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01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最近一段时间很多人都萌上一种神奇而独特的动物——鲸头鹳,大家觉得它自带二哈气质,呆萌中又隐隐地透着点儿邪恶,夸张的大嘴威猛却显得笨拙。

不如直接上图感受一下这位“鸟界二哈”吧: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不会抓鱼,所以成了濒危?

鲸头鹳(Whales-head stork),是鹳形目鲸头鹳科鲸头鹳属下唯一的一个种,因其喙酷似海洋中须鲸的头部而得名。喙长约19—24厘米,身为铅灰色,体长约140厘米,翼展超过250厘米,是十足的大鸟。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图片来自:morgantrimble.com

因为鲸头鹳喙的形状又与荷兰木靴的靴背颇有些相似,故又名靴嘴鹳(Shoebill)。无论哪种叫法,这鸟中少见的宽厚的大嘴总会使人过目不忘。

它们是典型的非洲湿地物种,分布在苏丹共和国至中非共和国的尼罗河中上游流域的河流、湖泊和湿地中。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一只野生鲸头鹳正在乌干达的Opeta湖中觅食 图片来自:123rf.com.cn

在这样的环境中生存,鲸头鹳这样的大型涉禽必是靠水吃水的。它们的食谱中有非洲肺鱼、鲶鱼,甚至是尼罗鳄的幼鳄,还有巨蜥的幼蜥。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呵,抓鱼算什么! 图片来自:123rf.com.cn

听起来挺厉害啊!鳄鱼都吃!怎么和在网上看到的画风完全不一样呢?

网上流传的视频中,鲸头鹳捕个鱼费死劲了,甚至一次两次都啄不到,即便叼住了,竟还要犹豫:“吃,还是不吃?这是个问题!”

于是大家得出一个结论:食物送到嘴边都不好好吃,难怪濒危!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网上流传的一个日本动物园的视频,视频中的鲸头鹳对饲养员给的鱼挑三拣四,简直是个吃饭困难户。

其实我们只要分析一下视频中的细节,就不难得到解释。视频中动物园给鲸头鹳喂的鱼,大多放在透明的塑料罐中,且鱼的体长最大也就十几厘米,而真正野生的鲸头鹳的猎物都是四十厘米以上那么大!

我们想象一下,鲸头鹳那么大的嘴要是捕捉四十厘米左右的鱼绝对是一嘴命中——喙的嘴锋类似猛禽,呈钩状,捉住猎物后会钳住并杀死猎物,十拿九稳。

大嘴叼住小猎物其实难度挺大,试试用两个手指去捡掉在地上的绣花针就知道了。但如果是拿起筷子或铅笔那样大小的东西,好像立刻就没有挑战难度了。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各位请好好看看鲸头鹳的喙,人家咬得很准呢。图片来自:123rf.com.cn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图片来自:morgantrimble.com

那动物园这么做不是故意难为鲸头鹳?没错,动物园为了向游客展示一些动物的行为信息,会考虑给它们增加一点取食难度,对动物来说既是丰容,也是锻炼,游客还能了解到这个物种的捕食过程。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上面这组照片就是鲸头鹳叼起一只鸭子又放下的过程,鸭子当时的内心估计是崩溃的。图片来自:waymarinc.com

所以,否定三连之第一否定:鲸头鹳不是因为不会捕鱼才濒危的!

其实没有一种动物是因进食困难而濒危的,独特的外形是它们高度适应栖息环境的结果,真正影响野生动物生存的主要因素其实是我们人类活动对它们栖息地的破坏,从而影响到了它们的生存。

嘴巴那么大,一定很沉吧?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除了鲸头鹳,自然界中还有很多大型鸟类比如鹈鹕、白鹳等,也都长有巨大的喙,而且这样的大型鸟类通常都善于长距离飞行。于是大家不免替它们担心,装备这样的大嘴会不很沉很累赘?

