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難道默克爾堅持帶病堅守崗位,就是為了確保北溪2號開通運營?

新文化街男孩


德國總理默克爾非常不容易啊!一位女性政治家,現年65歲,執掌德國14個春秋,期間有過輝煌,也有過堅難,近年由於“默大媽”心慈手軟接受難民太多,國內反對聲此起彼伏,日子很不好過。外交場合“顫抖、摔跤”被外界認為“病的不輕”,可默大媽依然如故堅持工作,心裡的疼只能忍受,或許是為了國家不得不如此。當然“北溪2”對德國來講非常重要,即能賺錢又能保證德國能源安全幾十年。可是事不隨心,國內有反對聲音,歐洲某些國家也不高興,美國更是懷恨在心,恨不得咒她去見上帝,20日,美國政府的制裁令又找上門了。工程停工,本該明年上半年就完工的活還要看美國接下來是讓其“死”還是“生”。

“北溪-2號線”是一條天然氣輸氣管道,建成後德國從俄羅斯輸入的天然氣將可翻倍,達到年供氣1100億立方米,佔歐洲10%的天然氣用量。是世界上最長的跨海天然氣線路,連接俄羅斯西北重要港口和德國東北部。第一條在2011年投入使用,第二條2012年開用,兩條管線是俄羅斯將天然氣直接輸送至歐洲的波羅的海海底線路首創。2號管線將在1號管線基礎上,在1號旁邊建設。一經建成投入使用,俄羅斯輸歐天然氣每年將增加550億立方米。

北溪-2號線遭到歐洲多國和美國的強烈反對,其中烏克蘭、斯洛伐克、波蘭等國不願失去俄天然氣的過境費,美國不願自家的液化天然氣輸歐項目遭遇強大競爭,歐洲還擔心俄羅斯輸歐天然氣翻倍後,各國更加依賴俄羅斯能源,從而影響政治博弈。

俄德兩國經過千辛萬苦與多國談判磋商,終於2015年開工建設“北溪-2”線,這項耗資100億歐元總長約2400公里,跨越波羅的海直接連接俄德兩國的天然氣海底輸氣管道,目前建設進度已經超過90%,預計在2020年年中投產通氣。

正在俄德兩國樂滋滋開懷暢飲準備慶祝勝利時,美國的制裁令來了。承包海底管線鋪設的荷蘭-瑞士公司已經停工,這活他國都無法立即接手,因為,兩國的海工船是全球最先進的,俄羅斯自力更生要投巨資,那年能完成還說不準。

總之,俄德兩國為主要受益方的“北溪-2”擱淺了。這是默克爾一手打造的造福後輩的工程,在美國的“搗蛋”下停工。這對她的打擊可想而知,題主問:默克爾帶病工作,為了確保北溪-2開通運營有很大關係。主因,德國不買190美元/立方千米的天然氣,就要買美國265-295元/立方千米的液化氣。這個差價讓“傻子”都明白該買誰的。美國圍堵俄羅斯的天然氣通歐之路,就是“走別人的路,讓別人無路可走”!美國要賣給歐洲情懷,俄羅斯要賣福利。這或許就是大國博弈的“哲學”吧!


何由之



美國對德國與俄羅斯合作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制裁已經生效了,德國總理默克爾對此的基本態度是口頭反對,實質退讓,把爛攤子扔給普京去收拾。

這是因為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只是默克爾在最後一個總理任期裡的一個棘手問題而已,她堅守總理的大位,堅持要做到2021年9月才卸任,是為了自己的政治生涯的善始善終,留下一個好名聲,留下一些政治遺產,絕不是為了北溪2號項目!

2005年,默克爾就任德國總理,聲望越來越高,此後連選連任,早已成為歐洲(歐洲不承認俄羅斯屬於歐洲)任期最長的國家領導人,也是歐洲最有權威的領導人。

默克爾原本有機會像英國女王那樣“超長待機”的,只是在難民政策上走得太遠了,為歐洲打開了一個潘多拉魔盒,還死不悔改,遭到了德國人的唾棄,在2017年9月24日舉行的聯邦議會的大選中,其領導的執政黨聯盟黨慘勝,不得不與第二大黨社民黨聯合組閣,才能取得執政權。經過近半年的艱難談判,聯盟黨與社民黨才完成談判,組建了聯合政府,默克爾第四次出任德國總理。

