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6 贴心!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发布,全面改善身体功能

贴心!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发布,全面改善身体功能

为进一步做好新冠肺炎出院患者的康复工作,改善患者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规范康复操作技术及流程,3月4日,国家卫生健康委发布了《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

康复方案明确了出院后患者的康复场所,如指定的康复医疗机构、社区、家庭等。同时,针对新冠肺炎出院患者主要发生的呼吸功能、躯体功能、心理功能、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等障碍,提出了有针对性的评估方法和治疗方法。此外,对康复的禁忌证、患者治疗过程中需立即停止的情况、患者合并其他疾病时应注意的情况、高龄患者需注意的问题作出了特别说明,对重症、危重症患者和轻型、普通型患者出院后康复提出区别性要求。

全文如下

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试行)

为改善新冠肺炎患者呼吸功能、躯体功能以及心理功能障碍,规范康复的操作技术及流程,特制定本方案。

一、目标

改善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呼吸困难症状和功能障碍,减少并发症,缓解焦虑抑郁情绪,降低致残率,最大程度恢复日常生活活动能力、提高生活质量。

二、适用人群及场所

(一)人群:新冠肺炎出院患者。

(二)场所:指定的出院后患者康复医疗机构、隔离场所、养老院、社区、家庭。

三、主要内容

呼吸功能障碍:表现为咳嗽、咳痰、呼吸困难、活动后气短,可伴有呼吸肌无力及肺功能受损等。

躯体功能障碍:表现为全身乏力、易疲劳、肌肉酸痛,部分可伴有肌肉萎缩、肌力下降等。

心理功能障碍:有恐惧、愤怒、焦虑、抑郁等情绪问题。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及社会参与能力障碍:无法独立完成穿脱衣、如厕、洗澡等。无法实现正常的人际交往和无法重返工作岗位。

(二)康复功能评估

呼吸功能评估:采用呼吸困难指数量表(mMRC)等进行评估,有条件地区或机构建议行肺功能检查。

躯体功能评估:采用Borg自觉疲劳量表、徒手肌力检查等进行评估。

心理功能评估:采用抑郁自评量表(SDS)、焦虑自评量表(SAS)、匹兹堡睡眠问卷等进行评估。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评估:采用改良巴氏指数评定表等进行评估。

六分钟步行试验:要求患者在平直走廊里尽可能快的行走,测定六分钟的步行距离,最小折返距离≥30米。

1. 呼吸功能训练

主动循环呼吸技术(ACBT):一个循环周期由呼吸控制、胸廓扩张运动和用力呼气技术三个部分组成。呼吸控制阶段指导患者用放松的方法以正常的潮气量进行呼吸,鼓励肩部及上胸部保持放松,下胸部及腹部主动收缩,以膈肌呼吸模式完成呼吸,该阶段持续时间应与患者对放松的需求相适应。胸廓扩张阶段强调吸气,指导患者深吸气到吸气储备量,屏息1-2秒,然后被动而轻松的呼气。用力呼气阶段为穿插呼吸控制及呵气。呵气是一种快速但不用最大努力的呼气,过程中声门应保持开放。利用呵气技巧进行排痰,代替咳嗽降低呼吸肌做功。注意在呵气过程中用口罩遮挡。

呼吸模式训练:包括调整呼吸节奏(吸:呼=1:2)、腹式呼吸训练、缩唇呼吸训练等。

呼吸康复操:根据患者体力情况进行卧位、坐位及站立位的颈屈伸、扩胸、转身、旋腰、侧躯、蹲起、抬腿、开腿、踝泵等系列运动。

2. 躯体功能训练

有氧运动:针对患者合并的基础疾病和遗留功能障碍问题制订有氧运动处方。包括踏步、慢走、快走、慢跑、游泳、太极拳、八段锦等运动形式。以运动后第二天不出现疲劳的运动强度为宜,从低强度开始,循序渐进,每次20-30分钟,每周3-5次。对于容易疲劳的患者可采取间歇运动形式进行。餐后1小时后开始。

