海底撈在美國加州開店,並在新加坡、韓國、日本、英國等地開店,開啟了世界範圍內擴張之路。

其後,大龍燚、小龍坎也紛紛在國外開出店。

“中餐出海”是機遇or挑戰?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

前端時間紅火的《中餐廳3》也是順利的完成了15天2萬歐元(15萬多人民幣)的KPI,也是讓國人因中餐而倍感自豪。

以海底撈為代表的中國餐飲企業紛紛出海,按照世界中餐聯合會的統計,目前海外中餐廳約有60萬家,涉及中餐品牌100+,涵蓋全球188個國家和地區。那麼為什麼國內餐企頻頻出海,在這一過程中又會遇到哪些問題呢?

01

中餐出海浪潮

其實早在200多年前,中餐就已經開始了出海記。中餐出海四次浪潮:

“中餐出海”是機遇or挑戰?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

●第一次浪潮:約160至190年前

我國廣東、福建等地移民在國外開設的中餐館,以中國傳統的小吃為主,家庭作坊居多。

●第二次浪潮:改革開放之初

當時不少國營餐飲品牌,比如全聚德、東來順等,首次開拓海外市場,截至上世紀90年代,美國紐約有約5000家中餐館落地生根。

●第三次浪潮:21世紀初

2004年6月,以小肥羊為代表中餐連鎖店國際化之路正式拉開帷幕。眉州東坡、海底撈、楊銘宇黃燜雞、甘其食、山西面館、獅子樓、黃記煌、局氣海外......紛紛出海。

●第四次浪潮:2018年至今

2018年開始的中餐出海第4次浪潮中,餐飲大佬仍在積極佈局海外市場,但令人驚訝的是新興品牌加入到了中餐出海的大潮中,例如,如音樂酒館胡桃裡、新茶飲品牌喜茶。這一時期的共同特點是標準化程度高、成本低、模式輕。

02

海外市場真的那麼好開拓嗎?

此前,沙縣小吃進軍美國,開業3小時就關門了!原因是竟然是顧客太多,餐食被一搶而空。”這個火爆程度可以說非常給中國美食長臉了!

“中餐出海”是機遇or挑戰?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

連鎖擴張,幾乎是每一個餐飲品牌發展的必經之路,但並不是所有的中餐出海都像沙縣小吃那麼受歡迎,在餐飲業,大多時候,外來的和尚不一定好唸經。

眉州東坡董事長王剛曾坦承,在美國投資超過兩千萬美元的眉州東坡門店,儘管當前在美國的經營已經漸入正軌,門店數量也拓展到4家,但月虧損額平均仍在10萬美元左右。

基於無形成本較多,在國外餐廳經營的回本週期相對較長。也有餐飲人表示,在海外開餐廳的最初幾年是很難考慮盈利的。

“中餐出海”是機遇or挑戰?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

03

中餐出海需注意4個問題

海外第一家餐廳選址至關重要,特定時期下,當地飲食文化包容性高,華人相對聚集和中國文化相近的國家或地區更受歡迎。除此之外,中餐出海需要注意哪些問題才能在這波浪潮中脫穎而出呢?

1

你想要誰成為你的顧客?

有的餐廳定位是把中國菜引入國外,培養當地的粘性顧客,讓他們愛上中國菜;還有的餐廳定位是為海外華裔做菜,提供熟悉的家鄉菜,說白了就是換個地方賺中國人的錢。

“中餐出海”是機遇or挑戰?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

2

餐飲品牌要有國際化目標

品牌的發展具有一定階段性,當品牌發展到一定階段,國內市場已經無法滿足品牌擴張需要時,走出國門是個不錯的選擇。肯德基、麥當勞、星巴克等很多國外品牌湧入中國,甚至遍及全球,中餐為什麼不可以走出國門進入海外呢?