這次選舉是默克爾執政生涯的滑鐵盧,更是轉折點。但她在難民政策上依舊痴心不改,進一步激怒了德國人、歐洲人,其聲望如直線下墜的風箏,2018年下半年德國地方選舉,執政黨聯盟黨、社民黨慘敗,標誌著默克爾時代的終結,標誌著默克爾已被德國選民遺棄。

面對此種窘境,默克爾於2018年12月卸任最大的執政黨基民盟的黨主席職務,保留總理職務,她公開表示最大的願望是順利地結束總理的任期。為了保住總理的大位,為了保住手中的權力,默克爾越來越平庸,越來越無為而治,無所作為,面對美國的施壓時更是如此。

默克爾的時代已經提前結束了,她的身體似乎無法接受這麼殘酷的現實,在2019年時不時地在關鍵時刻掉鏈子:她與來訪的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共同檢閱儀仗隊的時候,身體不受控制地顫抖了一分鐘,成了國際大新聞。後來,會見下屬的時候也出現了這種狀況。

這導致她之後會見來訪的外國領導人,在檢閱儀仗隊的時候,都是坐著完成,不敢再站立著完成,以至於德國內外都在猜測默克爾病了,身體肯定出了什麼問題。

在德國,國家領導人的健康狀況屬於國家機密,德國總理府對於默克爾的健康諱莫如深,她是不是真的有病了,在德國政府解密之前是不會有準確的答案的。外界會一直覺得覺得她的健康存在異常。

默克爾就算真的有病,也絕對不會公開承認的,如果承認了,她的政治對手就會趁機發難,以她的健康出現問題,無法,或者不再適合履行總理的職責,迫使她下臺,她就無法完成幹到任期結束的願望,給自己的政治生涯留下不可磨滅的汙點、恥辱。

所以,默克爾的堅持,是為了自己,而不是德國與俄羅斯合作的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12月17日,美國參議院通過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要求政府對北溪2號項目的相關方實施制裁。12月18日,默克爾在議會對此作出了回應,表示德國反對美國的域外製裁,除了對話之外沒有其他方法。

很多人只關注了默克爾的這上半句話,大肆渲染默克爾不會容忍美國的長臂管轄式的制裁,卻刻意忽視了默克爾對此回應的下半句話“德國方面不打算對美國的長臂管轄式制裁進行報復。”這下半句話才是默克爾面對美國關於北溪2號項目的長臂管轄式制裁的真實態度。

12月20日,老美大統領簽署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美國對北溪2號項目的相關方制裁正式生效(德國是美國的制裁重點對象)。12月21日,德國總理府副發言人德默爾輕描淡寫地表示,德國聯邦政府對經大統領簽署生效的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表示遺憾。

大統領12月20日簽署了2020財年國防授權法案後,在北溪2號項目的建設中發揮著至關重要作用的瑞士-荷蘭Allseas公司迅疾地發表聲明,稱因為美國的制裁已經生效,公司已經停止了北溪2號項目的施工。

這一幕簡直是美國2018年、2019年對伊朗實施史上最高級別的制裁後,德國總理默克爾、法國總統馬克龍、英國時任首相特蕾莎·梅、歐盟委員會主席容克等等的歐洲政客口口聲聲地支持伊朗保留伊核協議,但歐洲的企業卻集體逃離伊朗以躲避美國的二級制裁,這些政客不僅無所作為,還狡辯稱政府不能也無權干涉私人企業的商業決策,還要求伊朗繼續單方面承擔伊核協議的義務。

參與北溪2號天然氣管道項目的歐洲企業以逃避美國的制裁為由,撤離該項目,而俄羅斯的企業又沒有能力接手,完成相關工程,這個已經完工了90%的項目極有可能爛尾。

對此,屆時,默克爾將會聳聳肩,稱歐洲的企業害怕美國的制裁撂挑子,我也無能為力,非常遺憾,把北溪2號項目的爛攤子踢給普京,普京欲哭無淚——我要不要像默克爾那樣,也向美國的長臂式制裁屈服?


