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和氏璧產自南陽

http://m.cctv.com/dc/v/index.shtml?guid=6eca5b968ac74ede9b14583cf426dcdb

以上鍊接來自CCTV科學頻道的視頻。

——

丹陽是楚國最早的國都,關於古丹陽的位置,近代學術界有當塗說、秭歸說、枝江說、丹淅說等說法,現在公認的是丹淅說。上世紀80年代初,我國著名荊楚歷史地理學者石泉先生在實地考察的基礎上,率先提出“熊繹所居丹陽城當在今陝西商縣的丹江河谷”的新觀點。

周昭王時,秦屢次出兵南征,迫使楚人沿丹江河谷下徙。到周夷王以前數十年間,楚人終於在丹江下游(今河南淅川縣境)的“丹、淅之會”,建立起了新都。

《史記·屈原賈生列傳》載,楚懷王十七年,秦人“大破楚師于丹、淅”。《索隱》說:“二水名。謂于丹水之北,淅水之南。丹水、淅水皆縣名,在弘農,所謂丹陽、淅。”《索隱》所說的“丹水”即丹水河,發源於西峽縣丹水鎮孤垛山南麓,在西峽縣回車鎮屈原崗村李樓注入七峪水庫。

南陽市淅川縣是楚文化的發祥地和楚國第一個 都城所在地。已發現春秋時期楚國的古城址13處,古墓群5000座,出土文物2000多件,在這裡出土的銅禁將我國熔模鑄造工藝的歷史提前了2000多年。


獨山玉是中國四大名玉之一,產於河南南陽,也稱“南陽玉”或“河南玉”或“獨玉”。 南陽玉的歷史地位過去並沒有引起重視,但其開採時間相當早,早在新石器時代晚期就被採用了。南陽黃山出土的一件南玉鏟,經鑑定就是新石器時代晚期的產物。殷墟出土的有刃玉石器中的7件玉器,質料也全是南陽玉。

南陽鎮平從古至今,一直盛產玉器,是我國玉文化發源地之一。1995年鎮平被國家命名為“中國玉雕之鄉”、2008年鎮平玉雕被國務院公佈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

發現和氏璧寶玉的卞和應該是鎮平縣人,因為:

一,南陽是楚國重鎮,鎮平當時為楚邑,卞和又為楚人,有居鎮平之可能;

二,卞和能得璞玉和氏璧,定是識玉之人,而鎮平自古以來就是加工銷售玉器之 地,卞和可能就是經常與玉打交道的鎮平人;

三,如若和氏璧是獨玉,產玉的獨山不但不位於楚國,且與鎮平為鄰,僅 相距20公里,鎮平人卞和到獨山採玉也非常近便;

四,卞和姓卞,得寶玉被命名為和氏璧,至今,在鎮平縣城附近仍有卞莊、和營、兩個自然村,卞氏、和氏的村民們也可能與卞和有親緣關係。

上述材料來源感謝部分專業人士提供,歡迎大家繼續進行補充。謝謝!

和氏璧產自南陽


和氏璧產自南陽


和氏璧產自南陽


和氏璧產自南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