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1 封神知識點:《封神演義》中有多少福建元素?至少五處

封神知識點:《封神演義》和建陽書坊 文/王事情


現在市面通行的古典名著,都是根據古代刻本重新點校而印刷出版的。《封神演義》現存刻本有十幾種之多,按時間先後順序,排在前四位的分別是金閶舒載陽、福建建陽、善成堂和四雪草堂四大刻本。我淘的幾本《封神》都是市場上的常見版本,而所用底本卻各異,中國文聯出版社的2016年7月版採用四雪堂本;齊魯書社1993年7月版則以金閶書坊為底本,同時參校了四雪堂本;江蘇古籍出版社1991年12月版亦用金閶舒家本。

封神知識點:《封神演義》中有多少福建元素?至少五處

建陽刻本,據石昌渝先生主編的《中國小說總目》介紹:

崇禎間周之標序刊本十卷一百回,首有《封神演義序》,末署“長洲周之標君建甫一線天小蘭若”,鈐有“周之標印”陰文印。上圖下文。正文半葉十三行,行二十四字。目錄葉題“新刻鐘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版心題“全像封神傳”。正文無評語。系福建建陽刻本,藏日本無窮會織田文庫。此本的翻刻本有金陵德聚堂刊本,藏北京大學圖書館、中國社會科學院文學研究所。十卷本還有書業德刊本,藏山東圖書館。

總之,此本雖然時間極早,但現在通行的《封神演義》並不以它作為底本,最多起了參校的作用。可是人過留聲、雁過留名,既有建陽刻本存世,就說明兩者之間確曾產生過很奇妙的緣份。

封神知識點:《封神演義》中有多少福建元素?至少五處

哪吒鬧海。侵刪

一、《西遊》打開的世界

自宋代開始,福建建陽就是出版業的重鎮,到了明朝,隱然居全國之冠。極盛之時每月都舉行定期的書展,全國各地書商雲集,稱得上是明朝出版業第一盛會。

明代前期建陽承接了大量官府的訂單,全國科舉應試的書籍多出於此。對於通俗文學的刊刻則要等到宣德(1426~1435年)以後,濫觴於《剪燈新話》和《剪燈餘話》,旋即遭禁。嘉靖時始刊刻通俗小說,以《三國演義》(名為《新刊通俗演義三國志史傳》)為標誌,講史小說風靡一時,在書坊主熊大木的影響之下,以按鑑、演義為名,建陽書坊刊刻了一批流存至今的經典,如《大宋中興通俗演義》(直接影響了《說岳全傳》的創作)、《列國志傳》等。

幾乎與之同時,建陽也開始了四大名著中《水滸傳》的刊刻。一般認為,現藏於上海圖書館的《京本忠義傳》是建陽所刊《水滸傳》的早期本子,其後有種德書堂本、插增本與評林本等,對此塗秀虹教授的專著《明代建陽書坊之小說刊刻》中有詳細而專業的分析。

萬曆二十年,金陵世德堂本《西遊記》刊行,一紙風行天下,嗅覺敏銳的建陽書坊立刻開始跟進《西遊記》的刊印、銷售。《西遊》現存建陽刊本可以確定的有四種,分別是楊閩齋刊本、閩齋堂本、朱鼎臣本和楊志和本。

名著就是名著,在經受時間檢驗之前先得經受住市場的檢驗,無論《三國》、《水滸》還是《西遊》,它們都從誕生之初就具備了這樣的氣質。《西遊》風靡天下後,最大的作用是開闢了明朝神魔小說這一大門類,在此之後,建陽書坊編刊了很多神魔大作。

如有名之極的《四遊記》,我手頭的版本是北方文藝出版社1985年11月版,其中《八仙出處東遊記》作者吳元泰,萬曆間書林余文臺刻,余文臺即建陽書坊主、著名的刻書家餘象鬥,文臺乃其名,象鬥為其字,以字稱名於世。餘象鬥不但是個厲害的書商,還是個傑出的小說家,他刊刻的書籍包括今本《三國》的重要版本《新刻按鑑全像批評三國志傳》以及現存最早最完整的簡本《水滸》版本《水滸志傳評林》,公案小說流行後他又親自撰寫了《皇明諸司公案》,神魔小說流行後他寫了《南遊記》(全稱《五顯靈官大帝華光天王傳》)和《北遊記》(全稱《北方真武祖師玄天上帝出身全傳》)兩種,皆為一時之名著。《西遊記》作者是楊志和,本書只有七萬多字,容量僅為世德堂本的1/10,為當時通行本的刪節本。楊本《西遊》為書林彭氏刻,上圖下文,是出自建陽書坊的確證。清朝時,才有好事者把四書合刊為《四遊記》。

