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哲學和社會科學闡述的世界本質及其規律,能用數學描述和證明嗎?

Chenshichun12


  • 哲學是比一切自然科學和社會科學層次更高的科學。
  • 哲學與社會科學都以現實世界作為自己的研究對象,但研究的內容和對象卻又不盡相同。各種具體科學只研究現實世界的某一領域,某一方面或某一事物及其過程。
  • 而哲學則是研究世界的普遍本質和最一般規律,是關於整個世界一切領域的一般知識。哲學與社會科學的關係是即有共性又有個性,即有聯繫又有區別的相輔相存的辨證關係。哲學是關於自然知識、社會知識、思維知識的概括和總結。
  • 數學的本質是一個數學認識論問題,它不同於時代哲學,因此,它不能像社會科學那樣僅僅使用觀察,歸納、和實驗,因此,數學向哲學、社會科學滲透正是這個特點的反映,數學已成為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發展的新趨向。數學是人們在實踐中用以描述客觀世界運動方式及其數量關係的一種工具。

數學是用抽象的量化方法研究物質世界空間和數量關係及其結構模式的科學。哲學是理論化,系統化、辨證化的世界觀和方法論,是研究這個世界的本質及其規律的科學。所以,哲學和社會科學闡述世界本質是離不開用數學描述和證明的。


冷雨似箭


哲學是整個人類的理論思維,所以哲學認識歷史就是人類對整個世界根本的、總體的、一般的認識的歷史;也決定哲學思想成果的創新創造,一必須圍繞時代歷史堤出的理論思維為主題,二必須在前一代人取得的理論思維和思想成果的基礎上進行,如此才能利用已有理論思維成果解決時代提出的理論思維問題。換句話說,任何哲學闡述的思想成果,都要以已有理論思維成果和現實具體科學成果為基礎,都是以其為思想資料進行論證探索所產生的創新創造活動的成果。

哲學與各門具體科學的關係:哲學以各門具體科學為基礎,各門具體科學以哲學為指導。作為人類理論思維成果的哲學,是對數學、物理、化學、生物等自然科學和政治、經濟、文學藝術等社會科學成果的概括和總結而產生的人類理論思維成果,對具體科學概括總結論證哲學思想的過程就是哲學成果的產生過程。數學作為研究數和形相互關係及其規律的重要基礎學科,當然是哲學成果的重要基礎和依據之一,也是哲學成果可以以數學描述和證明的真正含義。社會科學成果與數學的關係同樣如此。


春江帆影491


哲學社會科學只是籠統的理論和假說,似是而非,定性分析而已,側重於宏觀理論分析。有些哲學社會經濟學裡的東西完全可以套用數學公式進行描述測量,從而衍生出測量經濟學,計量學,會計統計運籌學等,數學這是有限的相對的,比如在電影《超體》裡一加一併不等於二,世界本來沒數字,只是人類用來逃避未知世界時的懶人做法.比如在量子更微觀世界的測不準現象,用傳統數學根本無法表述證明。


小松音影


哲學社會科學處理的問題全是複雜演化巨系統的問題!社會物質現象就屬於典型的複雜巨系統演化問題。因現有數理科學自身發展的種種侷限,能夠描述社會物質現象的數理工具還有待於一代代數學天才的創造性發現!故而,不是哲學社會科學闡述世界本質及其規律問題不需要數學工具,而是這相關數學工具的發現還有待數理學家們更進一步的努力!例如,與生命科學中的物質鏈結問題,社會活動的物質聯結問題對應的數理科學中的紐結理論,至今一維紐結的拓撲問題都未解決,而生命科學、人類社會活動中的三維時空紐結,怎麼描述都不知道。一維時空紐結問題有待整個紐結理論的成熟,那二維、三維時空紐結理論就不遠了!一句話,哲學社會科學闡述的世界本質及其客觀規律可以用數理工具來描述,並加以嚴格的證明。


梁文慶2


有個領域叫神聖幾何。

在看似混亂的自然背後,隱藏著比例完美的結構與模式,從顯微鏡下的晶體,到自然界中的花瓣的數量及其排列方式,許多事物都清楚地顯示了這種結構與模式確實存在。明察秋毫的思想家們,在許多文化中確定了這些隱而不彰的密碼,視之為神的心靈發揮作用的明證,因此,在全世界許多社會中,這些幾何概念經常應用於神對建築以及為神服務的藝術當中。

從這有裴波那契數列,黃金比例。

又有生命之花,而生命之花可以通過神聖幾何推出生命之樹,生命之果以及梅塔特隆立方體(創世立方體)

數學可以通過數學的方式對哲學跟社會科學進行闡述。

佛教有個說法叫:萬法歸一


小幽


哲學就是一種方法,是認識世界,認識自己的方法。有了這個方法我們就能找到正確的答案和途徑,就可以對事物做正確的判斷,就可以樹立正確的目標和理想,他是打開人類思維黑箱的鑰匙。

哲學重在學習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方法立場和角度,而不能教條的照搬。哲學提供的是普遍真理,就好比哲學告訴人們,客觀世界是可以改造的,但他不會告訴人們是用左手還是用右手,是用石油還是用大炮,所以說哲學的有用是因為他是統一一切學問的萬學之學,哲學的無用是因為他不直接致力於解決問題,但他給我們提供解決具體問題的靈感和智慧是普遍的真理。


用戶鍾曉軍


這個問題大了點。首先,世界的本質與規律是什麼?世界又是什麼?世界的世是人的出世與入世,這裡的“人”不是現代概念的人,是天地合氣之人,天地不是現在概念的天地,是中華玄學中天地之文,天者二十有五,地者三十,人者五十有五……出世幽而明,無生有,天地人之有,有出於“無”,乾坤是無……,人者渾天太極的出世是有了自然生命……太極生命的輪迴,終,入世,明而幽也。兩者之間,也就是無與有之間有一個“界線”,這個界限是什麼?天道,天是無極渾天論,道是太極論……統一論。所以世界的“本”是無極之本,質是陰陽兩儀……。規律:無生有,有化無……,其數學是中華祖先萬年之前的《象數學》理論,證據就是那些造型奇特的遠古陶器……是現代哲學、社會科學的老祖宗!


哈大叔3


哲學和社會科學闡述的世界本質和規律在近現代史上受數學與物理學的影響很大,他們相互促進發展,就像一個人走路的雙腿,放開宗教與神學對世界本質那不著邊的論述,這種進步極其緩慢,再加上當代一些偽科學武斷地對世界本質的闡釋,使人類對世界的認識陷入悲觀之中,以我們目前文明極其有限的水平,能否枉談認識世界?


珩璐


從社會科學的角度,社會進步的規律就是自私的追求更好,技術進步,方法更好。從只有特權和資本剩餘到部分居民有剩餘,又為技術進步提供需求。哲學的角度,道德經說過,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這是指先天的本源,衍生日月,又衍生天地人,又衍生萬物。但工業革命,信息革命符合這規律。通常是無意之中,太刻意可能反而不易。因為知識普及的思維範式固化嗎。正常都山窮水盡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


股經匯播


數學是高度的抽象,本身就定哲學、社會科學和自然科學規律的最抽象的描述,如“無限”是上述學科中的語言,而它的數學語言就是“無窮大”,《易經》六十四卦,384爻就是社會現象的二進制描述。一些社會課題,戰爭態勢的模擬,都要先建立數學模型才能輸入計算機,己經有人在做了。只是這項工作難度大,既要很深入熟知研究對象的終始本末,又要有很厚實的數學功底。總之,至少有一部分是可用數學描述的,並且這部分範圍會越來越大。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