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12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

5月30日,中共中央總書記習近平出席“科技三會”並發表重要講話,他提到:科技創新、科學普及是實現創新發展的兩翼,要把科學普及放在與科技創新同等重要的位置,普及科學知識、弘揚科學精神、傳播科學思想、倡導科學方法,在全社會推動形成講科學、愛科學、學科學、用科學的良好氛圍,使蘊藏在億萬人民中間的創新智慧充分釋放、創新力量充分湧流。

劉延東副總理在《推進全民科學素質行動電視電話會議》中的講話也提到要落實科技人員參與科普工作的政策激勵措施,把開展科普工作成效作為與科技創新成果同樣重要的考核內容,使服務全民科學素質提升成為科技工作者的本職所在和自覺行動。對高校、科研機構、企業等創新主體的評價,也要充分體現面向全社會的科普服務效果。

正是為了開展科研與科普相結合的實踐,以科研論文為紐帶搭建科學家與公眾交流的平臺,中國科普研究所科學媒介中心於今年啟動了刊媒Hui活動,旨在打通科研與科普之間的各環節,推動科研與科普的共同發展。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8月11日,由中國科普研究所科學媒介中心主辦,北京科學技術期刊學會承辦的“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專場,在中科院物理所科學咖啡館成功舉辦,30多位大眾媒體、科技論文作者、科學編輯及科技愛好者參加了此次活動。同時騰訊視頻進行了沙龍的直播。中央電視臺新聞聯播天氣預報氣象主播馮殊主持此次沙龍。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本次沙龍上,來自於不同領域的7位科研工作者結合各自近期發表的科研成果,分別就大眾關注的氣象、疾病、土壤環境、農藥及水運工程等民生問題展開討論,並與現場觀眾進行了實時互動。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國家氣象中心強天氣預報中心首席研究員鄭永光博士結合即將在《氣象學報》發表的論文以及多年研究成果,為大家解釋了什麼是強對流天氣及我國對於強對流天氣的監測和預報情況,同時他還通過過去幾年極端天氣的一些案例討論了氣象科普的相關問題,澄清了一些誤解。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中國醫學科學院阜外醫院心內科醫師安濤博士用簡潔的語言和大量實例介紹了罕見遺傳病是如何定義的、如何有效控制兒童罕見遺傳病,並“跨界”推介了劉一川博士發表在《科學通報》上的論文《“兩孩政策”後如何有效控制兒童罕見遺傳病》。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巴西奧運會正在如火如荼地開展中,而出現在巴西的寨卡病毒也會讓廣大公眾對奧運健兒牽腸掛肚,那麼寨卡病毒到底有什麼危害呢?《全世界首次報道塞卡病毒可以引起嬰兒小頭畸形》(《中華實驗和臨床病毒學雜誌》發表)第一作者任曉傑為大家普及了塞卡病毒相關知識以及對嬰兒小頭畸形症的影響。這也是全世界首次報道寨卡病毒可以引起嬰兒小頭畸形。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我國是農業大國,地膜技術在我國的應用與普及使廣大農民的作物收成得到了保證和提高,但地膜技術是柄雙刃劍,它也使得我們的土地面臨著白色汙染的威脅。《地膜殘留量對新疆棉田蒸散及棵間蒸發的影響》(《農業工程學報》發表)的作者之一——新疆農業科學院副研究員林濤和中國農業科學院農業環境與可持續發展研究所研究員嚴昌榮兩位專家,就地膜覆蓋技術的發展及應用、殘膜汙染現狀及危害特徵以及我國地膜技術的宏觀現狀等問題,為大家普及了我國地膜汙染治理的必要性。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除了地膜汙染需要大家關注外,農產品的質量安全也是大家非常關注的話題。結合《科學種養》發表的《北京市農藥面源汙染治理的探索、實踐與成效》論文相關內容,北京市植物保護站農藝師王品舒就如何防治病蟲害,如何改善傳統施藥以及如何回收農藥包裝廢棄物等話題同大家進行了討論。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最後一位嘉賓孫小青副主編介紹了發表在《水運工程》雜誌的論文《長江口攔門沙河段航道回淤的波浪動力環境》(作者:劉猛),給大家普及了長江口攔門沙河段航道回淤的波浪動力環境及我國著名的長江口12.5米深水航道相關知識。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推介沙龍結束後,到場的媒體記者還針對關注的問題分別對推介嘉賓進行了採訪。

刊媒hui:科技論文成果推介沙龍之破解生存威脅中國科普研究所科學媒介中心將繼續主辦刊媒hui科研論文推介沙龍活動,搭建科研與科普相結合的平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