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1.26 “我連命都交上去了,更何況頭髮!”90後護士的朋友圈,讓人淚目

沒有被禁錮的城,

只有不離開的愛。

最美逆行者

鼠年之初,新型肺炎疫情來勢洶洶,

讓人措手不及:

據新浪新聞的實時追蹤,

截至1月25日8時,

全國確診新型冠狀病毒肺炎1287例,

幾乎覆蓋了整個中國。

上海、浙江、湖南、湖北等眾多省份,

先後啟動一級響應。

“我連命都交上去了,更何況頭髮!”90後護士的朋友圈,讓人淚目

疫情地圖

但更讓人難過的是,

對值班醫生拳打腳踢,逼醫生下跪,

與此同時,

被打醫生的妻子

正奮鬥在抗病毒的感染科一線。

有疑似發熱病人,

撕扯下護士的口罩朝著她臉上吐唾沫,

“我活不了,

你們都別想活。”

熱搜上更新的詞條,

卻又讓醫務人員們來不及悲痛或哀嘆,

一個個明知前方危難重重,

仍不顧自身安危往前衝。

明明都是人生父母養,

都有牽掛惦記的親人,

他們卻堅信著:

守土有責,守土盡責!

你看啊,

這個世界沒有想象中那麼好,

但似乎也沒那麼糟,

依舊有溫暖,

依舊有人堅守心底的善良!

持續在崗十多天,

他哪敢讓家人靠近,

只厲聲讓她們站遠一點。

上一秒,媽媽還說著“這是家裡燉的湯”,

下一刻再也忍不住失聲大哭,

只能隔著門一遍遍叮囑兒子

“你多保重,你一定要多保重。”

02

她是一位母親,

但更是一位護士長,

2003年非典,她丟下8歲的女兒,

依然決然地走上一線;

2020年新型冠狀病毒,

她再次把女兒丟在家,

只有電話裡一句:

“發熱門診又啟動了,

今晚不回家了,你自己吃飯吧。”

都說他們是白衣天使,

可誰又不是平凡的普通人,

誰沒有家人朋友,

誰的生命都只有一次。

03

96後的她是家中獨女,

臨進隔離區前發信息給父母:

最後一條是,

“等會上夜班了。”

媽媽,請原諒我的謊言,

原諒我的已讀不回;

我也害怕,

但我必須裝作成熟的樣子衝在一線,

給患者活下去的希望。

04

為了穿防護服,

十多個90後姑娘自發把長髮剪了。

05

明明自己還是個孩子,

在朋友眼中仍是那個

會撒嬌耍賴的小可愛,

卻突然發來一條信息:

我報名了,沒告訴我媽,

怕她跟我拼命。

06

他準備停運前接的最後一位客人,

是個年輕的小姑娘,

一路上,手機一直響,

她終於接通,

電話那頭焦急的聲音,

她只堅定地重複著兩個字:

沒事沒事。

“我沒成家,

也沒有照顧孩子的負擔,

大家都在戰鬥,

只有在戰場上,

我才能安心過年。”

08

隔離病房外,

一位年輕的護士正用手輕輕揉自己的臉,

想稍微緩解一下長時間

穿戴口罩和防護面罩壓下印記的疼痛。

09

90後的手本該纖細光滑,

這雙年輕的手卻早已不知道

什麼時候被汗水泡白了。

10

已經記不清在崗多少天了,

連聲音都熬沙啞了,

醫療物資不夠,

他心力交瘁卻無處釋放,

只得對著電話裡催促他回家的家人吼:

“是我不想回家嗎?

這邊躺這麼多人怎麼辦?”

這場沒有硝煙的戰鬥中,

有剛生下二胎還在哺乳期的媽媽,

有懷著身孕的準媽媽,

有耄耋之年的退休醫生,

他們身份不一,

卻有著同一個信念:

捐軀赴國難,視死如歸。

一張請戰書上,

被簽名和手印填滿,

若有戰,召必回,

是他們共同的信念。

在疫情中逆行的是他們,

籤請命書與疫情生死搏鬥的是他們,

連續數十小時高壓工作的是他們,

知道同事被感染仍義無反顧也是他們,

自覺與家人隔離的還是他們,

這個世界如果有天使,

也許就是這般模樣。

縱然如此,卻少有人知,

只要生命還寶貴,

那醫生這個職業就值得敬佩。

一邊是不斷的醫鬧,

一邊是義不容辭地衝往一線,

有醫生寫下“現代與夫書”,

有家屬催促著自己的丈夫去支援,

他們叮囑我們多喝水,

自己卻為了避免麻煩儘量少喝水。

面對頻發的醫鬧事件,

平凡的我們或許無能為力。

但平凡的我們可以做的是:

謹遵醫囑,

不去人流大的地方,

不吃野味,

在公共場合戴口罩。

好好愛護自己,

不給醫務人員增添一絲麻煩,

便是對他們最大的支持。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