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19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皇陵却称明十三陵,剩下的三个帝陵哪里去了?

翻开明朝的历史,你会发现明朝是一个有趣的朝代,明朝有从和尚乞丐到一朝君主的明太祖朱元璋;有抢了自己侄子皇位却又开创盛世的永乐皇帝;有二十年不上朝照样打得日本退出朝鲜的万历皇帝......而且明朝有着后世传颂的“无汉唐之和亲,无两宋之岁币,天子御国门,君主死社稷。”的美誉。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皇陵却称明十三陵,剩下的三个帝陵哪里去了?

这些传奇的明朝皇帝在驾崩后,几乎都埋葬在了北京市昌平区天寿山麓,总面积达到了120多平方公里,我们称之为“明十三陵”。但是仔细数数明朝的皇帝数量,从朱元璋到朱由检总共有十六个皇帝,为何却只有十三个皇陵,难道其中的三座皇陵迁移了?还是有三个皇帝随便埋葬,没有专门的皇陵?答案并非如此。

明朝十三陵分别是长陵(明成祖)、献陵(明仁宗)、景陵(明宣宗)、裕陵(明英宗)、茂陵(明宪宗)、泰陵(明孝宗)、康陵(明武宗)、永陵(明世宗)、昭陵(明穆宗)、定陵(明神宗)、庆陵(明光宗)、德陵(明熹宗)、思陵(明毅宗),少掉的三位皇帝分别是明太祖朱元璋、明惠帝朱允炆、景泰帝朱祁钰,他们的为什么没有埋葬在明朝专有皇陵中,其中的故事讲慢慢道来。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皇陵却称明十三陵,剩下的三个帝陵哪里去了?

一、明太祖朱元璋

明太祖朱元璋南征北战,从一个和尚逆袭成为一国之君,本身就是一个传奇的人物。明朝建立后,朱元璋多次为选择都城而烦恼,也曾经计划定都在老家凤阳,然而因为各种原因,最终选择在了应天府南京。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皇陵却称明十三陵,剩下的三个帝陵哪里去了?

这也正是朱元璋对于整个大明王朝政治局面的布局,依靠南京为中心的南方经济,从而控制全国。后来朱元璋驾崩后,理所当然地安葬在了南京,望着自己一手打下来的江山,也就是明孝陵。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皇陵却称明十三陵,剩下的三个帝陵哪里去了?

二、明惠帝朱允炆

明朝的第二个皇帝本应该是朱元璋长子朱标,但朱标病逝,于是国家重担就落在朱元璋长孙朱允炆身上。朱允炆上任之后,革除旧弊、重查冤案、赦免被冤案牵连的大臣,史称“建文新政”。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皇陵却称明十三陵,剩下的三个帝陵哪里去了?

当时国内诸侯势力过大,建文帝决定改变这种情况,然而他操之过急,造成燕王朱棣以“奉天靖难”的名义起兵发动靖难战争,最终攻下了南京,朱允炆在破城当日失踪。有人说他在大火中身亡,有人说他逃到了福建隐姓埋名,后来更有影视题材说他穿越到了现代,他的踪迹成为了历史一大谜案。对于一个失踪之人,自然也没有了皇帝陵墓一说了。

三、景泰帝朱祁钰

1449年,大明王朝发生了一件大事,太监王振怂恿明英宗朱祁镇御驾亲征,在土木堡交战中,不仅大明精锐全军覆没,而且连皇帝都被瓦剌军俘虏。紧接着瓦剌大军直逼帝都,面对如此的危机,国家需要一个主心骨,大臣们临时拥簇朱祁镇的弟弟朱祁钰继位,也就是明代宗景泰皇帝。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皇陵却称明十三陵,剩下的三个帝陵哪里去了?

在景泰皇帝的坐镇下,于谦带领明君最终打败了来犯之敌,保住了大明江山。于是有大臣提出应该迎回明英宗,可是坐着皇位,谁舍得下来,明代宗也犯嘀咕,接回我哥哥,皇位到时候谁坐,难不成真把我当做代理皇帝。

但是这群“忠烈”的臣子还是迎回了明英宗朱祁镇。朱祁钰对这位回来的哥哥也是十分敏感,将他关在了南宫。七年后,明代宗病危,以于谦为首的臣子要求立明英宗长子为储君,而另一批人却打起了自己的算盘,打算重新拥立明英宗为帝,以求富贵。实际上,他们也这样做了,他们带领士兵攻入南宫,带着明英宗进入奉天殿,宣布明英宗重新登位。

明朝有十六个皇帝,皇陵却称明十三陵,剩下的三个帝陵哪里去了?

明英宗上位之后,第一件事就是把病危中的景泰皇帝降为郕王,软禁在西苑之中。不久后,朱祁钰病逝,英宗恨景帝薄待,谥为戾,称郕戾王,将其嫔妃一起殉葬在西郊金山的景泰陵。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