飛狼




我們認為,這個說法雖然有些極端,但確實反映出三個現實。

其一,在歐洲國家裡,對北溪2號線建設意義認識得最透徹,建設中投入精力最多的就是默克爾。

其二,面對美國對北溪2號線建設單位,即將實施制裁的危機時刻,敢於挺身而出,與美國直接對抗的歐洲領導人,也只有默克爾。



其三,在德國,由於執政聯盟內部對如何看待和處理對俄關係的分歧很大,就在不久前,德國外長和國防部長都曾對俄羅斯大放厥詞,讓人們有理由對俄德未來關係的前景感到擔憂。而此時正值北溪2號線建設關鍵期,如不一鼓作氣實現竣工,將會前功盡棄。而默克爾在幾次出訪時,病情都有發作。而依然繼續留下來堅持工作,應該是對北溪有一份責任,為確保歐洲未來的能源安全,在儘自己最大的一份貢獻。


人們常說,一輩子做成一件大事足矣。而在默克爾眼裡,北溪2號線是造福子孫的大事,必須要在自己手裡建成,也只有她有這個勇氣和智慧,把來自美國的阻撓和制裁頂回去。

面對病體纏身的默克爾還在忘我工作,我們不由得感到敬佩,更為歐洲的未來感到擔心:在默克爾之後,在歐洲誰能扛起對俄友好的大旗呢?是馬克隆嗎?還會有誰?他們會有默克爾那樣的執著和擔當嗎?如果未來與俄交惡,歐洲會怎樣,世界又會怎樣呢?


新文化街男孩


至於默克爾是否有病,德國政府並沒有公開承認,只不過是外界對默克爾的“一月三顫”和“一次摔倒”的推測,引發了外界對默克爾身體健康出了問題的擔憂。

從默克爾的表現看,應當是身體健康出了問題,如此的身體狀況很難完成剩餘的任期。其實,作為一國領導人,也是一個苦差事。沒有一個健康的身體,是很難支撐下來的,因為身體是革命的本錢,這是我們每個人都明白的道理。

按照正常的情況,一個國家領導人的身體出了問題,應當辭職才對。但是從目前看,默克爾似乎沒有提前主動辭職的打算。這到底是為什麼呢?

按照題主所言,默克爾總理帶病堅守崗位,就是為了北溪二號工程能夠開通運營。雖然不完全是因為這個方面,但也並非沒有道理。

我們都知道,默克爾的總理任期到2022年才能結束,但是,默克爾拿什麼為自己的政治生涯畫一個圓滿的句號呢?當然北溪二號工程算是一個可圈可點的政績。因為這個工程對德國人有利,是造福子孫後代的事情。


但是反觀德國政壇內部,對北溪二號工程說三道四的人物並非少數。一方面,可能是受到了美國一些政客的蠱惑;另一方面,德國政壇內部對俄羅斯心存忌憚,並不希望德國與俄羅斯交好。在這樣的情況下,如果默克爾貿然提前主動下臺,北溪二號工程可能會中途夭折,就會使前期的堅辛努力化為泡影。在這個問題上,默克爾也是不得不考慮的。

當然,默克爾不提前辭職,不僅僅是這一個方面。因為在她看來,德國人民需要她,自己也是一個有責任心的人,只要她的身體一天允許,她還可以為德國做許多事情,她還有許多沒有完成的工作,也許就是鞠躬盡瘁,死而後已吧!


小甜嘟爸爸


這種說法啊既高看了北溪2號工程也小看了默克爾。北溪2號工程的重要性對於德國而言主要體現在經濟價值方面,政治和外交方面反而還有負面影響,作為政治家的默克爾不可能僅僅考慮這點蠅頭小利。默克爾之所以帶病堅持工作,主要還是要確保自己所在的基督教聯盟黨順利實現權力的交接,確保長期執政。

近期默克爾的身體確實出現了一些狀況,多次在外交場合暈倒,甚至在出席國家領導人歡迎儀式上也只能坐著聽完國歌。在這種狀況下,默克爾之所以還要繼工作,倒不是她有多麼戀權,而是德國聯盟黨剛剛選出新的黨首,將在2021年交接行政權力,如果默克爾這個時候突然倒下,會給交接工作帶來非常大的變數。受國內經濟不振和難民危機的持續影響,默克爾所在的執政聯盟在近期的幾場選舉中成績不佳。默克爾的友黨德國社會民主黨,隨時都有可能脫離執政聯盟,讓默克爾提前下臺,德國政治局勢波詭雲譎,默克爾當然不可能選擇此時卸下總理重任,回家養病了。