力量训练:使用沙袋、哑铃、弹力带或瓶装水等进行渐进抗阻训练,每组15-20个动作,每天1-2组,每周3-5天。

3. 心理康复干预

设计可产生愉悦效应及转移注意力的作业疗法,达成调整情绪,疏解压力的目的。通过专业心理学培训的护理人员和康复治疗师也可以开展专业的心理咨询,包括正念放松治疗和认知行为治疗。注意慎用让患者重复叙述创伤经历的方法,以免造成重复伤害。如出现精神障碍,建议精神专科介入。

4. 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

对患者进行日常生活活动指导。主要是节能技术指导,将穿脱衣、如厕、洗澡等日常生活活动动作分解成小节间歇进行,随着体力恢复再连贯完成,逐步恢复至正常。

四、有关注意事项

(一)禁忌证:如患者出现以下情况之一,不建议开展上述康复治疗。

1. 静态心率>100次/分。

2. 血压<90/60 mmHg、>140/90 mmHg或血压波动超过基线20 mmHg,并伴有明显头晕、头痛等不适症状。

3. 血氧饱和度≤95%。

4. 合并其他不适合运动的疾病。

(二)当患者在治疗过程中出现以下情况,应立即停止上述康复治疗,重新评估并调整治疗方案。

1. 出现明显疲劳,休息后不能缓解。

2. 出现胸闷、胸痛、呼吸困难、剧烈咳嗽、头晕、头痛、视物不清、心悸、大汗、站立不稳等。

(三)当患者合并有肺动脉高压、充血性心力衰竭、深静脉血栓、不稳定的骨折等疾病则应与专科医生咨询相关注意事项后再开始呼吸康复治疗。

(四)高龄患者常伴有多种基础疾病,体质较差,对康复训练的耐受能力较差,康复治疗前应进行综合评估,康复训练应从小剂量开始,循序渐进,避免出现训练损伤及其他严重并发症。

(五)重型、危重型患者出院后,视当地康复医疗工作实际,可在指定的康复医疗机构、基层医疗卫生机构进行出院后康复。轻型、普通型患者出院后,社区及居家应适当休息、适当运动,尽最大可能恢复体能、体质和免疫能力。

往期推荐

  • 新冠肺炎合并心功能不全诊治,来自心脏重症专家的建议

  • 卫健委发布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七版,16个方面更新!

  • 新冠肺炎患者常见的低血钾,对预后影响多大?

  • 首个新冠肺炎逝者遗体解剖报告公布,或改变诊疗方案

  • 新冠肺炎合并心血管疾病,诊治要点一览

  • 新冠肺炎 30 个最新判断

  • 卫健委:调整磷酸氯喹的用法用量

  • 使用推荐的五类抗新冠病毒药,要注意什么?

  • 疫情期间,心内科/感染科的这些医嘱,很多人会需要~

  • 新冠肺炎比SARS更难防控,两者流行病学和临床特征有哪些异同?

  • 新冠患者遗体解剖重要发现:单纯给氧或适得其反

  • 抗击新冠疫情,北部战区总医院工作纪实

  • 一图了解新冠肺炎的45个真相

  • 577例新冠肺炎分析:预测死亡风险,年龄、C反应蛋白用处大

  • 危重新冠肺炎救治:联用抗病毒药不应超3种,不建议常规用糖皮质激素

  • 新冠病毒无症状感染者有哪些特征?家族传播呈现什么特点?

  • 分析116例新冠肺炎病例,并无明显急性肾损伤?

  • 新冠肺炎防疫期间,心血管病患者居家生活如何护理?

  • 核酸阴性不能排除新冠感染!卫健委发布第五版防控方案

  • 家庭成员有发热等症状时,怎么预防新冠肺炎?

