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1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在這個智能手機越做越重的時代,Switch Lite 有種讓我從負擔裡解脫出來的輕鬆。

它真的很輕,這種因重量差異帶來的變化,我相信每一個原版 Switch 用戶在上手後都能真切地感受到。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使用了超過 2 年的 Switch 後,我早已習慣每天上下班、出差或旅行時,將裝有 Switch 的內膽包塞到揹包中,以便能隨時打發枯燥的碎片時間。

但當我把 Switch Lite 放進同樣尺寸的內膽包後,發現裡面還空出近四分之一的空間。

如果要用一個詞來形容 Switch Lite 給人的感覺,「便攜」無疑是最恰當的。無論是一體化機身設計,還是十字鍵的迴歸和低廉的價格,這款小尺寸設備都更接近於我們傳統意義上的「掌上游戲機」,而不像 Switch 剛面世時附帶的各種新概念。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雖然不是所有人都喜歡這種改變,但對任天堂來說,這無疑是它更擅長的市場。

讓「掌機」迴歸掌機

任天堂從未將 Switch 歸為掌機類別,而是和 PS4、Xbox One 一樣定位於「家用遊戲機」,區別在於這臺「家用機」是可以隨時隨地遊玩的。

比如說,你在客廳裡玩遊戲玩到一半想要回臥室?就可以直接從電視底座上抽出 Switch 本體,將 Joy-Con 手柄插回到機器內,遊戲畫面也會直接從電視轉移到 Switch 屏幕上。

哪怕是在沒有電視等大屏設備的情況下,只要 Switch 本體還有電,你也可以只靠機身上那塊 6.2 英寸的顯示屏一直玩下去,也就是將它當成一臺純粹的掌機使用。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但 Switch 並不是一臺合格的掌機,這是它的尺寸與重量決定的。

我們來看看歷史上幾臺掌上游戲機的重量數據:

索尼 PSP 1000:280g索尼 PS Vita 1000 版:279g索尼 PS Vita 2000 版:219g任天堂 DS:275g任天堂 DSi LL:314g任天堂新 3DSLL:329g任天堂新 3DS:253g任天堂 2DSLL:260g

看下來你就會發現,過去大部分掌機基本都能將重量控制在 250-300g 以內,僅有個別加大版的機型如任天堂 DSi LL 或 3DSLL 才會略微突破這個數值。

那麼,你知道裝上手柄後的 Switch 重量是多少嗎?答案是 398g。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 相比原版 Switch,Switch Lite 的重量、體積都有所減少,但厚度仍保持一致

也就是說,如果你將 Switch 歸類為掌機,這臺重量接近 400g 的設備就會一躍成為遊戲史上「最重的掌機」。

但 Switch Lite 不同,它的重量僅為 275g,基本就和你 10 多年前玩過的 PSP 差不多,也回到了一個掌機的合理重量區間內。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 從左至右分別為:Switch Lite、PSV 1000、2DSLL

當然,用「重」這個詞來形容原版 Switch 可能有些誇張,這裡所說的「輕」、「重」關係,關鍵要看對比參照的對象是誰。

好比你用慣了 157g 的三星 Galaxy S10,現在讓你上手 226g 的 iPhone 11 Pro Max,必然能體會到那種沉甸甸的「墜手感」。

同理,Switch Lite 和原版 Switch 也是類似的關係。別小看這百把克的差距,當你平日躺在懶人沙發或是臥室床上,懸空舉著 Switch 玩遊戲時,雙手對於重量的感知就會變得十分明顯。

尤其是當我用了幾天 Lite,再重回原版 Switch 時,對於前者的那種輕巧、舒適感會更為留戀。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 稍微寬敞點的褲袋就能把 Switch Lite 整個放進去。

重量之外,體積上的縮小也擴展了 Switch Lite 的使用場合,尤其是掌機所看重的外出場景。

此前原版 Switch 的寬度則限制了我們輕裝上陣的可能性,尤其是在沒有揹包的情況下,我總會在是否將它帶出門這件事上糾結。而現在,這個困擾不復存在了。

只要你的挎包或褲子口袋有足夠的容量,就可以像平時帶手機一樣,將 Switch Lite 塞進口袋裡。

Switch Lite 的表面材質也發生了變化。塑料機身雖然沒什麼特別但勝在新的磨砂質感,不會像原版 Switch 一樣會因為用久了打油而閃著光澤。

尺寸變小了,一些體驗反而變得更好

重量、體積都只是外觀層面的變化,Switch Lite 的內部改進同樣不可忽視。

最核心的一點是處理芯片的升級。我們知道,原版 Switch 使用的是來自英偉達的 Tegra X1 芯片,而 Switch Lite 以及新上市的續航增強版 Switch,都使用了一顆代號為「Mariko」的新 Tegra X1 芯片。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 Switch 和 Switch Lite 內部構造圖。圖片來源:iFixit

雖然這顆芯片的核心頻率沒有太大變化,但工藝製程由之前的 20nm 變成了 16nm,配合新的 LPDDR4X 內存,功耗還是有顯著降低的。

所以,雖然 Switch Lite 的電池容量比原版 Switch 小,但續航時間不降反升。

以《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為例,之前我在原版 Switch 掌機模式下最多隻能堅持 3 小時左右的連續遊戲時間(大概 70% 亮度),而 Switch Lite 則可以在同等條件下多玩 30-40 分鐘。

換成一些體量較小的獨立遊戲,Lite 的續航時間還能進一步延長至 5-6 小時。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 Lite 的頂部散熱開孔更小,但排布更密集

芯片工藝進步後,Switch Lite 的發熱量也小了不少,直觀點說就是 Lite 機身內風扇轉動的「嗡嗡」聲沒以前那麼明顯,頂部開孔也不會一直釋放大量熱氣。

說到正面的屏幕,有人可能會擔心尺寸縮小後會影響遊戲的觀感,但除非是遊戲本身的顯示字幕就偏小,若不然,同樣 720P 分辨率的畫面在更小尺寸的屏幕下,是有助於提升畫面質感和細節的。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一些中小體量的遊戲很適合在 Switch Lite 上體驗

比如說像《DOOM》這種採用了動態分辨率的遊戲,在分辨率較低的情況下,顆粒感和模糊感會被進一步放大,但現在我重新用 Lite 試玩了下,觀感不說有明顯改善,但至少能掩蓋掉一部分鋸齒。

如果是換成《馬力歐賽車 8》或《塞爾達傳說:曠野之息》等這類原生 720P 的遊戲,在 Lite 上的細膩度提升會更明顯些。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出乎我意料的是,音遊可能是 Switch Lite 上體驗變化最明顯的一個遊戲品類。以《太鼓達人》為例,原版 Switch 較為寬大的機身其實對需要精準判定的玩家不太友好,在鼓點密集的情況下更是如此。

而回到 Switch Lite 身上,這種不適感消失,小屏幕能讓視野更集中,雖然少了個體感操作的玩法,但反而更容易拿到全連高分。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感受更強烈的是,雖然 Switch Lite 失去了 Joy-Con 手柄,但一體式設計也帶來了更結實、牢固的機身。

所以,現在就算讓我用 Lite 去玩《異界鎖鏈》、《任天堂大亂鬥》等一些操作頻次較高的動作、格鬥類遊戲,也不用擔心會出現兩側手柄鬆動的情況。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一些按鍵上的細微變動,也能滿足部分對手感挑剔的核心玩家。比如說十字鍵的迴歸,加上內凹結構,更便於我們用大拇指長時間操作,在玩 FC/SFC 等老遊戲時也會更有味道。

事實上除了十字鍵,Switch Lite 也對 ZL/ZR 兩個肩鍵做了改進,簡單來說就是鍵程更長,更有主機手柄「扳機鍵」的感覺,而原版 Switch 上的則回彈力不足。

有得必有失

Joy-Con 控制器是 Switch 的靈魂,也一直是 Switch 相比其他遊戲主機更具備優勢的部分。

這一左一右的手柄既可以在 Switch 連接大屏幕時充當主機手柄,又可以插在機器兩側將 Switch 變成掌機,還能拆分成兩個獨立的手柄,讓兩名玩家在一臺主機上游戲。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但 Switch Lite 並未繼承這樣的特色,由於定位掌機,你只能將它拿在手裡自己玩。

同樣消失的還有 HD 震動、TV 模式和光線感應器,這幾個特性都被 Switch Lite 拋棄了。

說它們都不重要,那肯定是睜眼說瞎話。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 Joy-Con 手柄是 Switch 的一大特色

嚴格來說,目前所有已發售的 Switch 遊戲,都可以在 Switch Lite 上運行,但「運行」和「好玩」是兩個概念。

比如說《超級馬力歐奧德賽》、《ARMS》和《馬力歐網球 Ace》等作品,它們都支持揮動 Joy-Con 的體感操作,但如果你只能用對著小屏幕用掌機模式來玩,我想樂趣肯定是會減少的。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 買了 Switch Lite 就沒法和你的老婆一起做運動了

更別說像《超級馬力歐派對》、《舞力全開》乃至是之後的《健身環大冒險》等多人、體感遊戲,如果 Switch Lite 用戶想體驗這些遊戲,就只能再單獨選購一對 Joy-Con 手柄,然後找辦法將 Switch Lite 立在桌子上(它沒有自帶的支架),兩顆腦袋擠在一起,努力盯著 5.5 英寸的小屏幕。

這不僅費錢還費眼,實話是也沒什麼必要。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不可分離的設計還帶來另一點問題,那就是「手柄壞了該怎麼辦?」。此前已有不少 Switch 老用戶反饋,說 Joy-Con 手柄會出現「搖桿漂移」的現象,懶得修還說可以靠換一對新手柄解決,但 Switch Lite 的一體化設計無疑只能走拆機的老路子,代價明顯更大。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 Joy-Con 上還有個紅外攝像頭,在 Labo 紙盒遊戲中起到很關鍵的作用

沒有了 Joy-Con,HD 震動自然也不復存在。比如說在《超級馬力歐奧德賽》中,你會遇到一些藏在地板內的月亮收集品,馬力歐走過後 Joy-Con 手柄就會靠震動來提示玩家。

但換成 Lite,這種源於硬件的「創意」就只能靠遊戲場景內的晃動來實現,驚喜度大打折扣。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至於 TV 電視模式的缺失,則讓 Switch Lite 失去了大屏幕遊戲的機會。

實話是,我之前還曾指望國內的華強北改裝大師們推出一個第三方轉接口,讓 Switch Lite 實現 TV 輸出功能,但從拆解報告來看,Switch Lite 連基本的視頻輸出芯片都沒有集成,等於說是硬件層面就不支持連接到大屏幕上。

誰才適合買 Switch Lite?

對於完全沒有買過原版 Switch 的用戶來說,Switch Lite 並不是最合適的選擇,至少我不推薦你將它作為入坑 Switch 的首選。

原因無他,剛才所說的幾點缺失也能讓你看到它的不足。沒有 Joy-Con 手柄,意味著你無法只靠一臺設備就享受家庭同樂的體驗;而缺少了 HD 震動,你也會錯過很多傳遞至掌心的細膩反饋。

最重要的是,Switch Lite 似乎已經不能再稱之為「Switch」了 —— 任天堂會使用這個命名,是希望強調它主機、掌機這兩種模式的「任意轉換」。這種混合形態也許不是 Switch 獲得成功的關鍵,但至少能讓你的遊戲體驗不必侷限在一處。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所以,選擇哪一個型號的 Switch,取決於 TV 模式、Joy-Con 手柄對你的重要性。

如果你仍然想獲得最完整的 Switch 遊戲體驗,原版 Switch 顯然更有魅力,也是現階段最好的選擇(但也不要再買舊款了,請選擇最新推出的續航增強版)。

而 Switch Lite,則類似於蘋果的「iPhone SE」。雖然它在產品力上無法和原版相比,但也最大程度保留了對軟件陣容的兼容,並在成本、便攜性上迎合了更廣大的輕度用戶群。

他們可以是預算有限的學生一族,只是想放學後和朋友玩玩《寶可夢》;也可以是專門應付外出差旅,不打算接大屏幕遊戲的純掌機用戶;甚至是喜歡一個人靜靜玩遊戲,沒有多人需求的單機玩家。

我體驗了一週任天堂 Switch Lite,重新找回了遊戲掌機的魅力

是的,分離式手柄、HD 震動和 TV 模式確實是 Switch 的特色,但它們只是加分項,而不是遊戲的必須項。對很多人來說,體驗塞爾達、馬力歐等各種獨佔作品才是入手 Switch 的目的;能玩到優秀的遊戲,也是 Switch 生意能繼續做下去的的原因所在。

何況,原版 Switch 和 Switch Lite 也不是相互取代的關係,而是會並行存在。只要你願意多花幾百塊,還是能買到體驗最好的 Switch;而 Switch Lite 則是任天堂希望爭取更大用戶群、吸納受眾的利器。

又或者你可以和我一樣,在家中保留原版 Switch 的同時,將 Switch Lite 作為外出主力機使用,兩者共享同一個遊戲庫,也是個兩全其美的方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