另有《鐵樹記》、《呂祖飛劍記》、《薩真人咒棗記》、《二十四尊得道羅漢傳》、《達摩出身傳燈傳》、《南海觀世音菩薩出身修行傳》、《牛郎織女傳》、《天妃濟世出身傳》、《五鼠鬧東京》、《鍾馗全傳》、《關帝歷代顯聖志傳》、《潛龍馬再興七姑傳》、《孔聖宗師出身全傳》等,以及神怪類筆記小說合集,如《新刊列仙降凡徵應全編》和《幽怪錄》、《續幽怪錄》等。

《西遊》打開的世界是如此光怪陸離,但在它的光芒萬丈之下,這些後續之作顯露了最大的問題,那就是質量良莠不齊。以名頭最勁的《四遊記》來說,首先從字數而言就不合格,四本合刊也不過24萬餘字,平均每本6萬字,這麼小的篇幅要將故事講得精彩,是不大可能的。其次,世界觀設定混亂異常,沒有絕對的“東邪西毒南帝北丐中神通”,說不定啥時候就鑽出來一個神仙妖怪,還都很厲害,動不動就能吊打三界,如來、玉帝、老君這些人簡直形同泥塑木偶,比如《南遊記》的神仙體系那叫一個混亂。第三,價值觀有很大問題,只為度鍾離權一人,鐵柺李便要幫助吐蕃。呂洞賓更有意思,嫖宿娼家,把下流當風流;與師父爭論了兩句,就要裡通外邦、助紂為虐,把無恥當高雅。

諸多後起之作中,藝術成就且毋論,在影響力上做到了與《西遊》一較高下甚或過之的,只有《封神演義》。封神兩個字太牛了,它宣告了自己就是要再造神譜,敢為天下先,開一代風氣!李喬先生在《中國行業神崇拜》的專著中說“《封神演義》是從業者造神時取材最多的一部通俗小說”,超過了《三國演義》和《西遊記》。據他研究,哪吒、聞仲、黃飛虎、羅宣、殷郊、姜子牙、周文王、比干、趙公明等都被各行各業的從業者請進了行業神的序列中,申公豹和聞太師的神廟甚至建到了貝加爾湖邊(參見《翼駧稗編》)。

作為一部廣受歡迎的作品,從清朝開始人們已經對《封神》進行各種改編,流傳到現在的《車王府曲本封神榜》、《封神天榜》,都是當時統治階層觀看的戲劇,可見此時封神戲已成為常備劇目。在民間,目前已經發現有年畫、版畫、地方劇種、小人書、民間傳說等衍生,在此期間,封神故事更流傳到了東南亞及朝鮮半島一帶,至於封神刻本則遠渡重洋、散落歐美。

上世紀90年代初,央視的《封神榜》播出時萬人空巷,“花開花落”的主題曲及其主演至今為人熟知。後又曾幾度翻拍,故事雖然魔改或大改,但精髓還在。動畫領域則有《哪吒鬧海》、《哪吒之魔童降世》兩大傑作,由此開啟的封神宇宙,歷久而彌新。

凡此種種,可以說都實現了作者寫作時“意欲與《西遊記》、《水滸傳》鼎立而三(《浪跡續談》)”的野心。


封神知識點:《封神演義》中有多少福建元素?至少五處

建本雕版

二、福建的痕跡

《封神演義》既有福建建陽刻本傳世,書中就必然有湮滅不掉的福建痕跡。

上面引述的《浪跡續談》是清朝道光時期重臣梁章矩的筆記,記有大量舊聞掌故。《封神》作者諸說中,單是梁章矩就提出了兩種。

其一,《浪跡續談》雲:

憶吾鄉林樾亭先生嘗與餘談,《封神傳》一書是前明一名宿所撰。

其二,《歸田瑣記》雲:

吾鄉林樾亭先生言,昔有士人,罄其家所有,嫁其長女者,次女有怨色。士人慰之曰:“無憂貧也。”乃因《尚書·武成篇》“唯爾有神,尚克相予”語,演為《封神傳》,以稿授女,後其婿梓行之,竟獲大利雲。