  •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防控,NEJM 文章提出需要关注的关键问题及研究需求

  • 珠海73例新冠肺炎分析,即使呼吸道病毒检测转阴,但不少患者的粪便仍病毒阳性

  • 人民日报:这些关于新冠肺炎的说法都是错的!

  • 家庭成员有发热等症状时,怎么预防新冠肺炎?

  • 武汉同济医院文章阐述:重症新冠肺炎的临床和免疫学特征

  • 第六版新冠肺炎诊疗方案发布,快看都有哪些重大变化?

  • 世界首例新冠肺炎解剖:肺部病理类似SARS,心脏无明显损害

  • 新冠肺炎疑似者,湖北以外地区如何优化诊断?多中心研究提出新思路

  • 超7万新冠肺炎病例分析发现,轻症占80%,伴心血管病者死亡率10.5%

  • 新冠肺炎重型、危重型病例诊疗方案更新,增加中医治疗内容

  • 8274例新冠肺炎密切接触者分析:1/3被确诊,近6%确诊者合并其他呼吸道感染

  • 新冠疫情之下,心血管病患者应规范用药,ACC提出9条建议

  • 预防新冠肺炎,儿童和青少年怎么做?中国疾控中心问答

  • 中国疾控中心更新版:公众就医、私家车、返校学生和养老院预防指南

  • 新冠病毒核酸检测:鼻咽拭子、痰和肺泡灌洗液,哪种样本阳性率最高?

  • 新冠病毒感染患者怎么用药,有哪些注意事项,一文掌握

  • 国家卫健委:防治新冠肺炎,应该怎么吃?

  • 面对新冠肺炎患者,如何快速识别暴发性心肌炎?

  • 预防新冠肺炎,中国疾控中心常见问题解答

  • 新冠肺炎患者怎么进行呼吸康复,有了指导意见

  • 近9000例新冠肺炎数据分析:基本传染数达3.77,老年男性重症患者病死率高

  • 重症新冠肺炎诊疗,这份协作组共识人手一份~

  • 中华呼吸分会发布新冠肺炎雾化吸入建议,注意个人严密防护措施

  • 新冠肺炎疫情之下,如何为紧张情绪“松绑”?(附指南全文)

  • 中国疾控中心:高血压、糖尿病患者预防指南

  • 新冠肺炎放射学诊断意见:胸片漏诊率高,推荐CT检查,核酸检测仍是金标准

  • 武汉同济医院29例新冠肺炎数据:CT有六大表现,两项炎症指标预测病情轻重

  • 中国疾控中心更新版:收快递、公共场所、公共交通、居家观察指南

  • 辽宁省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心内科急性胸痛救治策略及人员防护的指导意见(第一版)

  • 细胞战斗实录!新冠肺炎原来是这样被治愈的

  • 中国疾控中心更新版:公众预防、旅游预防、家庭预防、家庭消毒指南

  • CT结果列为湖北诊断标准!第五版新冠病毒肺炎诊疗方案15大变化

  • 中国疾控中心:召开会议、工业企业防控指南

  • 中国疾控中心:关爱父母、不同风险人群使用口罩、酒精消毒指南

  • 新冠肺炎诊疗方案第五版出炉,有八大变化!

  • 新型冠状病毒防控指南(第一版)图解:特殊人群、特殊场所篇

  • 中国疾控中心:慢性病患者预防、不同风险人群预防指南

  • 中国疾控中心:公众就医、私家车、孕产妇、返校学生预防、口罩选择及使用指南!

  • 中国疾控中心: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公众预防指南

  • 致全国心血管医师 —— 在新型冠状病毒感染控制背景下的防护策略


  • 美国疾控中心CDC:预防2019年新型冠状病毒传播给家庭和社区中其他人的暂行指南

  • 致“战疫”一线心血管同道的一封信 —— CSC主委韩雅玲院士

贴心!新冠肺炎出院患者康复方案发布,全面改善身体功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