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26 物聯網入口之爭“戰火再燃”

近日,一款名為“騰訊連連”的微信小程序悄然上線,這款小程序的應用定位是IoT“以微信小程序為應用載體的服務平臺”,騰訊在沉寂一年之後再次將IoT入口部署這一話題引到了連接上。將小程序做為物聯網的入口,從用戶中來、到用戶中去,這種做法很符合騰訊的風格。細細品味這些年各領域的“頭牌”所定義的物聯網入口有輕量化、重平臺、重智能、重場景等,可以總結為各有各的優勢。我們可以通過智能、數據、分佈式、入口等關鍵詞來梳理現階段的“物聯網”。

“智能”很出彩

自物聯網(The Internet of Things,簡稱IOT)一詞爆火之後,國內的互聯網巨頭、手機廠商、人工智能公司相繼加入了物聯網賽道中,從軟件到硬件“智能化”是邁出的第一步。阿里巴巴提出了“AIoT”智聯網的概念,2019年以 AI 為重的百度和巨頭阿里巴巴分別給自己的雲團隊加上來“智能”二字,華為也憑藉“鴻蒙”打響了華為雲的名號。雲計算能力可以做為一種商品通過互聯網進行流通,支持需求方進行多用戶、多終端服務,雲計算幫助物聯網進一步提升了數據分析能力。

物聯網入口之爭“戰火再燃”

物聯網涉及的細分技術領域越來越多,平臺、系統、芯片、軟件、智能硬件則成為了帶有高度“連貫性”的詞彙,比如阿里物聯網平臺、飛天系統、含光800-芯片、城市大腦、天貓精靈-智能音響等,串聯之後而形成某種場景下的從技術、產品到服務的整個“閉環”。現如今,各類產品已經被“智能”所賦能,智能大屏、智能音響、智能空調、智能手環、智能手錶以及人手一部的智能手機等,諸如此類的普遍“智能”。

“入口”多樣化

物聯網技術在多年的研發、沉澱過程中,整個行業達成了一些共識,未來物聯網 IoT 一定是多入口切入的,也就是分佈式和泛中心模式。市面上有許多有關“入口”說法,大多是圍繞家庭場景展開的,有智能音響、OTT智慧屏、智能手機、AR眼鏡甚至是智能門鎖等,可謂有的靠譜、有的奇葩,細枝末節難以推敲,或許只是淳樸的為了披上“AI”的外衣幫自己賣貨吧。

物聯網入口之爭“戰火再燃”

在多年技的術研發沉澱過程中,整個行業達成的共識是未來IoT一定是多入口的,也就是分佈式、泛中心模式。這體現在華為的“1+8+N”全場景戰略,也體現在小米的“1+4+X”智能硬件開放生態。兩大手機廠商的“1”都指的是手機,同理騰訊未來或許會推出的“1+N+X”其中“1”應該就是“騰訊連連”這款超級小程序了。

騰訊也在近些年也涉足了智能硬件領域,在“930架構調整”之後騰訊的戰略地位進一步被提高,並在今年年底發出“信號”,將小程序(騰訊連連)打造成為一個IoT入口,來解決“連接”問題。

我們可以把這款小程序當作”開源平臺“,“騰訊連連”不僅僅是一個小程序,它更是連接B端廠商與C端用戶的紐帶,同時也是聚合騰訊內部大量優勢的品牌和內容的開放服務平臺。很顯然若以小程序為入口,騰訊更看重的是用戶,從入口處直接打通消費物聯網和產業物聯網。對此騰訊做了三點準備,一是支持合作伙伴的產品在3-5天內快速上線;二是讓合作伙伴有二次開發的能力,提供SDK、APP開源代碼;三是騰訊將拿出自己的優勢產品如企業微信、QQfamily與品牌進行深度合作。

下一步,騰訊將開始重點著手與各類智能穿戴、智能家居、智能教育等終端合作伙伴進行深度的合作內側。開局以小程序的身份出現,之後以集成運營平臺的定位服務C端用戶“上託用戶”、“下聯品牌”。在如今這個硬件品牌各自為營的局面中做平臺,不失為一個好選擇,有些眾人拾柴、抱團取暖的意味。

視聯網“場景”創新

物聯網應用“場景”大致有個人、家庭、交通、製造、零售、農業、城市、金融、安防等十多種場景,大多是硬件或物理層面的迭代,缺乏從軟件或精神層面的迭代思考。就好比移動智能時代,成功的不僅是專注物理性能層面的華為、高通、三星、安卓,更有如Twitter、微信、手淘、頭條、抖音等新的內容輸出,通過滿足用戶在移動智能條件下的新需求,同樣獲得了成功。

物聯網入口之爭“戰火再燃”

從媒介引發人們需求變革的角度來思考,藉助 5G+AI 的支持,視頻將成為連接人與下一代智能設備、人與互聯網的重要媒介,進而引發人的需求形式迭代, 創新化的以視頻為主要傳遞媒介和功能載體的互聯網形態,形成以視頻場景核心的新形態“視聯網”。

技術方面,AI對視頻數據的結構化理解,可以深入到視頻情景層面的關鍵信息梳理,事件、物體、地標、人物、品牌都可以實現標籤化分類。通過浮層式互動技術,在視頻之上嵌入各類小程序,讓小程序可以像彈幕一樣方便調用。

產品方面,發揮小程序自身所具備的產品優勢接入B端合作方、服務C端用戶,進一步發揮算法標籤的數據價值,優化小程序推送機制,在降低對C端用戶打擾的前提下,配合用戶潛在需求進行曝光。

平臺方面,圍繞視頻價值的提升將會有多方參與,包括流量方、品牌方、開發者、廣告主等,再通過運營中臺提供綜合服務。

視聯網以視頻媒介為應用“場景”的發展模式也將面臨諸多挑戰,國內頭部視頻網站盈利難、熱門IP視頻版權費用高、視頻用戶消費升級轉化難等現實情況。換個角度看,在短視頻興起、電商視頻化、信息視頻化的趨勢下,視頻引發需求變革既是挑戰也是機遇。

放眼全球市場,Facebook想要圍繞社交產品和智能硬件搭建自己的操作系統,谷歌也著力於Android Wear 智能硬件平臺的打造。而騰訊選擇用微信小程序做為 IoT 的切入點,也算是在中國互聯網行業快速發展的背景下“抄了近路”,微信這款超級產品已經聚合沉澱了太多的用戶和內容,而這張“底牌”正是吸引各類物聯網廠商入駐的主要原因。

放眼未來那個成熟的物聯網產業,或許騰訊能再現當年微信小程序的“火爆”盛況,但前提是面對消費者時,平臺方篩選出的優質產品和用戶至上的誠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