以上兩篇都提到了林樾亭這個人,不但如此,同樣是梁氏所作的《楹聯叢話》中又說“吾鄉林樾亭先生喬蔭湛深經史之學,復工駢儷之文”,可見兩人確實相善。梁是福建福州人,他的同鄉自然也是福建人。原來這位林樾亭就是林喬蔭,是福建侯官人,字育萬,又字樾亭。清乾隆時舉人,有《三禮陳教術義略》、《石塔碑刻記》、《瓶城居士集》及反映藏族風情的散曲集《西藏聞見錄》傳世。從常理來說,同鄉對同鄉的瞭解應該是最深的,什麼同榜、同年、同事都不能與之相比,所以梁章矩會寫到林樾亭,因為兩人是同鄉。那麼,林樾亭嘴裡的“前明一名宿”和“士人”會不會也是福建同鄉呢?

應該說,這個可能是有的。

目前學界共識,《封神》作者基本上有許仲琳(孤證)、王世貞(最不可能的人)、陸西星、李雲翔(金閶本序作者)幾說,四人都非福建人。如此一來,林樾亭豈非信口開河?事實就是林先生當然沒有亂說,在原著中確有很多福建元素。

1、五夷山

五夷山與武夷山同音,這便是最大的證據。

建陽縣在建溪上游、武夷山南麓,樂山樂水之情人皆有之,建陽書坊從業者在刻書、校書之餘,自必會經常上山放鬆心情。而各地想要出版著作的文人,在寫稿、校稿之餘,也常會上武夷山幽居攬勝。萬曆時學者張燮為刊刻《七十二家集》,曾數次攜子張於壘前往建陽。張於壘曾作《武夷遊記》與《武夷雜記》說:

餘以甲子秋半出閩關,經山麓,是以役夫告勤,僅泛舟領略諸勝,登天遊而止。復以乙丑初夏入閩,始得窮九曲、探桃源、問一線天,蓋十得其一矣。《武夷遊記》

辨曙而起,戴月而館,風雨不停,汗喘不避,遇大會心處,然後小憩。領略未終,家君子復出,所攜牙籤,臥石上校之,以應梓人。《武夷雜記》

家君子就是家父,張燮在遊山之時,還不忘校對自己的書稿,正是愛書成痴的表現。

武夷山得名於彭祖,傳說彭祖名籛鏗,兩個兒子一個叫武,一個叫夷,隱居於此得道,故名。後來又有神人降此,自稱武夷君,《史記》記載漢朝時用乾魚祭祀武夷君。另外,武夷山乃道家第十六洞天,傳說中有三項遠古仙人的遺蹟,即仙蛻、仙船和虹橋板,我在 這篇文章中曾詳細寫過。

武夷山既有神仙傳說,山麓又有建陽書坊,《封神》又出現了建陽刻本,我們知道明代的建陽書坊主都有很高的文化素養,有靈感就親自下場寫,沒靈感就會盜版、刪削他人之書,在這種情況下,書中出現武夷山的描寫實在不要太正常。可是,書中畢竟並未出現現實中真正的名山,那麼自也不宜直接出現現實中的武夷山之名,於是改成“五夷山”,邏輯上是完全說得通的。

或許也正是出於這種家鄉情懷,所以《封神》中五夷山作為散仙門派卻沒有助紂為虐,而是站到了正義的闡教一方。

2、陳塘關

這一點之前的系列文 也曾經寫到。

簡單來說,哪吒出生的陳塘關原型有可能是福建的陳塘港,用一張圖可以說明(見下)。

在現存的任何史書、方誌上,都沒有“陳塘關”三個字的記載(據稱唐代《陰平縣誌》有“陳塘關為古關隘”之句,鑑於原志書已佚,此處持保留意見)。而陳塘港卻很出名,更被寫到了《明史》和《八閩通志》之中。

因此,按原著情節來說,陳塘關擋的是朝歌北邊的北伯侯,當然絕不會在東南。按現實來說,卻極有可能。

封神知識點:《封神演義》中有多少福建元素?至少五處

陳塘港與陳塘關

3、海洋元素

原著中有一場鯨和龍的戰爭,就是龍吉公主收伏洪錦那一次:

