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5 孩子动不动就哭?利用好“钟摆效应”,帮孩子打败“坏情绪”

同事小陆经常向我吐槽她家孩子:

这孩子遇上点事就哭,自己做错了事,我还没说上两句呢,就大哭一场。

有次在幼儿园做手工,一不小心剪坏了一张纸,也是哭的不行,老师哄了半天才哄好,这要是什么事都哭一场?以后可怎么办?

像这样动不动就哭的孩子还真不少?很多家长也不知道应该怎么去处理,安慰孩子?可他下回还是哭!严厉一点?孩子就更是哭个没完!


孩子动不动就哭?利用好“钟摆效应”,帮孩子打败“坏情绪”


孩子为什么动不动就哭?

哭只是一种行为,总归会有一个原因,想要帮孩子打败坏情绪,需要先找到原因。

情绪问题

多数情况下,孩子哭的原因都是因为一些对他来说很重要的事情,引发的情绪问题。比如:孩子精心制作的手工作品出了差错;不小心撞倒了椅子,结果被妈妈骂。这些可能在大人眼中是微不足道的小事,但在孩子心中是十分看重的大事,所以会十分难过、委屈,忍不住要哭一场。


孩子动不动就哭?利用好“钟摆效应”,帮孩子打败“坏情绪”


用哭闹来威胁

大概在两岁之后,宝宝就会非常聪明的学会用哭闹耍赖的方式来威胁父母,达到自己的要求,比如:哭着要看电视,哭着要某个玩具……

这种情况家长最好事先跟孩子说清楚规矩,然后当孩子哭的时候转移他的注意力或者坚定的拒绝他,几次之后他也就知道这个方法没用了。


孩子动不动就哭?利用好“钟摆效应”,帮孩子打败“坏情绪”


让家长头疼的其实是第一种情况,孩子遇到点小事就委屈、难过的不行,是不是太脆弱了?应该怎么帮他?

其实从心理学上来说,哭泣并不是毫无益处的,当孩子内心中充满着悲伤和痛苦的时候,大哭一场的方式可以很好的将这种悲痛的情绪发泄出来,对孩子的身心健康,反倒是一件好事。

相反,如果将这种情绪压制住,难过、悲伤也不哭泣,孩子的心理反倒会出现问题,一直被坏情绪所困扰。


孩子动不动就哭?利用好“钟摆效应”,帮孩子打败“坏情绪”


利用钟摆效应,帮孩子摆脱坏情绪

在《儿童情绪心理学》中,将情绪分为了两种,一种是正面情绪,它是指有助于身心发展的情绪,比如:自信、高兴等等,另一种就是负面情绪,指的是对人的身心发展没有好处,人们想要逃避的情绪,比如:悲伤、难过、恐惧等等,这两种情绪会像钟摆一样交替出现

而“钟摆效应”指的就是:负面情绪感受能力下降,正面情绪的感受能力也会同等程度下降,反之亦然。

也就是说,正常情况下,正面情绪和负面情绪是会保持平衡的,如果孩子负面情绪不能得到释放,那么他对正面情绪的感知也会下降。


孩子动不动就哭?利用好“钟摆效应”,帮孩子打败“坏情绪”


如何帮孩子用正确的方法化解坏情绪?

1、感知孩子的情绪

当家长感知到孩子产生了负面情绪时,最好先使让自己冷静下来,不要受到孩子情绪的影响。这样才能帮到孩子。

2、抓住机会

孩子在出现负面情绪的时候,是最希望得到父母关注的时候,所以这是父母的安慰和帮助,很容易被孩子接受。


孩子动不动就哭?利用好“钟摆效应”,帮孩子打败“坏情绪”


3、引导孩子说出情绪,认真倾听并认可孩子的情绪

孩子出现坏情绪就哭,是因为他并不知道,并没有掌握好其他发泄的方式,但发泄坏情绪并不是只有哭这一种方式。

家长可以问一问孩子:“你为什么哭?为什么难过?”引导孩子将负面情绪出现的原因和心里面的感受说出来,并且在倾听之后认可他的情绪。比如“原来你是因为剪坏了彩纸,所以很难过,我理解你。”


孩子动不动就哭?利用好“钟摆效应”,帮孩子打败“坏情绪”


这样孩子就会逐渐明白,将心里的情绪“说”出来也可以发泄,而且更容易得到父母的认可。

家长也可以通过绘本故事等方式,让孩子从故事中的主人公身上学到控制情绪的方法。佳佳推荐《德国幼儿自我管理童话书》与《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

《德国幼儿自我管理童话书》用小浣熊韦博一家的故事,接近孩子生活的问题,让孩子掌握控制情绪的方法,学会管理自己的情绪。《宝宝情商培养图画书》通过小动物们之间发生的故事,让孩子明白如何控制、抒发自己的情绪。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