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4.15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新零售权威媒体——零售商业评论。微信关注公号:零售商业评论。

近日,菜场成了各大巨头关注焦点,也成了资本追逐的新赛道。

腾讯投资谊品生鲜、美团上线“美团买菜”、盒马的新业态“盒马菜市”开业、饿了么牵手叮咚买菜,连便利店巨头罗森都与首农合作,布局社区生鲜店。苏宁也不甘示弱,表示4月底将“杀入”菜市...

可以说是好不热闹。

“菜场”这个相对比较俗气词,一夜之间变得“性感”起来。

今天,我们就来聊聊盒马菜市、美团买菜、叮咚买菜、苏宁菜市的“菜场”争夺战。

盒马菜市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今年3月,盒马CEO侯毅在联商网大会上首次披露了一个新业态,那就是盒马菜市。

为什么要开盒马菜场模式店?

侯毅说:盒马需要一个定位稍低一点的业态,让盒马“下沉”社区。在他看来,盒马菜市要落地社区,下沉地市接烟火气,产品定位为高中低的全客群。

而就是上月,盒马菜市在上海首店落地。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盒马菜市是菜场化的盒马小店业态,以面销为核心的菜场形式的电商。跟盒马标准门店不同的是,其蔬果产品都以散装形式出售,让用户拥有挑挑拣拣的乐趣。盒马菜市比标准店更小、更灵活,且专注于消费者一日三餐的食材,商品价格相对于盒马鲜生更为亲民。

盒马菜市由于才开业不久,暂不能看到其相关营业数据。不过基于盒马线上的流量,以及之前的供应链及后台的打磨城市,盒马菜市还是非常具有竞争力。

而此前盒马披露的运营数据,盒马开店1.5年以上的门店,线上销售占比超过60%。盒马菜市要达到这个数据还要多方考验。毕竟实体店的经营和扩张压力确实要高于前置仓。


美团买菜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此前,美团组建到家事业群,统筹外卖、配送、闪购、智慧厨房等业务,持续提升即时配送能力,为用户提供更加丰富高效的到家服务。

可见,到家服务已经提到了顶层架构。

最近美团上线的一个新业务,美团买菜。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美团买菜为“APP端+便民服务站”模式。周边1.5公里之内的社区居民可以通过美团买菜App“手机下单、送菜上门”,最快30分钟可配送到家。

美团买菜并不是增设一个业务板块,而是开发了一个专门的“美团买菜”APP。目前美团买菜主营蔬菜、海鲜水产、肉禽蛋、酒水饮料、水果、乳品早餐、厨房用品等10大品类,总体约1500个SKU,聚焦都市白领们的“三餐食材”选购需求。

这一块,虽然美团还在起跑线,但基于美团自身的渠道和流量优势,发展起来并不难。

叮咚买菜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2017年5月,“叮咚买菜”上线,它以全新的“移动端下单——前置仓配货+即时配送到家”模式横空出世,备受瞩目。

同时,叮咚买菜主打“0元起送,29分钟送达”的服务。没有起送费是其平台优势,简而言之,它就是一个手机上的菜市场,可以配送活鱼活虾,保证新鲜。

成立一年后,即砍下了3万单,获得GMV(成交总额)达3600万以上的业绩。

好数据的背后,也驱动了资本的加入。仅2018年一年,叮咚买菜就于5月、7月、9月、10月、12月,连续完成5轮融资。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叮咚买菜目前在上海,有约200个前置仓,每个前置仓面积在300平米左右,可以容纳1500个SKU。目前服务辐射上海近3000个社区,深入渗透上海核心小区。2018年12月,叮咚买菜每天订单量达15万单。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徐新说,叮咚买菜引领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生鲜电商前置仓模式的春天已经到来。

苏宁菜场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近日,苏宁宣布,在小店APP平台上线商品预售和苏宁菜场两大重点功能模块。

苏宁菜场主打24小时内从原产地直发至门店,最快隔日早上7点即可到门店自提。品类为蔬菜、鲜肉、豆制品、活鱼(现杀)等商品。

预售将采取先销后采的模式,给消费者提供当天预定,第二天到附近的苏宁小店自提的服务。

苏宁主要依靠的其这两年快速布局的苏宁小店。

2017年苏宁进入便利店领域,而截至2018年年底,苏宁新开小店已经超过8000家,目前总共拥有门店数量达11000家。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苏宁小店推出的是“线下便利店+APP”的O2O模式,极速配送,用苏宁小店APP下单8分钟就送到了,承诺3公里内半小时送达。

苏宁小店目前已经覆盖了全国70座城市,20000个社区,15000个社群,6000万用户。

这样苏宁菜场可以直接嫁接到原有基础。

苏宁菜场的所有SKU,也会同步接入苏小团,10万名团长也将是中坚力量。

“菜场”争夺战!(盒马、美团、叮咚、苏宁)


「零售商业评论」认为,巨头看重“菜场”的赛道,实质上仍是社区竞争。

我们先来看模式。目前来看,就买菜而言,到家和到店的模式,到店仍是主旋律,到家发展短期内起不了质的变化。比如传统的菜市场和社区菜场的钱大妈,核心还是依赖线下流量。

我们来看组数据,生鲜电商4000多家入局者中,4%持平,88%亏损,且剩下的7%是巨额亏损,最终只有1%实现了盈利。也就是说,大部分仍在烧钱。

而从商业本质来看,菜场电商抢的仍是存量市场,并未带来增量,只是解决了部分年轻人懒的需求。

再看销售品类。以到家服务出发点来看,京东到家或许能走的更稳。毕竟多品类的需求才能改变消费行为。单纯的菜场电商,并不看好。

短期来看,前置仓模式成本低、发展速度快,但长期看,却缺少社区网点的竞争力。到店+到家才是未来之道。

新零售权威媒体——零售商业评论。微信关注公号:零售商业评论。


分享到:


相關文章: