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13 坐月子没奶,婆婆嫌儿媳“体质不行”,儿媳大怒:你天天让我吃啥

这里是生活亦暖,点击上方关注,你就是我的人了。

坐月子没奶,婆婆嫌儿媳“体质不行”,儿媳大怒:你天天让我吃啥

01

一个新婚的家庭是需要磨合的,不仅仅是新婚夫妇之间需要,新娘和老公所有的家人更应该需要磨合。这其中,当属“婆媳关系”。

现如今已经是今非昔比,因为思想观念的开放,婆媳之间也不见得就会和以前那样有着“千丝万缕”的矛盾。

可是,还会有一少部分的女人受困于这种家庭关系。要不就是婆婆强势,儿媳受不了。要不就是儿媳强势,婆婆看不惯她的行为。

但不论是哪一方的对错,“互相包容”这个词语对于她们来讲显得格外困难。要说婆媳关系在哪个阶段最容易爆发矛盾,那么“新生儿降临”这个时候无疑就是首当其冲的。

儿媳刚生完孩子,这个时候需要“婆婆的照顾”无需质疑,而作为婆婆,也应该在儿媳最困难的阶段伸手帮她一把。

虽然最容易闹矛盾的是这个阶段,但是最能拉近双方感情的依然也是这个阶段。如果在这时候双方明白把关系梳理好,那还用愁以后的日子里婆媳关系不好吗?

小娟的婆婆显然就不懂得这个道理,否则也不至于她“求着”照顾小娟母女人家也不理她,以至于自己每天以泪洗面!

坐月子没奶,婆婆嫌儿媳“体质不行”,儿媳大怒:你天天让我吃啥

02

去年,小娟和老公大强成婚,婚后第三个月小娟便怀孕了。

在他们那边的农村,基本上有劳动力的男人都是外出打工挣钱。所以在小娟怀孕后,大强依然跟着父亲去了外地打工,而家里就剩下了婆婆和小娟。

要说照顾也谈不上,毕竟小娟才怀孕,而且一个农村女孩也没有那么矫情,所以她该上班的时候还是上班,该去地里干活的时候还是去干活。

而婆婆对她,虽然不是那么友善,不过在大面上也算说得过去。其实让她俩不能“很亲近”的原因,就是结婚的时候小娟父母要了8万彩礼,没有让小娟带回来。

但是之后毕竟已经结婚成为了一家人,所以大强和他的父亲也并没有在意这件事,但是婆婆作为一个女人心思缜密,自然免不了对这件事说三道四的,心中有着怨气。

小娟心里也明白,所以她对于婆婆的一些“小心思”也是得过且过,尽量不麻烦她。可到了怀孕第8个月的时候,她需要人陪伴去产检,于是就喊了婆婆几次。

那时候正赶上地里活忙,所以婆婆就以干活为由拒绝了她,让她自己去。对于婆婆的拒绝,小娟并没有在意,于是就经常自己去或者喊着妈妈一起,她从未和别人提起过“婆婆的半句不是”。

坐月子没奶,婆婆嫌儿媳“体质不行”,儿媳大怒:你天天让我吃啥

而真正让她俩爆发矛盾的,还是在小娟生完孩子后。在小娟生产前,婆婆和妈妈就已经商量好一人半月伺候小娟,这样正好一个月,就出了月子。

婆婆负责前半月,而妈妈负责后半月。在生孩子的时候,大强也赶了回来,那天小娟生下了女儿,母子平安。

当时全家人都很开心,可不知婆婆突然冒出来一句:“生丫头也凑活,不过以后你得再生个男孩,得给我们家留个传宗接代的。”

当时场面一度尴尬,小娟随口就回了婆婆一句:“以后再说吧,生孩子太痛苦,要不要还不一定了。”

婆婆当时就没给她好脸色,最后还是大强打了个圆场,笑呵呵的平息了这件事,在医院呆了三天小娟就回家了,可是她没想到,在婆婆照顾月子的时候,却“使起了坏”。

前一个星期还算好点,有大强在家照顾着,婆婆还算是轻松。可是到了第七天,大强因为外地有活得快点回去和父亲干完,所以就走了。

小娟要说心里不苦那是假的,可家里生活摆在这,不去也不行,于是,家里就剩下了婆婆和小娟母女。

大强走了才四天,婆婆就开始找各种理由说自己累,不管小娟了。在月子里对于产妇来说,给孩子喂奶无疑是最难的一件事,毕竟没有经验需要过来人指导。

因为孩子一直不裹奶,小娟没有办法,只能招呼婆婆过来,可是次数多了,婆婆就嫌她笨,叫了几次都也都是装听不到了。

坐月子没奶,婆婆嫌儿媳“体质不行”,儿媳大怒:你天天让我吃啥

而且在前半月,小娟奶水不够需要补充营养,可婆婆却不管那些,就给小娟做上小米粥,热俩鸡蛋就不管了,有时候小娟忙的顾不上吃饭,等到吃饭的时候就凉了。

可是她也没办法,只能忍气吞声,这种生活一直持续到了小娟母亲过来。

小娟母亲过来的第一天看小娟还是没奶,于是心里就很着急,毕竟喝母乳对于孩子来说比吃奶粉好了太多。

这个时候,她婆婆突然对小娟妈妈来了一句:“小娟体质太差了,我那时候天天喝热水都有奶,你看看现在的年轻人,真是矫情了。”

看到婆婆说风凉话,小娟一下子就怒了:“你看看我这几天都吃了啥!每顿饭都是凉米粥,凉鸡蛋,我能吃得下去吗?现在你还和我妈说这种话,这孩子是我的,但不也是你家的吗?”

小娟母亲一听就知道这几天发生了不少事,她就问小娟怎么回事,或许是看到自己妈妈在这,有人给做主,于是小娟便把婆婆这几天的不作为都说了。

当时听小娟说完,小娟妈妈也急了:“亲家,我把女儿嫁给你家可不是过来受罪的,这样吧,你家的孩子你愿意照顾,那以后我管就是了!不过有一样,孩子以后跟我家姓!反正我就这一个女儿,还少个传宗接代的!”

小娟婆婆看小娟都说了出来,还想解释,结果母女俩根本就不听她那一套,直接把她“请”了出去。在之后,小娟的母亲也没回家,就留下来照顾小娟母女,出了月子,更是把她们接回了娘家。

坐月子没奶,婆婆嫌儿媳“体质不行”,儿媳大怒:你天天让我吃啥

03

因为这件事她们谁都没告诉在外打工的大强父子俩,于是等他俩干完活回了家,知道了这一情况都是傻了眼。

这个时候,小娟婆婆也是很害怕,她也担心自己的孙女因为自己的原因随了小娟的姓,于是他们回来后一家人都去了小娟家认错。

到了之后大强也说,大强父亲也劝,而小娟婆婆也是哭着认错,可是小娟一家人根本就不管他们那一套,就认定了要让孩子跟自己家姓,什么结果人家都能受着。

最后实在没有办法,大强也就随了小娟一家的心意,也把小娟接回了家。回到家后,小娟婆婆也不再像以前那样,每天都是为小娟跑前跑后的帮衬着。

可是小娟在母亲的教导下,已经学会了怎么照顾孩子,所以就不太需要别人的照顾了,所以她对于婆婆的“热心肠”,也并没有在意。

或许是因为孩子这件事,婆婆每天都是“哭哭啼啼”的,让小娟也心有不忍,于是她便和婆婆说了,回头劝劝自己的爸妈,让女儿还是跟大强姓,看到小娟这样,婆婆更是抱着小娟再次哭着认了错。

......

坐月子没奶,婆婆嫌儿媳“体质不行”,儿媳大怒:你天天让我吃啥

对于这件事,说一句我的心里话:“早知如此,何必当初呢。其实婆媳关系哪有人们说的那么“复杂”,之所以出现矛盾,无非就是双方做的不够好罢了!”

如果小娟婆婆在最初能好好地对待小娟,又怎么会有之后一系列连锁矛盾。在农村里,大多数男人都是外出打工,在家的人应该是团结一致,而不是处处针锋相对。

而且我奉劝已经结了婚的女人:在婆家时有些事千万别“忍”,因为有些事不是你忍忍就能过去的,尤其是家庭“人际关系”这块,很有可能你的忍让只能换来对方的得寸进尺。

如果有矛盾,就找出根源说出来,摆在明面上解决。切勿等到了自己受了“罪”才醒悟,这样真的没有必要。

而婆婆们也得明白一件事,你对儿媳表达了善意,儿媳自然也会表达善意给你。有些事或许不是你应该做的,就像“儿媳坐月子”,但是如果你参与、帮助了她,她也绝对不会让你的辛苦白费!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相互的,只有“真心才能换来实意”,希望这一点大家共勉。

----END


大家觉得,照顾儿媳月子,这是婆婆应该做的吗? (单选)
0人
0%
应该!
0人
0%
没必要!
<button>投票/<butto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