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7 你知道吗,中秋节起源于南阳

你知道吗,中秋节起源于南阳

渊源:

中秋节起源于南阳

关于中秋节的来源,全国各地有很多的传说。但我市民俗专家杜全山认为,中秋节起源于南阳。这可以从浩如烟海的历史文献、丰富的南阳汉画像石及流传在南阳的神话故事中去寻找到答案。

“嫦娥奔月”神话源自于古人对星辰的崇拜,并逐渐衍生出中国的传统节日——中秋节。汉代南阳人张衡在其天文著作《灵宪》中说:“羿请不死之药于西王母,姮娥窃以奔月……姮娥遂托身于月,是为蟾蜍,”又“月者,阴精之宗。积而成兽,像兔”。古人发现了月亮上的高山和枯海所形成的阴影,于是就把它形象为蟾蜍或玉兔,并与其它神话附会在一起变成美丽的神话故事,汉代南阳人又根据这个神话创作了一幅幅生动的汉画像石“嫦娥奔月”。

据中国著名神话大师袁珂考证,嫦娥奔月的神话故事大体产生在春秋战国时期。现存文献中最早提到嫦娥神话和月中蟾蜍的是汉初《淮南子》。而《淮南子》成编于淮南王及其门人之手,淮南国建殖于楚国故地,嫦娥窃药奔月神话可能由楚人发端、造说出来的。屈原在《楚辞·天问》中的“……而顾菟在腹”是最早提到月中玉兔神话的。居“汉水之北”的南阳属楚,楚始都于淅川的丹阳,是楚文化的发源地。

如此看来,历史文献记载与南阳汉画像石所表现的“嫦娥奔月”是应合的,“嫦娥奔月”神话故事应该与地处中原的南阳有着很深的渊源关系。也正因如此,杜全山认为,中秋节的真正起源在南阳。

你知道吗,中秋节起源于南阳

回忆:渐行渐远的中秋习俗

在南阳,即便是在繁华的城市,人们过中秋节时,仍然习惯地称其为“八月十五”。只不过,已很少有人按照传统的习俗去过了。

老徐小的时候,每到中秋节这一天,母亲都会早早地把白面发好,蒸一个锅盖大的月饼。月饼有四五层,每层的内容都不一样,有芝麻盐、红枣、花生、冰糖等。月饼的最上一层,还会用手捏一些“玉兔”等憨态可掬的小动物,既好看又好吃。

到了晚上,等月亮升起,父亲就会在院子中央摆上一个四方桌,把月饼、石榴、核桃等放到桌上,全家人轮番祭拜。祭拜的食品、瓜果等一定要圆形的,因为圆形象征着团圆的意思。此为“圆月”。圆月之后,由母亲切开月饼,全家共有多少人,就要切多少块,不能切多也不能切少,大小要一样。然后,全家人团坐在一起,一边吃着月饼、瓜果,一边谈论与月有关的话题。老徐至今还记得,母亲给讲的“嫦娥奔月”、“玉兔捣药”等神话故事,还有“月奶奶黄巴巴,八月十五到俺家……”的儿歌。那时候过八月十五,有种浓厚的亲情在里面,现在无论如何也找不到了。

你知道吗,中秋节起源于南阳

调查:月饼市场 让人欢喜让人忧

如今,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市场上的月饼也千变万化,让人眼花缭乱。与往年不同的是,今年的月饼市场,基本上看不到以前的天价月饼了。这也见证了当下反腐倡廉取得的成效。以前,天价月饼都被当作了礼品,如今,国家狠刹送礼风,高价月饼没市场了,厂家当然也就不愿意生产了。

老徐走访了南阳的部分商场超市,月饼柜台均被设在一楼显眼位置,有明显导购标志。据销售人员介绍,今年的月饼价格一般在几十元到几百元之间。不过,消费者还是发出了月饼太贵的感叹。刚买了月饼的刘女士对记者说:“我这盒月饼花了180多元,里面只装9块月饼,合20元一块,馅儿无非就是蛋黄、莲蓉。真有些舍不得,可过中秋节总不能不吃月饼啊!”

在某商场,老徐看到有传统月饼销售,而且还很受消费者欢迎。这些月饼,没有华丽的外表,但因为做工传统,用料实在,吃着放心,特别受中老年消费者喜爱。“现在物质丰裕了,逢年过节也不稀罕吃啥,中秋节买几个老式月饼尝尝,其实也就是为了回味一下以前的味道,寻找一下儿时的记忆。”一位顾客对老徐说。

走访中,老徐还发现,不少市民对月饼的质量仍表示担忧。“前不久发现了一盒去年剩下的月饼,打开一看,竟然没有霉变,这样的月饼能让人放心吗?”市民王女士说。

你知道吗,中秋节起源于南阳

观点:“人情”重了 “人情味”淡了

市民李先生说,过节送月饼,本来是亲情的表现,可现在却变成交际的手段了。只要有业务上或者其他利益上的关系,都要送,这无疑增加了经济负担。

市民唐女士说,过节送礼,本来无可厚非,人之常情嘛!但是如果送月饼成了风气,成为了一种交际潮流,那可就需要深层次考虑了。因为在这种潮流下,就会增加本来不想送的人的负担,人家都送了,你不送了可能以后的事就不好办了,很容易成为贪污腐败的温床。

我市旅居西安作家郑长春说,曾经的中秋,有金质的月光,有浓浓的乡情,特别是一个个很民族的传说或故事;这些传说或故事里面有着我们传统的经典,应该汲取或继承。即便是传说,也正是我们的浮躁的现代人所应珍惜的真、善、美。

在市直某单位上班的段先生说,中国人重视人情,这也是一种文化,但如果文化不是成为一种精神,而是成为了一种工具,那就是倒退了。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时’,中秋佳节之际,真正需要惦记的是我们的父母、亲人和朋友。”市民杜先生的话也许能代表大多数市民的观点。

关于中秋节的习俗和记忆,你有哪些?

( 宛城老徐 宛城那些事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