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0 和氏璧产自南阳

http://m.cctv.com/dc/v/index.shtml?guid=6eca5b968ac74ede9b14583cf426dcdb

以上链接来自CCTV科学频道的视频。

——

丹阳是楚国最早的国都,关于古丹阳的位置,近代学术界有当涂说、秭归说、枝江说、丹淅说等说法,现在公认的是丹淅说。上世纪80年代初,我国著名荆楚历史地理学者石泉先生在实地考察的基础上,率先提出“熊绎所居丹阳城当在今陕西商县的丹江河谷”的新观点。

周昭王时,秦屡次出兵南征,迫使楚人沿丹江河谷下徙。到周夷王以前数十年间,楚人终于在丹江下游(今河南淅川县境)的“丹、淅之会”,建立起了新都。

《史记·屈原贾生列传》载,楚怀王十七年,秦人“大破楚师于丹、淅”。《索隐》说:“二水名。谓于丹水之北,淅水之南。丹水、淅水皆县名,在弘农,所谓丹阳、淅。”《索隐》所说的“丹水”即丹水河,发源于西峡县丹水镇孤垛山南麓,在西峡县回车镇屈原岗村李楼注入七峪水库。

南阳市淅川县是楚文化的发祥地和楚国第一个 都城所在地。已发现春秋时期楚国的古城址13处,古墓群5000座,出土文物2000多件,在这里出土的铜禁将我国熔模铸造工艺的历史提前了2000多年。


独山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产于河南南阳,也称“南阳玉”或“河南玉”或“独玉”。 南阳玉的历史地位过去并没有引起重视,但其开采时间相当早,早在新石器时代晚期就被采用了。南阳黄山出土的一件南玉铲,经鉴定就是新石器时代晚期的产物。殷墟出土的有刃玉石器中的7件玉器,质料也全是南阳玉。

南阳镇平从古至今,一直盛产玉器,是我国玉文化发源地之一。1995年镇平被国家命名为“中国玉雕之乡”、2008年镇平玉雕被国务院公布为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发现和氏璧宝玉的卞和应该是镇平县人,因为:

一,南阳是楚国重镇,镇平当时为楚邑,卞和又为楚人,有居镇平之可能;

二,卞和能得璞玉和氏璧,定是识玉之人,而镇平自古以来就是加工销售玉器之 地,卞和可能就是经常与玉打交道的镇平人;

三,如若和氏璧是独玉,产玉的独山不但不位于楚国,且与镇平为邻,仅 相距20公里,镇平人卞和到独山采玉也非常近便;

四,卞和姓卞,得宝玉被命名为和氏璧,至今,在镇平县城附近仍有卞庄、和营、两个自然村,卞氏、和氏的村民们也可能与卞和有亲缘关系。

上述材料来源感谢部分专业人士提供,欢迎大家继续进行补充。谢谢!

和氏璧产自南阳


和氏璧产自南阳


和氏璧产自南阳


和氏璧产自南阳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