否定三连之第二否定:鲸头鹳的嘴只是看着大,其实一点也不沉重。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白鹳的喙,其中红色箭头指的就是角质部分,而蓝色箭头指的就是骨骼。供图:黄飞澎

首先给大家补充下鸟喙的结构,其外层是硬而轻的角质层,内部是骨骼。并不是一整块实心大骨头。

鸟类的身体构造充分符合飞行需求,骨骼极为轻盈,角质层则会在生长的同时,伴随着取食进食、修筑鸟巢等行为慢慢磨损,所以正常情况下鸟喙可在一个生长与磨损的平衡中,始终保持良好状态。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飞在空中的鲸头鹳 图片来自:africageographic.com

不过,鸟类在飞行和捕食过程中也有可能发生喙被撞伤,甚至是折断的意外。但只要没有严重损坏内部骨骼结构,外层的角质层即使折断也会慢慢长出来。倘若断裂至骨骼严重受损,这只鸟会落得终身残疾,甚至可能因影响摄食而有生命危险。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鲸头鹳飞行时脖子是“S”型的 图片来自:redchillihideaway.com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飞翔的白鹳 图片来自:123rf.com.cn

不过鲸头鹳的飞行姿态不同于白鹳,白鹳在飞行中颈部是伸直的,飞行的剪影是“十”字形;而鲸头鹳飞行时脖子呈“S”型,好像缩成一团,所以看起来有点“怂怂的”,但这绝对不是因为嘴太沉造成的。

翻白眼、爱鞠躬、还拔毛送人?

除了上面两个,很多网友认为鲸头鹳还有三个“萌点”,那就是:翻白眼、爱鞠躬,和拔毛送人。下面我们来挨个击破: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听说大家都爱我翻白眼?

这个小gif经常被大家当表情包用,看上去是鲸头鹳在翻白眼。是这样吗?

不,不是翻白眼。

鲸头鹳的眼球外时不时会有一片白内障似的结构,让鲸头鹳的每次眨眼看起来都像是一个慢动作。其实这个白色的膜是许多动物都有的第三眼睑,又称为瞬膜,呈乳白色,这层眼睑起到的作用是清洁和保护眼球。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蛙类和鳄鱼也有瞬膜,不过它们的瞬膜是透明,在水下,这层眼睑就成了它们的“潜水眼镜”。

除此之外,白鹭和夜鹭这样吃鱼的涉禽,虽不在水下生活,但在捕鱼的一刹那,眼睛的瞬膜也会自动瞬间关闭一下,以防止眼球被溅起的水花和异物冲击,还能保证眼球不被坚韧的鱼鳍划伤。

如果我们照镜子观察自己的内眼角,会发现有一小片粉色的区域,那就是我们的瞬膜,只是高度退化了。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鲸头鹳好讲礼貌哦!居然会鞠躬?

上面这个gif看上去是鲸头鹳会鞠躬行礼,这么厉害的吗?

没有,你想多了。动物并不会感谢它们的饲养员,更不会像人一样礼貌地接人待物。那么这鞠躬是怎么回事呢?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在动画片《白熊咖啡馆》中,鲸头鹳“鞠躬”的行为被作者巧妙地安排进了故事情节中。

其实这是一种印痕行为,就是动物从小有被人工饲养的经历,缺少与同类的行为交流、相互影响,错把人类当做了自己的同类甚至配偶。仔细听会发现,鲸头鹳在和人点头鞠躬的同时会发出嘎达嘎达的叩喙声,这是上下喙快速开合撞击发出的声响,用来表达心情、与配偶交流。

所以又会鞠躬又在叩喙的鲸头鹳只不过是把它熟悉的人当成了自己的同类而已!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网上给鲸头鹳贴的另外一个错误标签就是“喜欢拔自己的毛到处送人”。 我看到的第一反应就是: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不了吧,没事不拔毛。

我仔细看了几遍那个视频,其实鲸头鹳自己叼下来的那个飞羽应该是本来要脱落的了,所以轻轻一搞就弄下来了。

如果是正常生长的飞羽,想要拽下来得非常用力才行,而且那样拽下来的还带着点血肉,像拔指甲那样又疼又出血。鲸头鹳也不傻, 人家不需要这么折磨自己拔个毛送你,别想太多。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人家毛好好的,别惦记。图片来自:@宝榛的动物园儿ww

最后我们来总结下今天的内容:

“鸟界二哈”的否认三连

不不不

没有没有没有

不是这样的

撰文 | 张彤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