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3 教你如何在2个月内搞定行测5大题型!

教你如何在2个月内搞定行测5大题型!

国家公务员考试怎么复习?该从哪里下手?国考只剩下不到2个月啦,最近小编经常被问到类似问题,之前我们出过一篇一篇教大家如何通过一个月复习考上国家公务员,主要说明了短时间内如何分配时间复习和复习的大致方向,今天,我们再出一篇分科目的复习方法,主要针对国家公务员考试笔试环节中的行测、申论小题、大作文三大板块,更小伙伴们学习参考,希望能对正在国考复习奋战中的大家带来一些启发。

一、关于行测

教你如何在2个月内搞定行测5大题型!

行测需要练习,但是不提倡疲劳战,可以以两本行测参考书为主——模块专项训练和历年真题。给自己安排固定的时间做专项训练,根据自己的状态调整做题时间。专项训练做起来其实速度可以很快,一个星期看完一种题型基本上问题不大,周末的时间用来做真题,最好按照考试标准时间全真模拟,练习填写答题卡然后核对答案寻找自己的问题。

常识判断

教你如何在2个月内搞定行测5大题型!

专项训练里常识判断题复习不建议花太多时间,一来因为它题量少分值低,二来涉及面实在太广,很难有针对性的复习。常识之所以谓之常识,是因为它与我们日常生活息息相关,通过平常的积累,考试时你也许不能确定答案但是可以明确排除其中一两个答案,如果实在是碰到毫无头绪的题目,就迅速选择一个顺眼的答案,总之不可在这一题型上花费太多时间。

数量关系

教你如何在2个月内搞定行测5大题型!

根据小编身边很多朋友反映,数学相对来说都属于弱项,所以复习的时候在数量关系上花的时间相对多一些。数量关系的特点是题量也不多,但是分值比较重。数学不好不要怕,如果是15道题的话里面至少有一半以上是比较容易的。练习时厘清常见的一些类型、温习常用公式,解决这一半问题不大。而剩下稍微难一点点的那些,充分利用“代入法”“排除法”常常能够带给你意想不到的惊喜。

言语理解

教你如何在2个月内搞定行测5大题型!

这个很大程度上靠语感和日常对词语的积累。“排除法”同样很好用,尤其是对于那些选词填空题型,如果你能够明确排除其中某一个词语,那么就能迅速缩小答案范围。很重要的一点,如果不是特别肯定,这一类题目不要轻易更改答案。因为二十多年来形成的语感往往能让你第一眼选择正确的答案,但越是多看多想越会模糊语感的力量,适得其反。还要注意的是当题目中问到“属于”或者“不属于”、“符合”或者“不符合”、“包括”或者“不包括”这类问题的时候,一定要看清楚有没有那个“不”字,因为我本人有时候比较粗心,就会漏看题目导致回答错误,这一点同样适用于逻辑推理中的逻辑判断。

判断推理

教你如何在2个月内搞定行测5大题型!

其实这是很有意思的一类题型。首先,说说图形推理,其实参考书上都有很多归纳总结,例如“看见单字就要想到笔画”“看见有角就要想到钝角锐角个数”等等,这些归纳肯定是有用的,它们至少代表了过去几年里常见的一些考题切入点,所以小编认为可以进行了解,同时通过练习培养自己的敏感度。当然,每年都会有新的题型出现,这就需要我们平时注意总结规律,触类旁通,根据实际在考场上随机应变了。

其次,说说定义判断,在读定义的时候一定要把关键词一个个圈出来,再和选项一个一个对比,确保选项符合所有关键词,这种题型相对死板一些,属于有框架的题型,找准关键可以很快解答。第三,再说说逻辑判断,我们应该充分利用“倒推法”和“代入法”,对于列出一堆人一堆条件的题目可以列表对应,这样会简洁明了很多。

资料分析

教你如何在2个月内搞定行测5大题型!

把这一题型放在最后,是为了提醒大家,它真的很重要!行测要拿高分,你一定要好好对待它!因为它的位置总是排在试卷最后,而我们在考场上因为紧张或其他原因常常在前面耗费太多时间导致最后没有时间做这一部分题。可是我想说的是,这一个题型才是最容易拿分的!它看起来复杂但其实最简单,题量多、分值高,所以无论如何,你一定要留出时间做这个题型。平时可以练习如何简化运算,因为这一题型往往有数字大到几十万上百万的除法,最简单的方法就是把不重要的位数全部换成“0”,或者是取近似值。在答题时同样要看清提问,有没有“不”,问的是“全国”还是“本省”,“增长了多少”还是“翻了多少倍”,是选择“正确的选项”还是“错误的选项”。

做题顺序

教你如何在2个月内搞定行测5大题型!

以小编身边文科较好数学较弱的小伙伴为例,可以先按照考卷顺序来做。常识题和言语理解一遍过,数量关系题一分钟之内可以解出的就解,否则立刻跳过,最后有时间再回头看,资料分析一定留够时间保证有准确率地完成。总之,你可以在练习真题的过程中寻找适合自己的方法,记得无论是否完成所有题目的作答,答题卡上都一定要涂满,这样你会有四分之一的概率遇见正确答案。

近年来申论考试已进入“题型成熟化、考察创新化”的命题阶段。“知己知彼,百战百胜”,只有了解申论考试的基本形式和考查内容,才能有的放矢,针对不同题型,采取不同的备考策略,找准采分点,拿到高分。

申论考试中,给定资料多且复杂,尤其是近年来,案例型材料越来越多。有些材料间表面看似毫无关联,实则内在联系万千。这就要求大家要学会理顺各个材料之间的内在逻辑关系,准确把握材料所要表达的中心思想,领会出题人的意图。只有对材料有全面、深刻、理性的认识,才能在作答时迅速、准确写出答案。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