“中餐出海”是機遇or挑戰?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

對中國餐飲人而言,需要國際化品牌與這些大牌抗衡,而走出去是實現的第一步。

3

中餐出海需要策略性

順應當地文化和消費習慣,每個地區的文化都不同,餐廳出海當然要順應地方習俗,不然就會吃虧走彎路。

比如海底撈為了在硅谷開店籌備了2年,但原設計的等位區設置戶外暖爐、桌椅棋牌等都未能實現,因為受地方管理規定的限制。畢竟到了別人的地盤,只有順應當地的文化和消費習慣,才能獲得當地認可。

“中餐出海”是機遇or挑戰?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

4

加強自身品牌管理

店面發展越大,開店越多,對品牌管理的要求就越高,尤其是把店開到國外。必須要做到規範化、規模化,同時需要提升品牌的實力,人才培養系統,安全的物流配送等,走出國門,要先把品牌管理做好。

在國外開個店不難,難的是長期經營下去,想讓品牌在海外站穩腳跟,就必須保證管理能跟得上,不然,幾個月就關門大吉了。

“中餐出海”是機遇or挑戰?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

04

中餐出海還要知己知彼

中餐出海大都集中在美國、日本、新加坡等海外市場,,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殆,我們一起來看一下這些國家的餐飲市場是個什麼情況,又給中餐出海外來哪些風險和挑戰?

1

美國

在美國不乏像麥當勞、漢堡王、賽百味、百勝集團、星巴克等大牌餐飲集團,他們的存在讓美國餐飲業呈現以下特點:

① 成立時間早、品牌積澱深

經過品牌經營迭代和時間沉澱,這些品牌形成了自己的品牌文化和品牌故事,還擁有不少忠實粉絲。例如麥當勞的巨無霸已經過了50歲生日。

② 品類較為集中

美國知名餐飲企業主要是快餐企業,產品集中在漢堡、披薩、炸雞等。

③品牌具有年輕感

最近肯德基的上校爺爺形象又進行了更新,星巴克的美人魚標誌也已經有了四次的變化,這些品牌為了迎合消費喜好,保持品牌活力不斷進行產品創新。

④門店集中度高

行業發展時間較早、擁有超級連鎖餐飲巨頭、餐品可複製性強且標準化程度。而且門店高度集中。

2

日本

日本的餐飲企業一直是國內餐飲老闆爭相學習的典範,但因為空間上的聯繫,也是眾多國內餐飲企業選擇中餐出海的陣地,那麼日本的餐飲企業又有什麼樣的特點呢?

“中餐出海”是機遇or挑戰?眾多知名餐飲品牌紛紛進軍海外

① 行業進入成熟期:低增長、低死亡

日本餐飲業已進入成熟期,表現為低增長、低死亡。據日本餐飲專家宮內海曾介紹,日本60萬家餐廳倒閉率只有10%。

② 奉行產品主義,將單品做到極致

牛肉飯、拉麵、天婦羅、壽司,這些單品佔據了日本餐飲業的半壁江山,並且還誕生了諸如“壽司之神”、“天婦羅之神”這樣的匠人,在產品的打磨上,日本餐飲人花了不少心思。

③ 大品牌、小業態

日本有62個上市餐飲品牌,品牌化程度深,但小業態居多。從單店來看都是小而美,方便快捷。

3

新加坡

① 消費者多元化,口味多元

新加坡是一個多種族多文化碰撞融合的國家,飲食文化豐富多彩。無論是街邊小商小販、大眾化美食廣場還是精緻的的米其林餐廳,日韓菜、中西餐,印度菜系、娘惹菜系、中東菜系等都在新加坡餐飲市場上表現活躍。

② 行業人效不高

從餐飲業來狀況來看,低生產率和高度依賴人力等問題一直困擾著新加坡餐飲公司。新加坡標新局的數據顯示,餐飲業在國內僅佔GDP的0.8%,但是僱傭了16萬工人,佔當地勞動力的4.5%。從2010到2014年,餐飲業的從業人員每年以6%的速度增加,高於新加坡的整體經濟。

國內餐飲市場競爭激烈,中餐出海成為現階段國內連鎖餐飲企業又一發力點,也是連鎖餐飲企業實現全球化擴張路線的必然選擇。

但任何事物的發展都不是一帆風順的,前方的道路上有機遇更有挑戰,想要中餐出海的餐飲老闆一定要在戰略選擇上做出正確的選擇,並從內外問題中不斷尋求解決的辦法,最終實現中餐出海成功的目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