北溪2號工程將天然氣主產國俄羅斯和德國所在的西歐能源市場連接在一起,對於俄羅斯和德國而言都可以減少中間環節,實現能源的穩定供應。但是由於東歐國家和美國的堅決反對,德國和俄羅斯在規劃實施這條天然氣管線的過程中,承擔了巨大的壓力。可以說俄羅斯和德國現在是負重前行,爭取在美國製裁全面實施之前完成這項工程。如果北溪2號停修對於俄羅斯和德國而言將損失不小的經濟利益,但是在政治上卻可以減輕來自美國的壓力,反而是件好事。如果默克爾的身體狀況持續惡化,她應該是放棄在北溪2號工程上的堅持,而不是一定要把它修完。


政治家最優先考慮的是政治問題。俄德關係雖然重要但是與德國內部的政治議題相比就沒有那麼緊迫了。像默克爾這樣的大國領導人,不可能只考慮北溪2號這點事情,而是會從全局的角度思考相關問題。


衝擊時評


默克爾帶病堅持站好最後一班崗,當然不僅僅為了一個北溪2!


第一,默克爾需要處理的事務還真不少。

作為德國這個歐洲幕後掌門人國家的大總管,默克爾需要謀劃的大事還有很多:她要保證自己離休後繼任者順利交接班,基社盟及合作伙伴繼續執掌德國的權柄。整個歐洲動盪不安,德國如何避免發生類似法國的騷亂而獨善其身?

關於北約是否散夥,美國要求各國增加投入,繳納GDP2%的分攤軍費,法國則張羅退群,拋開美國另搞歐洲的自主防衛。德國居間充當和事佬,又不想多掏錢又要維持北約不散架,兩頭的拉力想必讓德國承受著車裂般的痛楚。

第二,默克爾的病並不致命,堅持一年就能光榮離退。


默克爾曾先後三次在公開場合身體顫抖,最近出訪時升對方國旗她竟無法起立,坐著熬過了升旗奏國歌儀式,從外交禮儀上來說是相當失禮的。從中也可看出默克爾的健康狀況不樂觀。

但默克爾患上的疾病顯然不是急症,估計屬於帕金森綜合症或阿爾茨海默病,不至於很快要了命,身體健康卻每況愈下。默克爾今年65歲,人們通常把這個年齡段的婦女稱為老太太,有句俗語怎麼說來著——老太太過年一年不如一年。


距離默克爾任期屆滿還有一年多時間,性格要強的默克爾大概希望自己能夠善始善終,把該乾的事兒幹完,不要中途退場留下遺憾。有唇語專家解讀默克爾身體顫抖時的自言自語:她說的是“我要挺住”!“我要挺住!”

默克爾從2005年當選德國總理,十多年來已創下了德國領導人連續執政最高記錄,德國在她的領導下夯實了歐洲領袖的基礎。眼下英國退群法國騷亂,美國迴歸保守主義,德國在風雨飄搖的歐洲能否仍然堅挺呢?看來需要挺住的不止是默克爾本人,還有她為之操勞16年的德國。


第三,北溪2是德國對外一個風向標,默克爾會堅持到收尾。

由俄羅斯通往德國本土的北溪2號線路建成後,每年輸向歐洲的天然氣將達到550億立米,並且成本更低廉,繞開了烏克蘭這個能源通道的瓶頸。

北溪2關乎德俄兩國的實際利益,將進一步加強兩國的雙邊合作,對緩解東西方對抗,減少歐洲防衛壓力有莫大好處。但德國通過北溪2交好俄羅斯,破壞了美國對俄戰略圍堵,也提高了美國向歐洲推銷頁岩氣的難度——畢竟美國氣開採運輸成本比俄羅斯要高。所以美國因為氣很生氣,衝著北溪2出臺了嚴厲制裁措施。

我個人認為默克爾在北溪2問題上不會妥協,因為這不僅是一個單純的能源解決方案,還是德國試圖擺脫美國控制、調整外交策略的一個風向標。

北溪2號線並非默克爾工作的全部,卻無疑是她領導德國對外轉向的一處重點。只剩8%的掃尾工程,默克爾當然希望在自己卸任前可以實現輸氣管道全線貫通。


回馬一腔


德國鐵娘子默克爾在整個歐盟都是一個極具傳奇色彩的人物,自2005年上任總理到2018年時,已經第四次當選德國總理,不過,最近一段時間內,這位鐵娘子似乎身體出現了健康問題,但並沒有收到有關德國官方通報,應該說是默克爾年齡大了!加上工作壓力過重,操勞過度這才會出現身體發顫情況,當然,以此為準,就說她是帶病守崗是為了完成與俄羅斯聯合開發的“北溪二號”工程,這樣的說法明顯佔不住腳。


