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4 渭南:已治愈出院13例 推行启用陕西健康码做好有序复工

渭南:已治愈出院13例 推行启用陕西健康码做好有序复工

3月4日上午, 记者从市政府新闻办召开的全市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新闻发布会上获悉,截至3月4日8时,全市现有确诊病例2例,在唐都医院隔离治疗。已治愈出院13例,其中在市中心医院隔离治疗的11例全部出院,在唐都医院治愈出院2例。全市连续19日无新增确诊病例,疑似病例已于2月24日清零,所有县(市、区)均调整为低风险地区。

渭南:已治愈出院13例 推行启用陕西健康码做好有序复工

据市卫健委党组成员、副主任张荣岗介绍,自2月28日起,省政府已将应急响应级别由一级调整到三级,但是面对企业陆续复工复产、人员陆续返岗、公众出行流动的情况,全市严格落实分区分级差异化防控要求,以县域为单元,统筹疫情防控与经济社会秩序恢复。

在防输入上, 紧盯“一界两站”等重点部位,推行启用陕西健康码,变管控为服务,用好大数据信息推送系统,变“静中守”为“动中防”,对不同风险地区来渭返渭车辆、人员,实行分类管理,落实体温检测、登记等必要的监管措施,做到全程监管、落地查人,确保“提前知、过程控”,异常情况及时处置。

在防输出上,发挥各级进京管理工作专班作用,对去往北京方向的人员,严格排查管控,随时掌握动态,严守社区网底防线、公安维稳防线、交通购票防线、汽车站和火车站入京防线等,凡有健康状况不良的,一律劝返不出行,坚决防止疫情输入北京。

在防扩散上,落实社区(村)“片长制”,领导干部划片包干,组织更多力量下沉社区、村组,将辖区所有居民、临时居留人员及机关事业单位工作人员一并纳入片区管理,扎实做好健康管理工作,做到管控不漏一人一户,健康管理心中有数。

在重点部位上,精准施策。对商超、农贸批发市场、餐饮、酒店等重点场所,严格落实环境卫生整治、消毒、通风、“进出检”、限流等措施。对监管场所、养老机构、福利院、精卫医疗机构等特殊场所,开展预防性卫生措施,落实体温检测和健康监测制度,禁止有可疑症状人员上岗。对所有乘坐公共交通车辆人员,进行测温和身份验证。做好复学前的各项准备工作。

在复工复产上,抽调市疾控中心专业人员,组成了10个技术指导组,深入各县市区,通过现场指导、技术培训、发放资料等形式,逐企业社区开展防控技术培训指导,使企业熟悉掌握工作场所和公共区域防控管理、员工健康管理教育、场所消毒等,做好异常情况应对处置与报告。同时,扎实开展爱国卫生运动,做好环境卫生整治、防病知识普及,引导公众做好个人防护。

答记者问实录:

记者:面对经济社会秩序逐步恢复,我市采取了哪些措施,有序恢复医疗秩序,保证疫情防控与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张荣岗:针对当前疫情形势,我们主要采取以下四方面措施。

一是坚持发热门诊统一管理。继续关停小诊所,全市二级及以上公立医疗机构预检分诊、发热门诊、急诊坚持24小时正常接诊,所有发热患者及呼吸道感染患者必须到定点医院发热门诊就诊,坚决落实“四早”原则。同时,在前五次督查的基础上,继续对各县市区定点医疗机构进行督查指导,严格执行预检分诊制度,确保统一管理,规范运行。

二是坚持对出院患者健康测管理”。坚持“四集中”,落实“一人一案一团队”,我市医疗救治工作取得明显成效。对治愈出院的确诊病人,进行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4天,期间指定专人,做好健康监测管理、心理疏导等人文关怀。同时,按照有关规定进行2次样本采集和核酸检测,发现异常症状,及时由定点医疗机构隔离收治。

三是坚持院感防控多措并举。按照《医疗机构新冠肺炎防控技术方案》,坚决落实医疗机构主体责任,多次召开全市医疗机构院感防控培训会,制定完善院感风险防控预案。各级医疗机构也通过培训考核、增加院感人员力量、设置院感监督员等措施,加强医务人员健康状况监测,及时评估、预警院感风险,坚决杜绝院内感染事件发生。

四是坚持有序恢复医疗秩序。各级医疗机构在做好预检分诊的基础上,采取实名制就诊、身份信息核验、体温筛查、发热病人专人引导和限制陪护人员等院内管控措施,严格落实首诊负责制,坚决不允许以疫情防控等为借口推诿或拒收病人。同时组织市级专家组下沉县市区,不间断加强督导培训,有序恢复正常医疗秩序,满足群众看病就医需求。

记者:李森

初审:王长江

终审:田华荣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