起頭鯨龍入海,攪得波浪滔天;次後來神䱞入海,鯨龍無勢。

鯨龍就是鯨魚,䱞據《康熙字典》是為鰶䱞(jì nài),魚名。再據《閩中海錯疏》,可能就是現在的中華青鱗魚,是正宗的海魚。

另外書中姜子牙幾次從崑崙回西岐,明明絕不可能走到海上去,他偏偏每次都要從東海路過。更不用說諸截所居,竟在海外仙島。

由這些,都可以看出原著中的海洋元素。

封神知識點:《封神演義》中有多少福建元素?至少五處

4、《武王伐紂平話》

那位說了,你上面這三個證據,都顯得很牽強啊!好,我們再寫幾個不牽強的。

現存最早描寫武王伐紂故事的話本是《武王伐紂平話》,這也是公認的封神故事的源頭。此書為《全相平話五種》之一,在元代便已刊行,現存建安虞氏(建陽書坊主之一)新刊本,至晚明建陽書坊輝煌之時,於天下之書無書不刻,自有新的版本刊行。

《武王伐紂平話》的開篇已絕似《封神演義》,從成湯開始到紂王,紂王有八百諸侯:

第一東伯侯姜桓楚,坐青州;第二西伯侯姬昌,坐岐州;第三南伯侯楊越奇,坐荊州;第四北伯侯祁楊廣,坐幽州;第五東北伯侯楚天佑,坐揚州,第六西南伯侯霍仲言,坐許州;第七東南伯侯張方國,坐冀州;第八西北伯侯扈敬達,坐幷州。

接著便是紂王玉女觀行香,夜夢玉女。遂有妲己入宮,賢人許文素進劍。紂王先與姜皇后育有一子,封景明王,名殷交,在母后被妲己害死後反入華山聚兵。姬昌入朝歌,路遇雷震子,後被囚羑里,伯邑考救父被剁為肉醬。這邊紂王調戲南燕王黃飛虎之妻不成,剁為肉醬,從此逼反黃飛虎。眾人皆反,專待有人振臂一呼,同心伐紂。

有姜尚出世,渭水訪賢,領兵伐紂,一鳥飛騰百鳥影從。徐蓋、烏文畫等人盡皆出場,最後伐紂成功,武王為天下之主。殷交一斧斬了紂王,太公斬了妲己。故事完結。

凡書籍必然是流佈天下的,但在此之前,得益於本地書坊對這些書籍的保存和宣揚,卻無疑是建陽乃至福建的士人受惠居多。這正是現在所謂的“先發優勢”,人無我有,人有我優,封神故事脫胎於平話,建陽士人存在這個寫作條件。

封神知識點:《封神演義》中有多少福建元素?至少五處

5、餘邵魚

與《封神》出世的同時,還有《周朝秘史》以及《有商志傳》兩本通俗小說,其中故事也有相似之處。

《周朝秘史》又名《列國志傳》,作者是餘邵魚,這本書後來經馮夢龍改寫成為今天流行的名著《東周列國志》。可惜改編後的版本直接從西周伐紂後開國寫起,將前10章全部刪削了,這些章節正是真正與《封神》有關聯的,從章節名就可以看出來:

第1章 蘇妲己驛堂被魅,雲中子進斬妖劍

第2章 西伯入商得雷震,西伯陷囚羑里城

第3章 紂王作酒池肉林,西伯脫囚歸岐周

第4章 西伯建臺鑿池沼,子牙避紂隱磻溪

第5章 子牙代武吉掩災,西伯侯初聘姜尚

第6章 西伯再訪姜子牙,子牙收服崇侯虎

第7章 周武王議伐商辛,姜子牙檄降殷郊

第8章 姜子牙收服洛陽,孟津河白魚入舟

第9章 太公遺計收五將,紂王拜將徵西岐

第10章 太公興周滅商紂,武王分土封諸侯

這些章節名已經告訴了我們故事大概,同時這也是《封神》全書的故事主線。

封神知識點:《封神演義》中有多少福建元素?至少五處

《列國志傳》書影:蘇護送女入間

其次是《有商志傳》,傳為鍾惺著,鍾惺就是鍾伯敬,篇首提到的《封神》金閶舒載陽版本全名就叫《新刻鐘伯敬先生批評封神演義》。當然,據學者考證,這兩者應該都是託名,說白了就是別人蹭鍾惺的熱點。《有商志傳》共12回,從成湯開國到武王滅紂,前三回寫成湯到帝乙間事,第4回開始回目基本與《東周秘史》類似,不過文字上略有出入而已。這不奇怪,現存《列國志傳》最早版本為萬曆丙午重刊本(1606年),而《有商志傳》被合刊於《盤古至唐虞傳》中,刊刻於天啟、崇禎年間(1621~1644年),從時間上來說,《有商志傳》在《列國志傳》之後,誰模仿誰不言而喻。再從人品上來說,鍾伯敬為當時名士,應該做不出公然抄襲的事來,而逐利的書商則不然,因而《盤古至唐虞傳》被懷疑為刊書的書坊主餘季嶽所作是有道理的。