首先,默克爾是否生病了,我們並未得到德國官方通報,其次,在2021年底默克爾此任期就滿了!再者,“北溪二號”是由她牽頭與普京共同合作的一項民生工程

上個月在柏林歡迎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時,默克爾身體出現了發抖情況,不過,在那次之後,在歡迎德國總統施泰因邁爾時,她再次出現身體發顫問題,一度被外界認為是她身體出現了什麼病症,其實,從德國官方所通報的情況分析,默克爾只是由於年歲已高,由於過度工作導致疲勞過度才引起的身體不適。


從這點我們也可以理解,畢竟一個國家的領導人,工作量很定會非常大,由於她自身身體條件原因,出現那種情況也可以理解。而在那事發生後,她就向外表示,此任期滿後,將卸任德國總理一職,不再參加競選。

要說默克爾是為了北溪二號才堅守崗位,這完全佔不住腳,我們都知道,“北溪二號”是默克爾與普京合作的一項為德國民生工程,既然是她推動的,又是為了國家建設的一條經濟走廊,如果能在自己任期內完成,這對她來說也算是一份政績,畢竟此項目總投資過百億歐元,一旦打通通氣,將有利於俄羅斯與德國經濟增速,更能為本國國民帶來價廉的天然氣使用。也解決掉了能源不足問題,何樂而不為!


但現在的問題是,“北溪二號”並沒有想象中那麼順利開閥,而是一波三折

美西方國家通過法案,為的是阻止“北溪二號”順利完工,但默克爾直接撂出:“這只是單純的經濟項目,並沒有其它威脅”

其實,“北溪二號”如果順利的話,很有可能在今年底就能竣工,明年就能投產通氣使用,這將為德國年輸送550億立方米天然氣能量,那將減少德國對外來天然氣的進口。而此工程目前已經完成90%以上,但由於最近 美方通過了一項法案,很有可能將改變北溪二號進程。

美方為何要通過對“北溪二號”工程參與公司制裁呢


剛剛在美方通過的軍費開支報告上,就有這麼一項提議,是真對從俄羅斯通往德國的“北溪二號”工程制裁法案,這條全長1225公里的天然氣管道是默克爾特意推動的一項資源疏通器,但目前受到了來自美方的制裁,要對俄羅斯與德國所有參加建設的公司進行制裁,這也將嚴重影響管道的建造。

要知道,目前為止,德國的能源幾乎都是靠進口來維持工業發展的,而石油就佔進口的98%左右,而天然氣同樣高達92%依賴進口,一旦打通“北溪二號”管道,那麼德國將會減少以高價進口的天然氣,這對整個德國來說,都是一件利國利民的大好事,所以說,默克爾對此事非常上心。


而另一方面,俄羅斯這些年的經濟發展狀況並沒有想象中那麼好,對於資源能源出口同樣是佔了不少的依賴性,如果可以把北溪二號工程順利開通,這將對俄羅斯經濟起到一個增速情況,而美方一直以來都怕俄羅斯經濟增漲,畢竟俄羅斯如果有了經濟飛躍,那麼在軍事方面也會有更大動作,所以說,美為了卡俄的經濟來源,直接要對俄德建造的“北溪二號”動手了!這明顯是在對俄經濟制裁。

除了美方對此事上心外,就連烏克蘭,波蘭,芬蘭,瑞典,波羅丹麥等國家也對此事上心,畢竟要走他國區域過境,利益均沾是肯定的,不過還好,目前為止,最後一個丹麥已經成功簽署了同意接受北溪二號通過書,這也就是說,俄羅斯與德國的這項大工程會以最快進程竣工。


