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23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木心: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木心,中国当代文学大师、画家,一生出版多部著作。1927年生于浙江桐乡乌镇东栅。本名孙璞,字仰中,号牧心,笔名木心。1982年定居纽约,在台湾和纽约华人圈被视为深解中国传统文化的精英和传奇人物。2011年12月21日3时逝世于故乡乌镇,享年84岁。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木心: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现如今,提起木心,总绕不开一首流传甚广的诗 《从前慢》。“从前的日色变得慢/车,马,邮件都慢/一生只够爱一个人”像是对没有外卖、快递、粗造滥制的网络商品,那个“精美有样子”的浪漫时代的概括和臆想。人是诚诚恳恳,认真勾引,认真失身;物是耐看耐用,样样都弄得触人心弦。

提起木心,还绕不开一个人,陈丹青,木心先生的学生。1989年,木心在纽约开设“世界文学史”课程,陈丹青听了五年,记了厚厚的五六本笔记。可以说是他将木心推广到大家的面前。他说:“你不遇到木心,就会对这个时代的问题习以为常。可等到这么一个人出现,你跟他对照,就会发现我们身上的问题太多了。我们没有自尊,我们没有洁癖,我们不懂得美,我们不懂得尊敬。

1982年8月,纽约地铁上,陈丹青认识了木心。“我认识的上海画家陪着他,他看人的眼神,锐利,专注。”当时,陈丹青等一帮画家,正在曼哈顿一所美术学院留学。“常逃出教室,聚在咖啡馆胡扯,有时木心也在,谈吐非凡。”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木心: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1984年,在陈丹青等人引荐下,木心认识了一个台湾画家。这位画家把木心推荐给了台湾诗人痖弦。当时,痖弦正在筹备《联合文学》创刊号。痖弦见到木心作品,顿时如遭雷击:“这是张爱玲、周作人的等级。”那一年《联合文学》创刊号,云集了港台及海外知名华语作者,但第一主角,却是木心。创刊号为木心特设了“散文展览”专号,题名为《木心,一个文学的鲁滨逊》。痖弦击鼓吟诵木心的《林肯中心的鼓声》,“因为太用力,手上的皮都磨破了。”

但木心作品真正回到大陆,已是2001年。那一年的《上海文学》,刊发了木心的《上海赋》。作家陈村一读,立马跪了:“我这辈子读过无数中文,结识许多作家。毫不夸张地说,木心先生的文章,在我见到的活着的中文作家中,最是优美、深刻、广博。企图中文写作的人,早点读到木心,会对自己有个度量。因为,木心是中文写作的标高。”上海作家王淑瑾本是陈丹青的粉丝,但读了木心作品后给陈丹青电话:“陈老师啊,我原先以为你写得好,现在读了木心先生的书,你在他面前变成了小学生!”

一次,木心对陈丹青说:“我是到了美国才发育起来的,我前面写的全是夹生饭,幸亏没发表。”经过几十年的磨难和磨炼后,木心的文字终于散发出绚烂光华。

木心曾经说过一句话:“不早熟,不是天才,但天才一定要晚成才好。”这句话,也正是他自己的写照。保存葡萄最好的方式是把葡萄变为酒,保存岁月最好的方式是把岁月变成诗篇和画卷。

1980年代,很多艺术家赴美留学。有画家、音乐家、舞蹈家、历史学家。这帮人一到了美国,才猛然发现:“除了经历胃的饥渴,更面临断层的文化饥渴。”当时,这帮人经常和木心在一起闲聊。但稍事交接后,木心惊讶地发现:“原来你们什么都不知道啊!”一语惊醒梦中人,大家便纠缠木心,请他开课讲世界文学史。

1989年1月15日,众人在画家高小华家聚会,算是课程的启动。那天满室哗然,很久才静下来。木心,着浅色西装,笑盈盈坐在沙发上。那年他六十二岁,鬓发尚未斑白。最初设想,是一年讲完,结果一讲就是五年。后来,木心笑说:这是一场文学的远征。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木心: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没教室没课本,但文学课就这样开起来了。像孔子带领弟子周游列国,木心带着学生,开始在文学世界里漫游徜徉,行过之处,有情有义。木心将佛陀比作飞出生命迷楼的伊卡洛斯;将屈原比作中国文学的塔尖,将陶渊明比作塔外人;将杜甫晚年诗作与贝多芬交响乐作比较;说巴尔扎克是彩色的陀思妥耶夫斯基,说陀思妥耶夫斯基是黑白的巴尔扎克;说鲁迅的幽默黑多红少,是紫色幽默。

1994年1月9日,在陈丹青寓所,木心讲完了“文学嘉年华”的最后一课。大家分别与他合影,并发表感言。说了些什么,后来大家都忘了,只记得很多人刚开口,就已泪流满面。散课后,木心穿上黑大衣,戴上黑礼帽,步出客厅的一瞬,他回过头来,定睛看了看十几分钟前据案讲课的橡木桌。然后,大步走了出去。此后,直到逝世,他再没出席过一次演讲。也许,木心自己都想不到,这五年,他在这些人心里刻下了多深的印记。陈丹青说:“他让我不再害怕这个世界。”

20年后,为了感谢木心先生,陈丹青把听课笔记整理成了《文学回忆录》。2013年出版后,多次入选年度十大好书。2006年9月,在外飘零20多年后,木心从美国悄然回归,隐居乌镇。2011年12月21日,淡淡雾霭笼罩着桐乡,木心沉睡在故土之上,安然离去。当有人问起“木心在最后时光有没有外出”时,周围的邻居们一脸茫然:“木心是谁?”他们不知道,就在这个凌晨,一位传奇的老人孑然离开,为中国文化界留下了永远的哀伤。

乔伊斯说:“流亡,就是我的美学。”木心说自己不如乔伊斯阔气:只敢说:“美学,是我的流亡。”木心在一首诗中写道:“我曾见的生命,都只是行过,无所谓完成。”他欣赏《当代英雄》中的主人公皮恰林。此君在驿站等马车,四处无人,颓废疲倦。忽然马车来了,此君一挺腰杆,健步上车,一派英姿飒爽风度。在1991年那次课堂上,木心讲到此处,做了一个上马车的动作,然后接着说:“我们在世界上,无非要保持这样一点态度。”

他是一个在黑暗中大雪纷飞的人哪!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木心: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快乐五十说:最后,就让我们再静静欣赏一遍先生的诗作吧:

《从前慢》

记得早先少年时

大家诚诚恳恳

说一句 是一句

清早上火车站

长街黑暗无行人

卖豆浆的小店冒着热气

从前的日色变得慢

车,马,邮件都慢

一生只够爱一个人

从前的锁也好看

钥匙精美有样子

你锁了 人家就懂了

快乐五十大学一周大师专题|木心:认真勾引,认真失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