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8 江苏泰州:致敬!父子三人同上战场,两人牺牲一人重伤

俗话说,打虎亲兄弟,上阵父子兵。泰州就有这样父子三人,一起走上战场为保家卫国英勇战斗!

这个光荣的家庭来自姜堰区沈高镇华杨村。父亲叫朱宝俊,长子叫朱永民,次子叫朱永生。父子三人一起走上抗日战场,参加过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父亲、长子在朝鲜战场上光荣牺牲,次子朱永生身受重伤,经过疗养复员返乡。如今,朱永生已经91岁了,在家乡安度晚年。


江苏泰州:致敬!父子三人同上战场,两人牺牲一人重伤


在姜堰区沈高镇华杨村养老的朱永生老英雄

一家三人都参了军

1944年,随着抗战胜利在望,农民运动在姜北区发展迅速。当年秋,华杨村在区委副书记袁明指导下建立农会小组,朱宝俊任组长。他积极发动农民开展减租减息,因而成为敌人的“眼中钉”“肉中刺”。伪保长带领还乡团多次捉拿,扬言要将朱家“满门抄斩”。

眼看有田不能种,有工不能做,朱宝俊毅然带着18岁的长子朱永民、15岁的次子朱永生加入姜北区游击连,一心一意跟着共产党干,父亲烧饭,儿子扛枪。


江苏泰州:致敬!父子三人同上战场,两人牺牲一人重伤


朱永生保存的纪念章

1947年,朱宝俊父子三人一起被调编到海安县独立团,先后参加攻打马沟、袭击苏陈、攻克姜堰萃丰围战斗。姜堰解放后,父子三人同时被编入第三野战军第20军第58师第174团3营9连,在淮海战场上,他们连续奋战不下火线。

渡江战役打响后,在连队担任前锋的机枪手朱永生和其他6名战士坐着小船冲在前面,趁着夜色从八圩强渡南岸,抢占制高点,用机枪掩护渡江部队登岸挺进。

上海解放后,朱宝俊因贡献突出,被评为特等功。


江苏泰州:致敬!父子三人同上战场,两人牺牲一人重伤


父子三人奔赴朝鲜

1950年,朝鲜战争爆发,11月,朱宝俊父子三人随部队一起跨过鸭绿江,奔赴朝鲜长津湖战场。

此时正逢朝鲜北部50年不遇的严冬,长津湖地区零下30多度。用多年后朱永生的话讲,“一些战士的耳朵、鼻子被冻得硬邦邦的,一碰整个就掉了,一点知觉都没有。”因军情紧急,部队来不及换发冬装就直奔战场。恶劣天气加上补给不及,部队又冻又饿。

老炊事朱宝俊有先见之明。赴朝前夕,他在边界上用多年积蓄购买60多斤牛肉,擦上盐随身背上前线。行军途中,他将牛肉煮熟,每人一块。冰天雪地、饥肠辘辘的境地,居然能尝到牛肉!朱宝俊笑眯眯地说:“吃饭不齐,用力不均,这牛肉个个可都吃到了,齐心合力才能打败鬼子!”

战役打响后,因为美军控制了制空权,志愿军后勤保障跟不上,许多阵地战士经常吃不上饭只能吃雪,睡在雪地里。

朱宝俊和长子朱永民负责连队炊事工作,父子俩为解决战士们的吃饭问题费尽心思。白天敌机狂轰滥炸,无法往阵地送饭,他们就夜里出动。山坡陡峭、白雪皑皑,又不熟悉地形,极易发生危险和迷路,老朱就身插树枝条,头戴伪装帽,秘密察看地形,并做下记号,以便夜间行走。就这样一趟又一趟,向阵地送来维持体力的食物,更送来打败美帝国主义的信心和决心。


江苏泰州:致敬!父子三人同上战场,两人牺牲一人重伤


两人牺牲一人重伤

12月的一天黄昏时分,朱宝俊父子将煮熟的土豆用布袋装好扛在肩上,见坡爬坡,遇沟过沟,深一脚浅一脚在风雪中颠簸,一如往常将食物送到战士们的手上。可就在回来途中,由于不断往返,过度疲劳,朱宝俊脚下一滑,跌下百丈悬崖!不久,朱永民也在另一场战斗中被炸,光荣牺牲。父子伙头军,永远长眠在朝鲜的土地上。

1951年秋,泰县人民政府将朱宝俊和朱永民的烈士证、抚恤金以及生前的两面奖旗等遗物送到烈士家乡。

父亲和哥哥牺牲后,朱永生化悲痛为力量,一路战至上甘岭。在夺取某高地的战斗中,上级下达强攻的命令,连长一声令下,朱永生端起机枪,和战友们奋不顾身冲向高地。经过三个小时的激战,终于夺得了高地。战斗中朱永生身负重伤,战友们打扫战场时把他从死尸堆中拉出来。

1952年4月,身上10处负伤的朱永生被安排到华东荣校疗养,1952年8月转至江苏荣校疗养。经过疗养、培训,战伤逐步痊愈的他不想再增加国家负担,要求回乡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于1955年9月复员回乡。

他的复员建设军人证明书上记载着他的功绩:朱永生,1949年入党,参加大小战斗100余次,荣获三等功1次和四等功3次。


江苏泰州:致敬!父子三人同上战场,两人牺牲一人重伤


朱永生常常看着纪念章缅怀父兄

一心为公扑在工作上

朱永生的爱人张荣芳说,老伴从朝鲜战场上下来后,留下了口齿不清的毛病。后来,经人介绍,她和朱永生成家,婚后育有5个女儿。

朱永生到江苏省泰州畜牧兽医学校(现江苏农牧科技职业学院 )工作,在传达室打过铃,当过仓库保管员。“他为人正直,做保管、采购,从不占公家一点便宜,也不允许别人占公家便宜。”张荣芳说。

1980年12月,朱永生从江苏省泰州畜牧兽医学校退休,回到沈高华杨老家生活。近几年,朱永生头脑糊涂了,忘掉了不少事,但提起抗美援朝,他会指着自己的颈部、腿部受伤部位说“挂花”。听到关于长津湖战役的谈话,已患老年痴呆的朱荣生立即激动起来,口齿不清地说道:鼻子耳朵掉了。这段惨烈的记忆令老人至今刻骨铭心。

“虽然生活不富裕,但日子还算过得去。”今年80岁的张荣芳说,当年老伴为革命吃了很多苦,只要自己做得动,就要照顾好他。


江苏泰州:致敬!父子三人同上战场,两人牺牲一人重伤


妻子张荣芳对朱永生几乎寸步不离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