現在要解決的是,《列國志傳》與《封神演義》誰先誰後的問題。這個考證不出來,只能藉助於分析。

從目前公認的成書時間看,《封神演義》約成書於隆慶、萬曆間,而餘邵魚是正宗的建陽書坊從業者,為前面提到的著名書坊主餘象斗的族叔,約活動於嘉靖、隆慶間。因此,可能是《列國志傳》在前,《封神》在後。

從故事的完整度上看,《封神》的篇幅多達60多萬字,而其故事又是何等精彩絕倫!但正如《西遊》的故事是綜合了前人今人的作品並博採書史,匯百家之長才融為一爐,《封神》的故事也絕不是突然冒出一個人、且對市場行情沒有任何瞭解就能寫出來的。餘邵魚站在元代平話的肩膀上寫成《列國志傳》,再一個作者站在餘邵魚的肩膀上寫出《封神》是比較合理的解釋。

從寫書人的心氣兒上看,寫書人也是文人,文人自古有傲氣和完美主義精神。能寫出煌煌鉅著《封神》的人不大可能只寫薄薄的一本《列國志傳》就收手,他一定會繼續完善心中的世界,直到構建出那個激動人心的封神宇宙。而只要餘邵魚真的寫出了《封神》,餘象鬥、餘氏族人、包括整個建陽書坊產業,便絕不會不記載此事,也不至於到現在還難以考證。

從《列國志傳》這部作品看,自紂王登基寫到秦始皇統一天下,120章,時間跨度800多年,更側重於天下興亡、王朝更迭。《封神》則側重於奇詭想象、神魔鬥法,兩者有著本質的不同。《列國志傳》前10章之所以寫到妖怪、傳說、鬥法這些元素,更像是採集自平話及民間傳說而非採集自《封神》。

綜上,我認為餘邵魚不可能寫出《封神演義》,他的《列國志傳》應該成書於《封神演義》之前。反過來說,《封神演義》既然沒影響到《列國志傳》,那就必然受到《列國志傳》的影響。我們看到,《封神》的故事正是建構在《列國志傳》前10章之上,而這10章,就是餘邵魚施加給《封神》的影響,也是《封神》中最大的福建元素。

封神知識點:《封神演義》中有多少福建元素?至少五處

三、更多的謎霧

然而,這並不意味著《封神演義》的作者就是福建人,這點必須強調。

首先,建陽書坊既然形成了產業集群,其從業者就肯定是來自五湖四海,或者至少來自於東南數省,這些從業者都有可能寫出這部鉅著。

其次,有道過不去的邏輯坎兒,那就是金閶舒載陽本的問題。

究竟是建本在前,還是金閶本在前?按今天已發現的版本,自然是金閶本在前。金閶本序言說“餘友舒衝甫自楚中重資購有鍾伯敬先生批閱《封神》一冊”,按這句話追溯,那麼鍾伯敬手上的《封神》又是來自哪裡呢?鍾惺曾官至福建提學僉事,會不會是從福建帶出來的呢?

鍾惺的底本來自何處?建陽本的底本又在哪裡?

追本溯源,這所有的刻本的最初底本,又是出自誰手?

這些都非我的學識所能知曉,更況我根本也沒有考據的能力,所引用之論也是前輩學人的成果,走筆至此,頭大無比,還是用一句萬金油的結論結束本篇吧:

許仲琳、陸西星、王世貞等作者說,目前沒有確切證據;

我們今天所看到的《封神演義》,在創作的過程中,有建陽書坊從業者的參與,也有鍾伯敬、李雲翔等人的批評和增刪,且算是群眾的智慧吧。



參考資料:《封神演義道教文化與文學闡釋》、《明代建陽書坊之小說刊刻》、《在盛衰的背後:明代建陽書坊傳播生態研究》、《建陽刻書史》、《周朝秘史》、《有商志傳》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