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冷战时期,东德只有17万军队,为何却让北约感到压力山大?

段勇宾


你这是搞错了吧,然北约亚历山大的是东德背后的华约,是华约背后的苏联,说白了冷战对峙不过是美国和苏联,各自领着一帮“车马炮卒”,打着北约和华约的旗号在界河两岸争个高低长短而已。如果没有苏联,东德分分钟就没了,根本一点压力都没有。

我们知道战后德国被分区占领,而苏联占领区成为后来的民主德国(东德),美英法占领区成为后来的联邦德国(西德)。说到分区占领,自然需要大量的军队,到1946年时苏联就在苏战区内驻扎了第1/2/3/4近卫坦克集团军和第3突击集团军、第8近卫集团军共计六个集团军。美英法三国的三块占领区才一共部署了美国第7集团军、英国莱茵集团军和法国第1集团军等三个集团军。你看看,刚一开始美英法三国这么大占领区的兵力也就是苏联的一半,你说压力大不大?

前面说的还只是编制上的被碾压,明面上是3个集团军对6个集团军,实则差距更大。由于二战令欧洲元气大伤,各国均要减少在外驻军(无力无钱),所以英国空有一个莱茵集团军的编制,然而却并没有实装作战部队,只有一个下辖第一军维持占领区治安;美国则只留了一个步兵师的作战力量,法国也仅保留了一个军。三大集团军合着只有不到2.5个军,作战力量甚至不到1个集团军的一半。

反观对面的苏联,虽然6个集团军不是编制全满,但是保留了4个齐装满员的集团军(另外两个集团军降级并只保留组织架构),而且到1950年2月又重新恢复到6个集团军的军力。

上图就是80年代,华约和北约冷战对峙高峰期在东西两德的部署情况,我们就光说说苏联在东德及其周边的军力:苏联驻德集群编有第1、第2坦克近卫集团军、第3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8近卫诸兵种合成集团军、第20诸兵种合成集团军;在波兰驻扎北方集群、在匈牙利驻扎南方集群、驻捷克斯洛伐克中央集群。看这些兵力,就东德那些部队实在微不足道,也不可能令对面的华约有丝毫压力。


装备空间


#军事##军事历史##北约##国际##历史#

首先来看一下东德的地理位置吧

东德是整个华约的最前沿所在,地理位置前出,一旦爆发战争,从上中下三路同时出击。

上路:汉堡,不来梅方向,其中港口城市汉堡将是关键。华约军队在这里将与北约部队决战。

中路:突破德国富尔达山口,进入一马平川的西欧,随后铁甲洪流将穿过并摧毁工业中心鲁尔区。消灭沿途看见的所有敌人后,华约军队将进入法国。

下路:配合从匈牙利出发的友军,直接包抄奥地利,并阻断亚平宁半岛与欧洲的联系。

从军事实力上看,实际东德军队员额虽少,但实力一点也不弱。

东德军队在1989年,拥有有2380辆坦克,装甲车与步战车7620辆,火炮2500门;固定翼飞机400架,直升机90架;191艘舰艇。虽然人数不多,但掌握的大多是技术性兵器,是一支完全机械化的军队。

同时,东德军队的装备维护和训练水平也非常高,除了在暖气库房中保持常温,保证五分钟就能启动的T72坦克外。在两德统一后,东德飞行员用落后的米格29飞机在红旗军演中一度打得美军飞机摸不到头脑。

当然,东德还有一支最恐怖的力量是前苏联红军。

前苏联在东德一共驻扎了6个集团军共计38万人。一旦爆发战争,北约的防线和战略要地首先会被各类型的导弹覆盖,然后苏军第一梯队的钢铁洪流,在空军的配合下,打击北约的残存战略支撑,交通要点,隧道,桥梁,火车编组站等设施。在如此猛烈的进攻下,西德实际是被北约完全放弃的,只是作为战争的缓冲地段,来给北约各个其它国家有反应时间。

北约的一个成员国在战争一开始就是打算放弃的,还有比这更绝望,感觉更有压迫感的战争吗?


愤怒的小野猪


回答这个问题之前,我们先看看东西德两国的军队装备军队规模,军工生产。

据确切资料在德国合并之前东德军队装备情况如下!

