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7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2019年初,逸仙電商開始探索新零售領域,旗下品牌完美日記(Perfect Diary)陸續開出40多家線下體驗店。今年初,突如其來的疫情讓它的線下業務進入了寒冬期。也許出乎很多人意料,對逸仙電商而言,此時的機遇大於危機。


本期,讓我們一起隨著環球時報記者的文章,瞭解逸仙電商如何變“危”為“機”。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受訪者:逸仙電商副總裁黃一耕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面對新型冠狀病毒的暴發,各行各業都盡力馳援武漢,時尚產業在此次疫情中也作出了及時響應。作為一家成立僅三年的創業公司,廣州逸仙電商也為此次疫情防控戰做出了努力:分別捐款100萬給武漢紅十字會和廣州市慈善會,共計200萬元。除此之外,作為一家廣州本土企業,逸仙電商給當地社區送去很多口罩、體溫計等抗疫物資。


提起廣州逸仙電商,可能鮮有人知,但是如果你對美妝產品略知一二,就一定聽說過一個被消費者稱為“國貨之光”的品牌——完美日記,這個逸仙電商旗下的互聯網美妝品牌僅用短短几年,就吸引了眾多消費者的目光。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企業關懷暖人心


2020年的新年有一些特別,在疫情暴發後,由於員工分散在國內各地,公司迅速成立了臨時應急工作組,方便公司在特殊時期進行決策。公司大年初二就宣佈全體員工延期復工。“這也是逸仙電商第一次嘗試進行互聯網遠程辦公。如何利用互聯網進行有效的組織管理和彈性辦公,對於公司來講是一個很大的挑戰,但也因此積累了很多寶貴經驗。”逸仙電商副總裁黃一耕告訴記者。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進入倉庫前,員工正在接受體溫測量。


同時,隨著疫情的發展,公司採購了大批口罩、消毒液等物資,分發給員工。黃一耕說:“考慮到員工群體的平均年齡僅24歲,我們還做了很多內部安撫工作,除了發內部公開信鼓勵員工外,還設立了1000萬的救助基金來幫助員工及其家屬,保障了企業的內部團結。”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值得一提的是,公司還為每名在職員工額外發放一筆抗疫信心獎金,並且承諾絕不因為疫情而裁員。“這個通知一出,公司微信群一下子就炸了,員工紛紛表示自己終於成為了‘別人家公司的員工’。”當然,作為甲方的逸仙電商也沒有忽略產品供應商等企業合作伙伴,給他們寄送了多箱口罩和消毒液等物資,確保乙方能安心進入復工階段。


此次疫情,既是“危”也是“機”


當前疫情情況膠著而複雜,對彩妝行業的直接影響也愈加明顯,各行各業都已進入防疫持久戰。對於逸仙電商來講,機遇大於危機,抓住這次機會至關重要。


據介紹,2019年初,完美日記首家旗艦店正式開業。截至2020年初,逸仙電商已在全國開設了49家完美日記體驗店。就在品牌剛剛進入探索新零售領域的關鍵時期,新型冠狀病毒肺炎疫情的暴發一下子讓完美日記的線下業務進入了寒冬期。經過反覆討論,逸仙電商在巨大的壓力下決定從1月下旬開始逐步暫時關閉大部分線下門店。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目前,完美日記全國各地體驗店有49家。上圖為去年底開業的完美日記上海五角場萬達概念店。


“線下新零售主要靠門店的每日銷售額來支撐,業務的全部暫停讓剛剛開始的線下零售業務受到了重創。”黃一耕透露,整個線下門店的員工有800多人,關店後如何調整員工結構是很大的問題,“我們選擇靈活調配線下門店員工支援線上客服,在擴展網店規模的同時,加深與顧客交流。縱觀1月底至今,完美日記全網粉絲數量仍在增加,這就證明完美日記沒有脫離消費者。”黃一耕非常自豪地告訴記者。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圖為完美日記體驗店。


“從2003年的非典來看,當時疫情雖然影響了眾多傳統企業,但是同時也成就了一批知名的互聯網公司。”黃一耕說道,“此次疫情期間,抖音、快手等短視頻平臺的播放量暴增,小紅書、小米電視等移動端平臺點擊量也增幅明顯,這些數據的增長對於我們來說就是一次機遇。如何利用新興熱點來加強品牌影響力,如何利用新型數字化手段吸引消費者,是公司首先要考慮的問題。”他認為,想減少疫情的影響,企業應該更加依賴於互聯網,不僅如此,還要利用好線上加線下的銷售模式,這樣才能體現出品牌最大的價值。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最近,完美日記推出新品——十二色動物眼影小狗盤和貓咪盤眼影。


“線上的銷售趨勢是樂觀的,雖然口紅品類銷量下降,但是其他品類有所上升,品牌整體產品銷量增速可觀。逸仙電商正在積極籌備即將到來的天貓女王節活動。”黃一耕表示,“從目前情況來看,女性消費者的熱情依舊高漲,5月份可能會迎來第一個消費高潮。”


已臨“大考”,堅定面對


“這場疫情是對行業品牌商家的一場大考,我們只要一面緊抓消費者,一面保障好員工利益,就會是最後的勝利者。”這是黃一耕向記者強調的一句話。


黃一耕認為,這次疫情讓很多新興公司受到了巨大的考驗,但有兩類型的企業在面對疫情時,選擇了迎難而上,一類是品牌化強勢的企業,一類是數字化優秀的企業。逸仙電商在延期復工的這段時間裡,也對以往的工作決策進行復盤和反省。


環球時報:抗疫謀遠,看逸仙電商轉危為機

圖為完美日記體驗店。


“在網絡上唱衰中小企業的時候,公司繼續堅持今年新設200家門店的目標。在其他公司因經營困難而減薪裁員的時候,我們恰恰相反,在此時加緊招聘,緊鑼密鼓地蒐羅人才,2020年預計招聘5000人。”如今復工在即,逸仙電商依舊堅定地選擇拓展線下新零售模式,加強產品品牌化和數字化,打造更加牢固的互聯網基礎設施,加大品牌創新力度,保證產品的整體產能。


對於今後的發展,黃一耕持樂觀態度,“只要堅定實現年初制定的‘業務不下線,客服不離線,員工有保障,招聘不停止’的發展目標,堅持常態化創新,不斷調整公司內部組織架構,有效應對外部的環境變化,逸仙就會在行業的發展中佔得先機。”


來源 | 環球時報時尚週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