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5.05 壞情緒是怎樣傳染的——學點心理學

壞情緒是怎樣傳染的——學點心理學

壞情緒是怎樣傳染的——學點心理學

壞情緒是怎樣傳染的——學點心理學

現代醫學研究發現,大多數人的疾病往往會從不良的情緒、失衡的心理中產生。良好的情緒會構成一種健康、輕鬆、愉悅的氣氛,而壞情緒會造成緊張、第一的氣氛。在壞情緒的影響下,人際交往不但會出現問題,人還容易生病。為此,人應該像重視環境汙染一樣,真正的把情緒汙染重視起來。

在心理學上有一個著名的踢貓效應:某公司職員小明被老闆罵罵了一頓,小明很生氣,回家就跟老婆吵了一架:妻子莫名其妙的被丈夫數落,正好兒子回家晚了,於是就打了兒子一記耳光:兒子捂著臉,看見自己家的貓就狠狠地踢了他一腳。

在現實生活和工作中,我們很容易發現,雷士德踢貓效應屢見不鮮。壞情緒在人際交往中扮演著非常惡劣的角色,有很多人在受到壞情緒傳染之後,並不能冷靜的思考,也不會去分析自己為什麼會受到別人的斥責,總覺得心裡很不舒服,於是,就會下意識地去找替罪羊發洩心中的怨氣。受到了別人的指責,心情不好是可以理解的,但是我們不能把這個不良的情緒傳遞個別人,踢貓效應不但於事無補,反爾更容易激發其他矛盾。

所以,若果有人訓斥了你或者給你臉色看,你要這樣想:也許別人踢了他的“貓”,所以他才會來“踢我”,他的所作所為和我一點關係也沒有。當然,除了保持這種樂觀的想法外,我們還要學會如何對消級的事物做出積極的反應。

比如你的老闆訓斥了你,也許是他的生意夥伴背叛了他,還有可能是昨天晚上他的妻子抱怨他沒洗腳,也有可能是上午在路上壓線被吃了罰單。這時候,作為一個員工必須要忍,不能流露出一定點不滿情緒。這就意味著你對消極的事情做出了積極的反應了,最好能以愉快的態度去應對不愉快的事情。不要認為這是軟弱的表現,事實上這種反應是最明智的表現。

不管是在生活還是在工作中,我們都應該防止情緒汙染,從自我做起,儘量做到不將壞情緒傳遞給家人、朋友、同事。遇到消極情況時,還要學會調整情緒的技巧,遇到煩惱和挫折不能傳遞給他人,自己能夠承受的就不要傳下去。如果發現周圍的人情緒不佳,我們還要做好疏導和化解工作。

當然,人都是情緒動物,任何人都有情緒低落的時候,遇到自己心情不愉快的時候,我們要有忍耐和剋制精神,嘗試把不良情緒轉移到其他事物上,不能把自己的壞心情傳遞給別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