陆军:

(1)主战坦克2400辆,从T55到T72都有。

(2)装甲车辆7600辆,都是苏系装备。

(3)火炮装备5000门。

空军:

(1)作战飞机400多,米格-23:124架,米格-29:28架,su-22:56架其他都是苏制落后机型。

(2)武装直升机100多,运输直升机100多。

海军:大小舰艇190艘。

最后是三军规模在17万人左右,但这个军队规模并不是华约国家第二,他少于波兰39万,和保加利亚23万,在华约国家中排名第四。

说他是华约第二大军事组织。

原因简单,因为东德部队编组满员度,动员水平是华约国家最高,这和东德国民高素质,还有身处一线地理位置有关。因为要时刻准备和苏联驻扎在驻东德战斗集群合作,一旦出现对欧作战可以最看速度配合苏军作战。

故而,号称华约第二地面战斗力。

其次我们看看军工生产方面,东德军工生产体系和苏联几乎一样,他在华约国家的地位,和波兰捷克这样工业化水平高的国家在一个等级。也因此会得到苏联最新的武器装备支援。

这就意味着,苏联最新装备的武器,在2到3年后就可以提供给东德。另外东德是华约国家中,除了苏联之外工业体系最全,自主生产能力最强的国家之一,虽然领土人口很少,但是科技工业生产水平,和波兰捷克相比,都不相伯仲。

看完东德,我们在看看西德军队。

当时西德军队,规模可不小,整个国防军人数在48万人,接近50万人水平,而且军事装备水平也很高,陆军有美制的M48A5,M60主战坦克,还有德国享誉盛名的豹2坦克,数目大约在5000辆。装甲车也不少,有6400辆左右。

陆军分三个军团,13个师,大部分武器都是美国货,由此可见,西德军队在人数,主战坦克,火炮等多方面其实是优于东德军队的。

不仅如此,西德的工业水平也是完胜东德,人口数也完胜东德。那么为何还会有东德军队让北约压力很大的事情发生。

原因也很简单。

(1)军队素质:东德军队特点就是满员度高,还有动员度高,这都是为了应对随时可能爆发的战争,也因此,东德军队的战斗力,还有训练水平都很高。在同样反应时间内,东德军队能投入到战场的军队规模超过西德很多。在时刻备战还有动员机制下,可以随时扩军。

(2)狐假虎威:当时东德除了自己的17万武装力量之外,还有大量的苏联驻军,数目在38万左右。再加上无数盟国,可以短短时间内集中60万以上的部队进攻,同样的装备序列让他们配合默契,当然更有战斗力。

(3)知己知彼:作为北约华约对峙的最前沿地区,东德特勤机构非常高效,几乎在西德遍地开花,就连西德总理身边,都有东德特工,无论任何决策都能最快时间传递会东德,知己知彼情况下,当然百战百胜。

由此可见,虽然东德国军队规模不算很大,但是人员素质还有训练水平都很高,在加上情报部门的加持,和苏联大军的支援,当然让北约忌惮。况且,在整个冷战时期,因为苏联恐怖钢铁洪流的存在,从冷战开始到最后,整个欧洲其实都在苏联军事威胁之下战战兢兢,如何有胆气面对华约部队?未战先却说的就是这个道理。


阿斗不傻


东德人民军在冷战时期,管辖5个预备摩步师,4个摩步师,2个坦克师,2个导弹旅,总兵力不过17万。东德总共拥有2396辆坦克,7620辆装甲车,5095门火炮等武器装备。而仅西德就有48万兵力,东德在账面上的差距远远落后于北约。

但是。北约却把东德军力视为仅次于苏联的第二大军事强国,原因如下:

东德军队枕戈待旦

东德作为冷战时期东西方阵营对抗的阵地前沿,进可攻,退可守,战略地位不言而喻。虽然德国作为战败国,理论上不能大规模发展军事力量。但是随着冷战的爆发,在二战结束后10年,在美国和苏联的授意下,西德和东德的军力野蛮生长,已经初具规模。


东德人民军队,长期处于满编状态,在华沙国家中,东德军队的满员率排名第一。东德军队的训练强度和训练时长普遍高于北约其他国家。东德军队的素质继承了德国从普鲁士时期的善战能力,军事人才储备充足。