當然,如果能在默克爾總理推動下,完美竣工,這一來是一項功績,二來也更顯得她對民生的重視度,留名的好事誰會願意錯過。

總結:從目前進程來看,雖然有外部勢力的干涉,但俄羅斯與德國方面正在不斷加大對此工程的竣工做著努力,如果在默克爾的任期內完成此項目,對她來說,絕對是卸任前的又一大政績外,更是為人生再添光色,當然,在她任期內更容易被竣工,畢竟這是她推動的一項工程。


創微視角


作為一國的主要決策人,國家領導人的身體狀況絕對可以影響一個國家的政治走向,即使身體有恙也會被嚴格保密。默克爾是否生病絕對是德國的絕密,外界無從得知。至於默克爾的種種異常表現被德國政府解釋為工作壓力大,過度疲勞導致。

默克爾對“北溪2號”的開通運營絕對是十分重視的,因為這不僅關乎政績,對德國的經濟和民生都有十分深遠的影響。此前不管是德國內部還是美國都有大把的人在反對和竭力阻撓“北溪2號”的開通,都被默克爾反對並一力抗下,在這件事上,默克爾確實承受著巨大的壓力,身體異常也就不難理解了!



現代社會中,除了傳統的化石能源,天然氣的地位越來越舉重若輕,不管是工業還是民用都越來越廣泛,可以說這種無汙染的清潔能源將成為另一個能源基石,默克爾全力推動的“北溪二號”工程就是要讓德國用上俄羅斯廉價的天然氣能源,為德國社會的發展助力,同時擺脫長期受美國能源控制的囧態和制約,為德國的能源進口開拓新的渠道。不管怎麼說,對德國都是一件極其有意義的工程。

現在歐洲最後一個國家也簽署了俄德天然氣管道過境協議,“北溪二號”離成功可謂一步之遙,如果這個時候默克爾扛不住了,其他不懷好意的國家絕對會製造混亂,破壞“北溪二號”的建設,很有可能讓默克爾多年的努力付之東流!即使默克爾身體有恙她和她的團隊也不會允許這件事影響到“北溪二號”的建設!

默克爾是否帶病守崗我們尚不可知,但默克爾以65歲高齡仍然承受著巨大的工作壓力和政治壓力讓人不自覺的對這位鐵娘子升起敬佩之情!默克爾的堅守不僅僅是為了“北溪二號”的開通運營,給俄德兩國的政治外交破冰,更是為了德國的經濟發展,能源改革和百姓民生!


李氏縱橫


“北溪2號”對於德國非常重要,卻還不至於讓默克爾重視到如此地步。在2016年,美國特大統領贏得大選以後,整個西方世界都非常震驚。在2016年美國大選開票之前,幾乎全世界都認為是希拉里勝利。然而,美國人選出了一位素人總統。對此,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感動非常挫敗,曾經向德國總理默克爾傾訴。正如奧巴馬所料,特大統領上臺以後,將美國及全世界都搞得爛七八糟。而默克爾之所以帶病堅守崗位,必然是為了對抗特大統領,維護德國的國家利益。

2019年6月-7月,德國總理默克爾在接見烏克蘭總統澤連斯基、芬蘭總理安蒂·林內的時候,都出現了不同程度的顫抖。在接見丹麥首相梅特弗雷澤裡克森的時候,默克爾坐在看臺上檢閱部隊。於是,外界紛紛傳聞,默克爾的身體出現了重大問題。不過,默克爾已經公開表示,將於2021年卸任德國總理。從2005年開始擔任德國總理,默克爾已經成為了德國曆史上任期最長的總理之一。正常而言,默克爾身體出現狀況,應該儘快卸任。非常明顯,默克爾不是一個眷戀權力的政治人物。

現在能夠讓默克爾放心不下的,也只有德國的國家前途。在美國前任總統奧巴馬時期,美國與歐盟的關係非常緊密,德國也受益於此。2008年經濟危機爆發以後,德國最先走出了經濟危機,其經濟表現在歐盟眾多國家中一枝獨秀。等到了2018年,德國GDP總量突破了40000億美元,超過英法GDP總量的40%!不過,等到2017年特大統領正式成為美國總統以後,德國及歐盟的好日子都到頭了。特大統領不僅對我國發起了貿易摩擦,對於德國這些歐盟盟友都毫不客氣。例如,美國在2018年對歐盟各國毫無差別的加徵了10%與25%的鋼鋁產品關稅。

德國、英國、法國與意大利是歐盟的傳統四駕馬車。英國已經確定要脫歐,英國首相約翰遜堪稱英國版的特大統領,根本就指望不上;法國總統馬克龍一直在面臨高社會福利的難題,不到40歲的馬克龍也難以鬥得過特大統領,而且法國政局不穩,連續2屆總統都沒有能夠實現連任;意大利的經濟發展遇到了困境,並且意大利總理孔特是一個妥協的產物,十分的弱勢。數來數去,也只有德國總理默克爾能夠與美國特大統領鬥一鬥。觀察室認為,默克爾之所以帶病堅持在崗,就是為了帶領德國乃至歐盟,防範現任美國總統特大統領。

歡迎大家討論,你認為默克爾是一位值得尊敬的政治家嗎?


美國觀察室



默克爾總理真是不容易了,大媽級的年紀,身體肯定要差。如果在我們國度,早已是過著跳跳廣場舞,逗逗孫子,安享晚年的幸福生活。唉,不幸生在德國家,如今勉為其難操持政務,可敬!可嘆!!

當然,身體肯定是有毛病,但不會影響正常的總理國務工作。現在看,只要坐下她就沒什麼大礙。如會談,會議等,都不會有問題。只是站立一久,好像就不由自主抖動起來。應該是正常的身體機能的退化,年紀大了,都是先從腿腳不利索開始,也屬於正常的身體變化。但肯定不影響頭腦的正常思維、判斷,處理政務不會有問題。一看她老人家腿腳不利索、抖動,就聯想到她的頭腦也不利索,甚至思維也是抖動,進而判斷處理問題也不正常了,那麼,肯定就荒誕不經了。不可能!所以,以此推論她重病在身,咬牙堅持那就不準確了。

而實際上,德國和俄羅斯共同建設的北溪二號,並不是對於德國有著壓倒性問題的重大項目。目前我們知道的是,如果通氣後,輸送的天然氣大概佔德國需要比率的十幾至二十左右,並不是很大的比率。主要是政治上,能夠使俄羅斯能源輸出多元化,自己最強大的經濟手段發揮最佳作用。也使美國擴大對歐出口同樣資源的戰略破滅;經濟上,俄羅斯同樣天然氣比美國推銷的要便宜三分之一左右,當然德國人更高興接受了。所以,北溪二號項目,說白了就是美俄之間的爭鬥,德國和沿線國家,只是參與其中的收益者,不是受害者。即使默克爾退休回家了,不管誰是接班人,目前德國的路線也會走下去的。所以,沒有必要把整個項目看成生死攸關的大事,好像默克爾不親力親為,就要失敗,就要亡國一樣,沒有那麼嚴重!


美國當然不高興這個項目。美國的戰略目標是全面遏制俄羅斯的發展,特別是俄羅斯向西擴張。在美國看來,不論俄羅斯對歐洲是輸出能源,還是加強武備,都不是好事。它要壓制住俄羅斯在歐洲生存空間,迫使它只能向東、向南行動,把禍水東移。這樣,歐洲始終就能在美國控制下,也沒有什麼風險。同時,美國現在也在提升自己成為能源輸出大國。留下歐洲市場正好為自己所用,一舉兩得啊!美夢!美帝地地道道的美夢!

德國當然有自己的考量。它既要保持和美國盟友關係,又要利用美俄矛盾為己所用,所以絕對不完全聽美國的。這點,它和歐盟大哥法國有區別,那位是不聽美國的。它,德國,則是不全聽!尤其經濟問題上,德國就不聽話了。這點美國也是沒辦法,否則你給同樣好處啊!如果捨不得,對不起,人家不聽話。北溪二號項目就是如此,美國能夠把自己天然氣降下來,德國可以買美國的,俄羅斯的不用。美國幹嘛?目前看,北溪二號建成了,也可能是個備用通道,輸氣量可能不會大,象徵性的。因為,如果烏克蘭主管道正常,就可以不用北線管道了。而烏克蘭和俄羅斯已經簽了供氣協議,應該說主要問題已經解決,那麼最低明年燃氣供應沒有問題。這樣,恢復正常後,北溪二號作為備用通道未嘗不可。

德國內部近來有些變數,但主要不是默克爾健康問題,是自家執政聯盟內部出現分歧意見。這些是他們內部的事,別人說不清,也不用管。但不管怎樣,德國自身政局會是穩定的。還是不需要擔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