正是在这种时刻备战状态下,东德军队的动员能力高,如果有擦枪走火的情况出现,东德可以在2到3天的时间可以集结完毕。

投鼠忌器

东德境内除了拥有17万本国军队外,苏联在东德境内也驻扎了38万苏军,再加上其他华约国家的支援,可以很快集结50万以上军队投入战斗。

东德军队的武器装备获得前苏联的援助,而且东德军队经常与苏军进行训练,演习,军队素质高,与苏军配合默契。

东德背靠大树好乘凉,北约不敢小觑。

东德拥有北约的军事绝密资料

东德继承了二战德国部分情报资料以及情报工作的经验。东德情报系统的渗透率极高,前西德总理阿登纳,他的身边潜伏了很多东德特工,北约国家的高层也有东德特工的影子。

作战最讲究的就是知己知彼,如果东德获取了北约的军事绝密资料,北约就丧失了主动权。东德在暗,北约在明,东德严密的情报系统,使得北约不能高枕无忧。



在冷兵器时代,士兵的数量当然是多多益善。但是到了热兵器时代,士兵的精锐化程度更能以一敌百。随着信息战的到来,在开战前让敌方的信息沟通陷入瘫痪,不战而屈人之兵也是可以实现的。


梓蕤


让北约感到压力山大的不是东德军队,而是实力强悍的苏联驻德集群。苏联驻军数量上比东德军队都

冷战时期,东德和西德是北约和华约对峙的最前线。苏联在东德驻扎了一只实力强大的部队,一般被称为苏联驻德集群或者苏联驻德国集团军。

苏联驻德集群在整个苏军中也属于训练良好装备精良的部队,是苏联军队中的精锐。

苏联驻扎在东德的驻德集群,仅仅常备作战兵力就有38万人,超过东德本国军队的两倍。驻德集群装备了4200辆坦克,8000多辆装甲车,700架作战飞机和700架直升机。

并且驻德集群优先装备苏联最先进的武器,如苏联解体前夕,苏军新型的T80坦克总装备量仅有4000多辆,其中有3000多辆分给了驻德集群。

苏联驻德集群加上东德仆从军,相对对面的北约军队有不小的优势。苏联强大的钢铁洪流的印象,很大程度就是西欧国家对强大的苏联驻德集群的印象。

按北约的作战计划,一旦与华约开战,面对动员补充后更比平时强大的多的驻德集群苏军,北约会广泛使用战术核武器阻止苏联装甲部队的推进。

北约装备使用的战术核武器有些相当丧心病狂,如M-388核无后坐力炮,这种射程只有4公里的战术核武器,是一种典型的同归于尽式武器。发射核炮弹后,炮兵自己肯定也会被核炮弹杀伤,堪比今天恐怖分子的自杀式炸弹。

(美国的核无后坐力炮)

北约装备这么丧心病狂的武器,可见对面驻德集群造成的巨大压力。当然,苏联解体后的资料显示,北约对冷战时的苏联驻德集群有所高估,实际上驻德集群自身在训练等方面也问题不小。


仁勇校尉


诚邀,如题。二战后,世界上两个超级大国——苏联和美国既不想开战,又想击败对手夺得世界霸权,于是疯狂扩军备战,是为冷战时期。那么冷战中,东德只有17万军队,为何会使得整个西欧压力山大呢?

小编以为,欧洲国家怕的不是东德,实际上能让整个西欧瑟瑟发抖的,恐怕也只有苏联的钢铁洪流了,东德不过是狐假虎威罢了。

冷战时期,苏联在占领的德国地区建立了社会主义东德,于是东德自然而然就成为苏联抗衡西欧的桥头堡,苏联对此也高度重视。


是时,苏联与美国比较军事力量,苏联的空军海军不如美国,但是苏联陆军却远甚于美国。苏联陆军鼎盛时期兵力百万,坦克万余。而且苏联离西欧太近了,东欧平原几乎无险可守,苏联坦克能分分钟教西欧做人。

扯远了,回到正题。东德的17万军队固然令北约不爽,到真正威胁北约的,是苏联驻德的33万军队以及背后的苏联红军,德国地处欧洲腹地,苏联的33万军队就像颗钉子一样,扎在北约的心脏上面,小编以为这才是北约压力山大的原因。


以上就是小编的看法,如有出入还请斧正


电视剧里看历史


东德的背后是苏联!


岁月如刀154199264


背后隐约看到俄熊庞大的身影!


西楚飞鹰


东德是苏联对抗北约的前哨,北约怕的不是东德的那点兵力,而苏联强大的军事能力和能毁灭一切的核武库!


盼春归来


东德的背后站着的是强大的苏联,当时的欧洲畏惧苏联坦克组成的钢铁洪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